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收容的意思

shōu róng

收容

拼音shōu róng

1.收容常用意思: 收留;接纳。

词性动词
近义词 收留
反义词 遣散 , 摈弃 , 斥逐 , 驱逐 , 赶走 , 遣送

例句 1.这家慈善机构收容了许多孤苦无依的老人。
2.他们收容了许多流浪狗和流浪猫。

收容引证解释

1. 收留;容纳。

1. 现在国民党拟定很精密的计划,以收容返国的工人。 《在省港罢工工人代表第七次大会上的报告》 廖仲恺
2. 〔男女学生〕以他们的小小的,天真的心,去收容历史上未曾有过的耻辱! 《四世同堂》二五 老舍


收容是什么意思

“收容”一词在汉语中主要指接纳、收留并照顾某人或某物,通常用于描述对难民、流浪者、无家可归者、精神病患者等特殊群体的安置和帮助。具体来说,“收容”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基本含义:收容的基本含义是接纳并给予照顾,例如收容所是用来收留、照顾或保护家可归者、流浪动物、灾民或其他需要临时或长期帮助的人或动物的机构。

  2. 近义词与反义词:收容的近义词包括收留、接纳等,而反义词则有驱逐、摈弃、遣散、斥逐等。

  3. 应用范围:收的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品。例如,收容伤员是指接纳并照顾受伤的人,而收容动物则指接纳并照顾流浪或受伤的动物。

  4. 文化与情感:在文学和日常生活中,“收容”常与温暖、同情和安全感相关联,象征着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支持。

  5. 法律与社会管理:在法律和社会管理中,收容有时也指通过劳动改造或教育矫治的方式对特定人群进行管理,例如收容教养制度。

  6. 历史背景:在某些历史时期,收容还可能涉及强制措施,如收容教育制,这种制度曾用于限制卖淫嫖娼者的自由。

“收容”是一个多维度的词汇,涵盖了接纳、照顾、安置等多重含义,并在不同语境下具有不同的应用和意义。

根据提供的信息,无法全面回答关于收容所的历史发展和现状的问题。我搜索到的资料主要集中在特定类型的收容所,如动物收容所、流浪儿童容所、偷渡人员收容所和收容教育所等,但没有涵盖所有类型的收容所及其整体历史和发展趋势。

然而,可以从部分证据中提取一相关信息:

  1. 动物收容所
  2. 历史:美国的动物收容所起源于19世纪末,最初用于抓捕流浪牲畜并将关押在低劣设施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设施逐渐转变为社区中心,提供领养宠物、负责任的宠物饲养指导和动物行为问题咨询等服务。
  3. 现状:现代动物收容所不仅提供基本的收容和救治服务,还致力于减少健康动物的安乐死数量,并促进合适的宠物主人匹配。近年来,无杀戮运动兴起,收容所开始采用微植入芯片、群居饲养、减少幼犬和幼猫数量、行为评估、陷阱绝育返回计划等趋势。

  4. 流浪儿童收容所

  5. 历史:英国的流浪儿童收容所可以追溯到1882年,当时为了应对城镇和城市街头无家可归儿童的问题,建立了男孩和女孩的收容所。到1902年,收容所的数量从两个增加到90个。
  6. 现状:这些收容所最初通过四种渠道为接收的儿童寻找收容所:将儿童转交给其他组织、使用寄养、协助移民到加拿大以及在社会自的收容所中安置儿童。

  7. 偷渡人员收容所

  8. 历史:深圳市的收容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刚刚成立时,主要任务是收容遣送偷渡人员。当时深圳还叫宝安县,只是一个小渔村。
  9. 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收容所的功能和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变化,逐渐转变为救助管理站,提供更全面的救助服务。

  10. 收容教育所

  11. 历史:收容教育制度在中国的兴盛时期是1992年至2005年,期间全国建立了大量收容教育所,用于处理卖淫嫖娼人员等社会问题。
  12. 现状:近年来,收容教育制度逐渐衰败,实施遭遇困境,急剧萎缩。许多地方的收容教育所因收不到人员面临关闭或合并。

收容动物的法律保护措施有哪些?

收容动物的法律保护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立收容机构和场所
  2. 收容救护机构需根据政府要和实际需要建立场所,配备专业人员、工具、设备和药品。
  3. 流浪动物收容中心应履行接收、救助流浪动物的职责,并为受伤患病的流浪动物提供必要的医疗救助。

  4. 信息登记和档案管理

  5. 收容救护时需登记信息,建立档案记录野生动物种类、数量、措施、状况,必要时制作音视频记录。
  6. 流浪动物收容中心需建立流浪动物档案,记录基本信息、收容经过、救助情况等。

  7. 法律禁止和处罚

  8. 禁止以收容救护为名买卖生动物及其制品。违反者将面临没收违法物品、罚款、治安管理处罚,甚至刑事责任。
  9. 中国台湾地区法律明确规定禁止骚扰、虐待或伤害动物,否则会被处以新台币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10. 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

  11. 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成立的收容救护机构应公布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接受受伤、受困野生动物报告。
  12. 流浪动物收容中心需定期向社会公布收容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13. 奖励和支持

  14. 对从事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成绩显著的组织和个人,政府可给予适当补助。
  15. 地方主管机关应制定收容处所管理策略及动物福利指标,每年检讨修订绩效目标,据以考核收容处所管理状况。

  16. 教育和宣传

  17. 强化动物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与执行,提高公众保护意识。
  18. 动物收容所领养过程中需对领养者进行背景调查,确保其条件和意愿适合动物,并提供责任教育。

  19. 紧急处理和医疗保障

  20. 动物疑患传染病、受伤或其他紧急状况时,管理人员应立即通知兽医师处置。
  21. 收救护机构需对野生动物进行隔离检查、检疫和治疗,处理后放归野外或采取无害化处理。

收容教养度的具体实施方式和效果评估如何?

收容教养制度的具体实施方式和效果评估如下:

具体实施式

  1. 适用对象:收容教养制度主要针对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这些未成年人因实施犯罪行为但不予刑事处罚而被纳入该制度。
  2. 执行机构:决定权在公安机关,但需经过严格审批程序。执行场所从少年管教所到劳动教养场所不等。
  3. 执行方式:收容教养的期限为1到3年,最长可延长至4年。执行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为剥夺人身自,强调限制人身自由的惩罚属性。
  4. 教育内容:在集中管理期间,未成年人将接受心理辅导、文化教育和职业培训。然而,实际操作中存在教育方式单一、惩罚性过强的问题。

效果评估

  1. 执行效果不佳:数据显示,十年间收容教养的未成年人人数急剧下降,实际适用率越来越低。收容教养作为唯一一项针对触法未成年人的机构性处遇措施,却没有一个明确的执行机构能够发挥其应有的收容、教育、矫正效用,甚至因无法较好地感化、挽救低龄触法未成年人而导致了更多再犯罪。
  2. 惩罚性过强:长期剥夺人身自由的执行方式体现出的严厉性,与收容教养应蕴含的少年优先保护优先的保护处分精神理念背道而驰。
  3. 程序不健全:决定和执行收容教养的权力统一由公安机关掌握,缺乏司法化和程序化设计,整个决定和执行过程中没有律师的参与和检察机关的有效监督制约,被收容教养人缺少有效的权利保障和救济渠道。
  4. 社会反应:社会各界呼吁废除收容教育制度,而收容教养制度则可能被废除,因为其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由行政规章规定,程序不科学,违背立法和国家尊重人权的要求。

改革方向

  1. 司法化改造:未来方向是通过法律完善和细化,改变安机关决定的模式,予以司法化,严格限制适用情形。建议设定细致的司法审查程序,确保程序正当和实体公正。
  2. 分级管理:根据被教育处分少年的行为严重程度和人身危险性等级,确定轻重有别的半开放式、全封闭式的分级收容教养方式。
  3. 增强教育内容:逐步取消类似劳动改造或劳动教养中以劳动为纲的改造模式,增强义务教育特别是技能教育的份额。

总结

收容教养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理念,但在实际操作中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执行效果不佳、惩罚性过、程序不健全等问题。

在不同文化中,收容的概念和实践有何异同?

根提供的信息,无法全面回答关于不同文化中收容的概念和实践的异同问题。然而,可以从我搜索到的资料中提取一些相关信息来部分回答这个问题。

  1. 跨文化收养
  2. 跨文化收养是指跨越文化界限的收养,收养儿童的文背景与收养父母不同。这种收养方式在欧洲和美国非常普遍,但伴随着复杂的社交和文化问题。
  3. 支持者为跨文化收养促进了文化交流,增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而批评者则认为收养可能剥夺儿童的种族背景,将他们引入完全陌生的环境。
  4. 跨文化收养的儿童可能经历情感上的痛苦,感觉自己被夺走了原生文化。

  5. 异族通婚

  6. 异族通婚的社会学阐释中提到同化的七个阶段,包括文化同化、结构同化、婚姻同化、认同同化、态度收容同化、行为收容同化和公民同化。
  7. 然而,南亚和东亚移民在结构性同化方面虽高度融入,却对异族通婚持强烈的抵制态度。

  8. 粉丝经济中的脱粉收容所

  9. 脱粉收容所为退出明星或团体的粉丝提供情感支持、心理咨询和重新融入社会的建议。这一现象反映了粉丝文化与社会心理的深刻变化。

  10. 宽容与接纳

  11. 宽容(Tolerance)指的是愿意接受与自己不同的行为和信念,即使你可能并不完全同意或认可它们。宽容意味着接受那些与你信念体系不一致的人。
  12. 接纳(Acceptance)则意味着完全接受一个人,同意他们成为某个组织或团体的成员,或者同意他们作为平等一员属于你的群体。

  13. 艺术与文化的收容

  14. 当下的文化环境,个体看似具有主动的姿态和开放性的选择,但由于受制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及其价值观,受制于其消费机制,它如漩涡般吸纳了不同的体质范畴的文化趋向。

虽然我搜索到的资料主要集中在跨文化收养、异族通婚、粉丝经济中的脱粉收容所以及宽容与接纳的概念上,但这些信息以部分回答关于不同文化中收容的概念和实践的异同问题。例如,跨文化收养和异族通婚都涉及文化的融合与冲突,而脱粉收容所则展示了现代社会中对个体情感持的需求。

收容与社会福利政策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收容与社会福利政策之间的关系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以下是详细的回答:

  1. 收容制度的历史演变: 收容制度最初是作为一项社会救助制度设立的,旨在救济、教育和安置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以维护城市社会秩序和安定团结。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收容制度逐渐发生了重的变形和异化,演变成一种带有惩罚性质的强制性措施。这种异化不仅根源于制度固有的本质缺陷,还受制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如城乡割的社会经济结构。

  2. 收容制度的改革: 2003年,国务院颁布《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正式废止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将收容遣送站改建为救助管理站。这一改革标志着从强制措施到社会福利的转变,体现了政府理念的转变和公民权利的实现。

  3. 社会福利政策的完善: 收容制度的改革为社会福利政策的完善提供了契机。新的救助管理制度不仅关注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生存需求,还强调提供医疗康复保障、教育保障等全方位的支持。例如,中国香港特区政府通过优化临时收容所宿期、延长无家者友善政策等措施,帮助无家者重新融入社会。

  4. 社会福利政策的挑战: 尽管社会福利政策在不断完善,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波兰的研究表明,庇护政策虽然旨在促进难民融合,但实际效果不佳,反而加剧了难民的贫困。这表明社会福利政策在应对歧视和提供有效支方面仍需改进。

  5. 法律保障的重要性: 公办社会福利机构的发展缓慢部分原因在于缺乏有力的律保障。因此,国家应加强立法,明确规定社会福利机构的设立条件、收容人员的权利与义务等,以促进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

收容与社会福利政策之间的关系是复杂且动态的。从最初的救济制度到后来的强制性措施,再到现在的社会福利政策,这一过程反映了政府在不断调整和改进其社会保障体系,以更好地满足弱势群体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