词典

常人的意思

cháng rén

常人

拼音cháng rén

1.常人常用意思: 一般的人;平常的人。

词性名词
近义词 凡人
反义词 伟人 , 奇人 , 异士
例词超出常人

例句 1.这件事并不很困难,常人都能够做到。
2.音乐家的听觉要比常人灵敏许多。

常人引证解释

1. 守常道不变的人。

1. 继自今后王立政,其惟克用常人。 《书·立政》

2. 平常的人。

1. 采色不定,常人之所不违。 《庄子·人间世》
2. 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 《史记·商君列传》
3. 德舆姿貌魁杰,有异常人。 《周书·韩盛传》
4. 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 唐 《哀王孙》诗 杜甫
5. 老爷乃万民之主,况又护持佛法,一念之诚,便与天地感通,岂是常人之可比。 《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宝莲寺》
6. 这病痛的根柢就在我活在人间,又是一个常人,能够交着“华盖运”。 《华盖集·题记》 鲁迅

3. 固定的人。

1. 风俗好淫,不以为愧,有游女者,夫无常人。 《周书·异域传上·高丽》
2. 其王无常人,简贤者而立之。 《旧唐书·西戎传·拂菻国》


相关词 常人之能

常人是什么意思

“常人”一词在中文中多种含义,主要可以理解为以下几种:

  1. 普通人:这是最常见的解释,指的是没有特殊身份或能力的一般人群。例如,在现代汉语中,“常人”通常用来形容那些与特定身份或地位无关的普通大众。

  2. 遵循传统和规则的人:在古代文献中,“常人”常被用来形容那些遵循传统、习惯或规则的人。例如,《书·立政》中提到“其惟克用常人,意指坚持常道不变的人。

  3. 固定的人:在某些语境下,“常人”也可以指固定的对象,即特定人或事物。

  4. 社会性和历史性的生活方式的体现者:根据海德格尔的观点,“常人”是指那些按照社会性的和历史性的生活方式而生活的人,这种生活方式是同质化的,所有人都在这种生活方式中扮演着角色。

  5. 缺乏独立思考的普通人:在哲学和伦理学的讨论中,“常人”有时被用来描述那些没有独立思考,盲目跟从他人生活方式的人。

  6. 艺术和文化中的普通观众:在艺术领域,“常人”可以指那些没有受过艺术教育但具有朴、健康的文艺鉴赏口味的普通人。

“常人”一词涵盖了从普通大众到遵循传统、固定对象以及社会角色等个层面的含义。它既可以指代一般的社会成员,也可以指那些遵循传统和规则的人,甚至在某些哲学和文化讨论中,它还具有更深层次的生存论和伦理学意义。

海德格尔对“常人”概念的具体解释是什么?

海德格尔对“常人”概念的具体解释主要集中在《存在与时间》中,他将“常人”(das Man)描述为一种非本真的存在状态。以是海德格尔对“常人”概念的具体解释:

  1. 非本真存在:海德格尔认为,“常人”是一非本真的存在状态,即此在(Dasein)以一种非本己的方式生存。在这种状态下,此在的生存活动责任被常人所持有,此在不再需要对自己的生负责。

  2. 共在与他人的影响:海德格尔指出,“常人”是此在首先与通常所处的生存状态,这种状态是他人“共同此在”(Mit-sein)的结果。在这种共在中,此在丧失了其本真地筹划本己的可能性,因为其自身的全部可能性早就已经由常人帮其筹划完成。

  3. 平均化与庸碌:海德格尔认为,“常人”状态导致了此在的一种庸碌的生存状态,此在的向我属性与去存在的两项规定在常人状态下都被遮蔽。这种状态是一种平均化的处理,类似于资本主义社会中对一切可交换之物的平均化处理。

  4. 无处不在但又从无其人:海德格尔进一步描述,“常人”不是任何确定的,而是一切人(一切不作为总和)都是常人,就是这个常人指定着日常生活的存在方式。这种“中性的人”无处不在,但又“从无其人”,他分散、消解主体。

  5. 沉沦现象:海德格尔用“沉沦”来描述“常人”的特征,即远离本真自我和理。他从“闲言”、“好奇”、“两可”三个方面阐述“常人”概念,指出真实而独特的理解和感受无法用语言表达,导致交流中的语言变得空洞。

  6. 抵抗与解放:海德格尔认为,要真实地活着,就要抵抗或战胜“常人”的影响。通过向死而在和直面自身命数的决心,人会从常人自我中解放出来,并获得真实、本真的自我。

在古代文献中,“常人”一词是如何被使用的,有哪些具体例子?

在古代文献中,“常人”一词的使用具有多重含义,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遵循常道不变的人
  2. 在《书·立政》中,“常人”被定义为遵循常道、不变的人,即那些能够保持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的人。
  3. 例如,《书经·立政》中提到:“继自今后王立政,其惟克用常人。”

  4. 平常的人

  5. 在《庄子·人间世》中,“常人”被用来形容普通人,他们安于现状,不违背常规。
  6. 例如,庄子·人间世》中提到:“采色不定,常人之所不违。”

  7. 固定的人

  8. 在《周书·异域传上·高丽》和《旧唐书·西戎传·拂菻国》中,“常人”被用来形容固定不变的人,他们不随波逐流、坚守传统。
  9. 例如,《周书·异域传上·高丽》中提到:“是俗好淫,不以为愧,有游女者,夫无常人。”

  10. 有异常之处的人

  11. 在《周书·韩盛传》中,“常人”被用来形容有异常之处的人。

  12. 能够与天地感通的普通人

  13. 在《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宝莲寺》和鲁迅的《华盖集·题记》中,“常人”被用来形容普通人,他们能够与天地感通,与奇人相比。

  14. 简选贤者而立之人

  15. 在《旧唐书·西戎传·拂菻国》中,“常人”被用来形容被简选贤者而立之的人。

“常人”在哲学和伦理学讨论中是如何被定义的?

在哲学和伦理学讨论中,“常人”这一概念主要由海德格尔提出,并在其哲学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理解“常人”的定义和意义。

“常人”(das Man)是一个中性的存在状态,它不是指某个具体的人,而是指一种普遍的、平均的存在方式。这种存在方式决定了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从而揭示了此在的一种本质性的倾向:对一切存在可能性的“平整”。这种平均状态不仅决定了日常生活的存在方式,还控制着对世界和此在的阐释,决定着正确与错误、真与假。

“常人”并不是一个舆论评价,而是一个公共的周围世界,任何上手事物的存在总是在一个因缘联络中获得的。它构成了个体在其中可以怎样、应该怎样行为的环境,赋予每个此在生存以意义和可理解性。通过学习常人如何生活,我们赋予自己与周围世界的意义。

此外,“常人”还被描述为一种没有转向自身、没有反思的存在状态,将自身的此在完全消解于他人的存在方式中。在这种状态下,个体的本己性和可能的本真性被掩盖了,个体沉沦在共同在世之中,与他人共在,而非本真的共在使“我”消失在他人之中而成为“常人”

海德格尔进一步指出,“常人”是一种生存性并作为源始现象而属于此在之积极状态。当此在决断性地向自身本己进行筹划时,此在通常与大多就是常人。区分“常人”与“此在”的,就是“决断”,决断让我能够成为我自身,从而脱离平均状态的“常人”,而走向作为我的此在,并在“此”(Da)中展现存在的真理。

“常人”在哲学和伦理讨论中被定义为一种普遍的、平均的存在方式,它决定了日常生活的存在方式和对世界的阐释。它是一种没有转向自身、没有反思的存在状态将个体的本己性和可能的本真性掩盖在共同在世之中。

在艺术和文化领域,“常人”观众的特点和影响有哪些?

在艺术和文化领域,“常人”观众的特点和影响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

根据德国现代艺术学者刘兹纳尔氏(LUtzler)的观点,“常人”是指那些天真朴素,没有受过艺术教育与理论,也没有文艺上任何主义及学说的成见的普通人。他们是古今一切文艺的最广大的读者和观众。尽管文艺创作家可能看不起他们,但作品的传播和保存仍然依赖于这些无名的大众。宗白华先生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认为“常人”是一种天真的、自然的、朴质的、健康的,并不一定浅薄的对于文艺鉴赏的口味与态度。

从审美心理的角度来看,“正常观众”需要满足以下五项条件:具有中等文化程度,有过正面审美经验,略具进入艺术欣赏的兴和基础;虽有兴趣却不是具有排他性的“戏迷”和“粉丝”;基本不熟悉各种传统的、流行的文艺理论和评论;基本不参与媒体和网络上有关艺术话题的争论。这些条件表明,“常人”观众在艺术欣赏中更注重个人体验和情共鸣,而不是理论上的深度分析。

在艺术表演中,观众的存在对艺术作品的受欢迎程度有重要影响。如,美国钢琴家波奇在演出结束后会礼貌地向观众鞠躬并感谢他们购买了座位,这体现了艺术家对观众的尊重。然而,观众并不是评论家他们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对艺术作品有最终的评说权,但他们的反应和评价可以影响艺术作品的传播和接受程度。

此外,参与艺术这一艺术形式强调了观众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通过观众的参与和互动,艺术作品可以被共同创造和体验。例如,保罗·拉米雷斯·乔纳斯和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的作品展示了观众如何成为共同创作者,改变了艺术创作和观赏的动态。

总结来说,“常人”观众的特点包括天真朴素、没有成见、注重个人体验和情感共鸣。他们的存在对艺术作品的传播和接受重要影响,艺术家需要尊重和敬畏这些观众。

“常人”一词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变化有哪些?

“常人”一词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概念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常人”这一概念涵盖了社会中大多数人的特征和行为,他们遵循社会常规,符合一般期望,但同时也存在个体差异。这一定义具有相对性,取决于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且应具有包容性,容纳正常范围内的差异。与“正常人”相比,“人”更侧重于描述普遍性和相对性状态,强调现实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有助于理解和接纳不同的人和事。

  2. 社会学研究中应用: 常人方法论(Ethnomethodology),又称俗民方法论,由美国社会学家哈罗德·加芬克尔于1954年提出,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微观社会学学派之一。该学派主要承袭现象学与日常会话分析两派哲学及方法,旨在探讨日常生活中各种活动呈现出来的语言、表情、行动等表征。常人方法论认为,社会学研究应当面向日常生活,分析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常识性知识、程序和技巧来组织他们的实践活动。这一理论强调行动的能动性和权宜性,即行动者根据局部情况和场景条件,依赖自身努力完成,而非遵循预设规则。

  3. 社会变迁和文化发展的影响: “常人”的定义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社会变迁和文化发展而变化。例如,在互联网普及和全球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接受自己是“普通人”,这种转变反映了现代社会对“不普通”的态度越来严格,评价标准扁平化,使得展现复杂人性变得困难。

  4. 知识建构现实: 常人知识和概念是在大众范围内循环的,它既可以是由常人自己所创造的,也可以是由知识精英所创造,然后扩散到大众或常人那里。例如金融专业群体所创造的一些概念(如“蓝筹股”“市盈率”)变成了常人(炒股的散户)所使用的日常概念。这种知识建构现实的过程体现了常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和互动。

  5. 社会秩序的建构: 常人方法论的核心问题是研究社会秩序问题,即主要研究社会成员如何建构日常生活的秩序。加芬克尔认为,稳定的、一再出现的社会行动模式是行动者权宜性努力的成果或成就;规则是在行动之后、使行动成为“可说明的”“可描述的”的一种工具;社会秩序的基础,如果说有的话,也是认知的,而非规范性的。

  6. 理论的发展和影响: 常人方法学在20世纪70年代期后出现衰退,谈话分析和工作研究逐渐成为主流,关注基本行动理论和秩序问题。然而,常人方法学仍然对社会学界注入新活力,强调个人间的微观互动过,重视主观意图的理解,并发展了韦伯的社会学理论。

综上所述,“常人”一词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变体现在其概念的普遍性和多样性、社会学研究中的应用、社会变迁和文化发展的影响、知识建构现实以及社会秩序的建构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