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由于运动员们顽强拼搏,赛场上捷报频传。
2.当奥运代表团传回捷报时,在场的每个人都欢呼雀跃。
1. 报告战争胜利的文书。
引
1. 捷报云台贺,公卿拜寿巵。
唐
《少年行》
杜牧
2. 〔河阳守〕亲问之曰:“君视丈人得成否?”永德曰:“殆必然。”以柴三礼梦所见为验。未几而捷报至。
宋
《龙川别志》卷上
苏辙
3. 〔成王〕自言直枢庭时,尝召见,上适阅明参政亮捷报,命王阅之。
清
《啸亭续录·稗事数则》
昭梿
4. 指日新都传捷报,犁庭扫穴缚元凶。
《车中感赋》诗
柳亚子
2. 泛指各条战线的胜利消息。
引
1. 在六十年代,华北大平原上捷报频传,以后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其它油田相继建成。
《地质之光》六
徐迟
2. 看!一张张高产捷报,正展翅飞翔!
《咱是光荣的炼钢工》诗
王德祥
3. 旧时指科举得中或加官晋爵的喜报。
引
1. 诸生中乡荐,与举子中会试者,郡县则必送捷报,以红绫为旗,金书立竿以扬之。若状元及第,则以黄舒丝金书“状元”,立竿以扬之。其他则否。
明
《觚不觚录》
王世贞
2. [旦念介]捷报: 贵府老爷阙,以助饷有功,蒙经略袁特本题叙,奉圣旨高封尚义君,位列公侯下。
清
《奈何天·形变》
李渔
拼音:jié bào
词性:名词
解释:指胜利或好消息的迅速传达,常用于形容在战争、比赛或其他竞争中获得成功后的消息。
例句:前线传来捷报,我军成功击退了敌方的进攻。
近义词:喜讯、佳音
反义词:噩耗、坏消息
捷报是指传达胜利或好消息的通报或报告,通常用于军事、体育或其他竞争性活动中,用以宣布取得的成功或进展。
历史上著名的捷报例子包括:
赤壁之战(208年):三国时期,孙权和刘备联军在赤壁大败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这场战役的捷报传遍江南,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马拉松战役(公元前490年):古希腊雅典军队在马拉松平原击败波斯大军。传令兵菲迪皮德斯从战场跑到雅典报捷,随后力竭而死,成为马拉松长跑的起源。
滑铁卢战役(1815年):威灵顿公爵和普鲁士元帅布吕歇尔联手击败拿破仑,结束了拿破仑战争。捷报传至英国,引发了全国性的庆祝。
中途岛海战(1942年):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争中取得关键胜利,击沉了日本四艘航空母舰。捷报极大地鼓舞了盟军士气,扭转了太平洋战局。
诺曼底登陆(1944年):盟军在诺曼底成功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捷报传至盟国,加速了纳粹德国的崩溃。
这些捷报不仅在当时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捷报在现代社会中主要有以下几个应用场景:
体育赛事:在重大体育比赛结束后,媒体和官方机构会发布捷报,宣布比赛结果和获奖者。
商业成就:公司或企业在新产品发布、市场拓展或财务目标达成时,会通过捷报向公众和投资者传达成功消息。
科学研究:科研团队在取得重大突破或发现时,会发布捷报,展示研究成果和影响。
军事行动:在军事行动取得胜利或重要进展时,官方会发布捷报,向公众报告战果。
教育领域:学校或教育机构在学生取得优异成绩或赢得比赛时,会发布捷报以表彰和激励。
政治活动:在选举或政策实施取得显著成效时,政府或政党会发布捷报,展示其成就。
这些场景中,捷报主要用于传达积极和成功的信息,增强公众的信心和参与感。
捷报的传递方式随着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显著变化。在古代,捷报主要通过快马、信鸽或驿站的接力传递,速度较慢且受限于地理条件。随着电报的发明,信息传递速度大幅提升,捷报可以几乎实时传递到远处。到了现代,捷报的传递方式更加多样化,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社交媒体和即时通讯工具,几乎可以瞬间传达到全球各地。这些变化使得信息传递更加迅速、便捷和广泛。
捷报通常会对士气产生积极的影响。当团队或个人收到好消息或成功的消息时,往往会感到鼓舞和振奋。这种积极情绪可以增强信心,激发更大的动力和努力,从而进一步提升整体表现。捷报还可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使成员们更加团结一致,共同追求更高的目标。因此,捷报在提升士气方面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