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扶助的意思

zhù

扶助

拼音fú zhù

1.扶助常用意思: 扶持帮助。

词性动词
近义词 帮助 , 协助 , 扶植 , 扶持 , 接济 , 援助 , 援手 , 支持 , 赞助 , 辅助

例句 1.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助政策,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2.脱开了母亲的扶助,孩子才真正学会了走路。

扶助引证解释

1. 扶持帮助。

1. 其治务在摧折豪强,扶助贫弱。 《汉书·酷吏传·严延年》
2. 公之此心实扶助,更复有力谁论哉! 宋 《依韵和永叔澄心堂纸答刘原甫》 梅尧臣
3. 同心同德,互相扶助。 《致陈志群书》之四 秋瑾
4. 他自愿地从父亲的肩头接过了担子,把扶助弟妹的事情作为自己的生活的目标。 《家》三一 巴金


扶助是什么意思

“扶助”一词在汉语中具有多种含义,主要指帮助、支持或扶持他人。根据不的语境和使用场景,“扶助”可以涵盖经济上的供养、生活上的照顾以及精神上的支持。在法律和家庭关系中,扶助通常涉及一方对另一方经济支持和生活照料,例如夫妻之间在一方没有固定收入或独立生活能力时,另一方有责任提供扶养费或照料。

在更广泛的语境中,“扶助”也可以用于描述对贫困、弱势群体的帮助,如扶贫、扶弱等。这种帮助行为往往带有政治和社会伦理色彩,旨在促进社会平和正义。

“扶助”的同义词包括帮助、接济、支持、援助、扶持等。这些词汇在不同的情境下表达相似的意思,但各有侧重点。例如,“帮助”更广泛地指替人出力或出主,而“扶持”则强调搀扶或护持。

“扶助”是一个多义词,其核心意义在于通过各种方式给予他人支和帮助,以解决其面临的困难或问题。

扶助在不同文化中的含义和应用有哪些差异?

根据提供的信息,无法全面回答“扶助在不同文化中的含义和应用有哪些差异?”这一问题。虽然有几篇文献提到了社会支持、援助和帮助的概念及其在不同文化中的应用,但这些文献主要集中在英语语境下,并没有直接涉及“扶助”这一具体词汇在不同文化中的含义和应用。

然而,我们可以从这些文献中提取一些相关的信息,以部分回答这个问题:

  1. 社会支持的概念和实践
  2. 社会支持通常被定义为个体从社会网络中获得的情感、信息和物质帮助。不同化背景下的人们对于社会支持的理解和期望可能存在显著差异。例如,一些文化可能更倾向于通过身体接触表达关怀,而其他文化则可能更注重言语上的安慰。

  3. 援助与帮助的区别

  4. 援助(aid)通常指在危机或紧情况下提供的资源,如食物、水、医疗用品或财务援助。而帮助(help)是一个更广泛的术语,涵盖了任何形式的支持或协助,包括指导、建议情感支持。
  5. 在不同文化中,援助和帮助的表达方式和接受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某些文化中,接帮助可能被视为弱点,而在其他文化中,接受和提供帮助是社会互动的正常部分。

  6. 文化差异对援助行为的影响

  7. 集体主义文化与个人主义文化的差异显著影响了援助行为。集体主义者更关注群体的需求和目标,因此更可能帮助同群体成员,但帮助陌生人的频率较低。相反,个人主义者更关注自身的需求。

  8. 扶助的文化意义

  9. 在中国文化中,扶助弱小、仁爱慈悲被视为人文文化的真谛。这种文化观念强调互助和作的精神,与达尔文的弱肉强食理论形成鲜明对比。

虽然这些信息提供了一些关于社会支持、援助和帮助不同文化中的应用和差异的见解,但要全面回答“扶助在不同文化中的含义和应用有哪些差异?

扶助在法律领域中具体包括哪些权利和义务?

在法律领域中,扶助具体包括以下权利和义务:

  1. 成年子女对母的赡养、扶助和保护义务
  2. 根据《民法典》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这包括在父母经济困难或自我照顾能力不足时,及时提供帮助,确保其维持正常生活。
  3. 具体义务包括:父母患病时,子女使其及时得到治疗和护理;父母经济困难时,子女应提供医疗费用;父母生活不能自理时,子女应承担照料责任,或按照父母意愿委托他人或养老机构照料。
  4. 子女还应协助维修父母自有住房、耕种或委托他人耕种父母承包的田地、照管或委托他人照管父母的林木和牲畜等,确保有关收益归老年人所有。

  5. 法律援助中的扶助权利

  6. 法律援助的范围包括请求给付赡养费、抚育费、扶养费等案件。这意味着在特定情况下,如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公民可以申请法律援助以维护其扶助权利。

  7. 法律规定的救助义务

  8. 法律规定的救助义务可以分为两类:法定职责和法定身份带来的救助义务。例如,警察的救助义务、医生救助病人,以夫妻关系和父子关系等带来的救助义务。
  9. 在危难情形下,负有法定救助义务的组织或个人应当及时施救。

  10. 法律援助中的受援人权利和义务

  11. 受援人享有了解法律援助活动进展、要求更换承办人、申请利害冲突的法律援助审批人员回避的权利。
  12. 同时,受援人应如实提供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事实和相关材料,并在获得较大利益时按规定支付全部或部分费。

扶助在法律领域中涵盖了成年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扶助和保护义务,以及特定情况下通过法律援助维护扶助权利的义务。

如何有效实施社会扶助项目以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有效实施社会扶助项目以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综合措施。以下是一些关键策略:

  1. 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2. 普及和可及性:确保社会救助的普及和可及性,建立便捷高效的救体系,包括建设救助中心、提供在线申请服务和热线,确保信息和资源传达到需要的人群。
  3. 个性化救计划:救助计划应个性化,了解个体需求和背景,提供针对性支持,提高救助效果。
  4. 全面覆盖:将农村低保对象、五保老人、患病群众、优抚对象、困难群众、重度残疾人、临时生活特殊困难人员等作为救助对象,全员覆盖。

  5. 加强法制建设

  6. 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保护弱者权益的法律法规,加大对侵害弱者权益行为的打击力度。
  7. 依法行政:社会救助应当依法行政、依法救助,以法治方式为困难群众提供保障。

  8. 推动社会参与和互助

  9. 全社会参与:提高公众意识,社会组织、志愿者和企业可提供资源和支持,共同推动会公平和包容。
  10. 慈善捐赠和志愿服务:通过慈善捐赠和志愿服务等方式为弱者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和支。

  11. 教育和培训

  12. 提供教育和培训机会:社会救助不仅提供物质支持,还提供机会和具,使受助者自力更生,教育和培训是关键。
  13. 增强自我赋权能力:资助边缘化社区,通过教育、培训和资源支持,增强其自我赋权能力。

  14. 数据收集和监测

  15. 有效数据收集和监系统:有助于评估救助效果,发现问题并调整政策,增加透明度,让公众了解进展和成果。

  16. 动态管理灵活措施

  17. 动态管理:建立定期报告制度,根据家庭人口结构和收入来源进行分类管理,每半年至少一次全面核查。
  18. 灵活措施:建立贫困边缘户的相关救助制度,采取灵活措施,完善边缘户在医疗、生活、就业、教育、住房、司法等方面的扶贫帮困机制。

  19. 培养公民责任感

  20. 加强公民教育:培养公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每个人都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到改造社会的行动中来。

  21. 资助和支持草根组织

  22. 资助草根组织:资助 grassroots 组织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方式,这些组织往往资源有限,但对社会正义的倡导至关重要。
  23. 解决系统性不平等:资助可以解决系统性不平等的根本原因,如研究社会经济因素、支持刑事司法改革或提供住房等。

扶助与援助、支持等词汇在实际使用中有哪些具体的区别和应用场景?

实际使用中,扶助、援助和支持等词汇有各自的具体区别和应用场景。以下是这些词汇的详细解释和具体应用:

  1. 扶助
  2. 定义:扶助通常指在物理或技术任务中提供直接的帮助,强调具体的、即时的协助。
  3. 应用场景
  4. 在体育领域,扶助可能指在比赛中直接帮助得分的动作(如传球)。
  5. 在日常生活中,扶助可能指帮助搬家具或完成某些具体的任务。

  6. 援助

  7. 定义:援助通常指在紧急情况下或对某种需求的满足时提供帮助或支持,可以是物质上的帮助,也可以是精神上的支持。它调的是对危机或困难情况的直接帮助。
  8. 应用场景
  9. 在灾难救援中,援助可能包括提供食物、和医疗用品。
  10. 在医疗领域,援助可能指维持生命的紧急支持,如急救或助听器。
  11. 在国际援助中,援可能涉及政府对受灾地区的物资和资金支持。

  12. 支持

  13. 定义:支是一个更广泛的术语,涵盖任何形式的援助,包括情感支持、经济支持和身体支持。它不仅限于特定任务相关的帮助,还包括维持整体福祉和成功的一系列任务和任。
  14. 应用场景
  15. 在个人生活中,支持可能指在困难时期从朋友那里获得的情感支持。
  16. 在组织中,支持可能涉及维持整体福祉和成功的一系列任务和责任。
  17. 在政治领域,支持可能指对某个政策或决策的认可和鼓励。

  18. 协助

  19. 定义:协助通常指在某个任务或活动中提供支持或帮助,强调的是协助他人完成某个具体的工作或目标。
  20. 应用场景
  21. 在工作环境中,协助可能指在项目中提供必要的资源或指导。
  22. 在教育领域,协助可能指教师帮助学生完成作业或理解复杂的概念。

总结:- 扶助更重于直接的、即时的帮助,常见于体育和日常任务中。- 援助强调在紧急情况下或对某种需求的满足时提供的帮助,常用于灾难救援和医疗领域。- 支持是一个更广泛的术语,涵盖情感、经济和身体上的支持,适用于个人生活、组织和政治等多个领域。

在现代社会中,扶助政策对贫困和弱势群体的影响评估有哪些研究?

在现代社会中,扶助政策对贫困和弱势群体的影响评估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研究领域。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研究成果和发现:

  1. 精准扶贫政策的有效性
  2. 研究表明,政府援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家庭的消费相对剥夺,但效果存在地区差异。东部地区的贫困家庭受益显著,而西部地区的效果有限。
  3. 精准扶贫政策通过增加困群体的获得感、公平感和安全感,显著改善了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4. 农村精准扶贫政策的效果评估

  5. 农村精准扶贫政策在减贫、收入分配、教育水平和医疗保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资源配置不均衡、产业结构差异等挑战。
  6. 精准帮扶政策对贫困户收入和劳动能力有显著提升作用,但在生活质量、健康等非收入贫困维度的减贫效应存在异质性。

  7. 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减少

  8. 精准扶贫政策通过改善农户的社会资本,显著减少了他们的贫困脆弱性,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影响更为显著。

  9. 社会援助计划的覆盖和效果

  10. 社会援助计划在全球范围内对减贫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最贫困的人群往往被忽视。在低收入国家或地区,社会援助的成本效益较低因为这些国家或地区在瞄准最贫困人群方面做得不够好。

  11. 国际视角下的援助效果

  12. 世界银行的研究指出,社会援助直接且显著地惠及社会最贫困群体,而经济援助通过促进经济增长间接增加贫困者的收入。援助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

  13. 特定群体的贫困问题

  14. 政府策略在减少儿童老年人的贫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低薪工作成人和失业人群的贫困问题仍需关注。特别是残疾人群体由于就业障碍更容易陷入贫困。

  15. 教育资助政策的评估

  16. 现有的教育资助政策在改善贫困群体受教育状况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需进一步完善。政府应承担起改善贫困群体受教育的主体责任,并改进现有政策体系。

  17. 贫与社会影响力分析

  18. 贫困与社会影响力分析从利益分配角度评估政策对不同利益群体的影响,包括就业、价格、机会与路径、资产、税与转移支付等多个渠道。这种分析有助于提高政策质量、监测实施效果和评估实际影响。

综上所述,扶助政策对贫困和弱势群体的影响评估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收入、生活质量、主观幸福感、教育和健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