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幸免的意思

xìng miǎn

幸免

拼音xìng miǎn

1.幸免常用意思: 侥幸地避免。

词性动词
近义词 避免
例词幸免于难
例词未能幸免

例句 1.由于临时更改行程,他在这次坠机事件中幸免于难。
2.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侵略者疯狂屠杀百姓,即使是小孩也难幸免。

幸免引证解释

1. 谓侥幸避免某种灾祸。

1.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论语·雍也》
2. 夫道衰则教亏,幸免同乎苟生;教重则道存,灭身不为徒死。 晋 《后汉纪·灵帝纪(上)论》 袁宏
3. 生为不忠之人,死为不义之鬼,身虽幸免,子竟族诛。 《旧唐书·则天皇后纪》
4. 吾侪幸免簪裾累,病饮闲吟乐未央。 宋 《再和邵尧夫年老逢春》 司马光
5. 大火不仅在上海烧。附近的城市,整个长江三角洲都没有幸免。 《火中的凤凰》 徐迟


幸免是什么意思

“幸免”一词的意思是“侥幸得以避免”,通常用于描述某人或某物在某种灾难、危险或灾祸中,由于某种原因得以逃或幸存下来。例如,“幸免于难”表示幸运地躲避了灾难,没有受到伤害。这个词常用于形容在极端情况下,通过运气或某种偶然的机会,避免了可能发生的不幸或灾祸。

总结来说,“幸”强调的是“侥幸”和“避免”的结合,即在不利的情况下,因为运气好或其他因素,得以幸存或免遭灾祸。

幸免一词的历史起源是什么?

“幸免”一词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汉语成语“幸免于难”,其基本释义为“侥幸避免某种灾祸”。该词在汉语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文化背景,最早见于《论语·雍也》等古籍中,描述了人在生死存亡面前能够幸免于难的情景。

此外,“幸免”一词在清代也有相关论述,如纪昀、黄钧宰和鲁迅等人对这一词汇的使用情况进行了阐述,进一步展示了其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应用。

在不同文化中,“幸免”这个概念是如何被理解和表达的?

在同文化中,“幸免”这个概念的理解和表达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在欧洲的政治和司法领域,从18世纪到21世纪,“赦免”一概念经历了演变,受到历史、政治和道德因素的影响。例如,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对罪犯的宽恕体现了社会变革中的宽容精神;而在意大利,对战俘的赦免则反映了战争中的人道主义关怀。

在非洲君主制,赦免权的行使也体现了特定的文化背景。例如,贝宁国王对包括图尼格在内的多人进行了赦免,这在殖民时代可能意味着死刑。这种赦免不仅关乎个人命运,更关乎社会福利和政治利益。

在基督教文化中,“赦免”概念的演变同样显著。早期和中世纪的超自然现象中,人们描绘了可怕的地狱场景,而晚期神秘主义者则将其描述为净化的过程,甚至他们看到的更短暂。即使没有经历地狱,灵魂也能达到永恒的喜悦。

在伊朗和土耳其等国家或地区,文化例外和传统规则在法律实践中得到了认可。例如,在伊朗,参与荣誉血仇的人不会受到起诉;而在土耳其,为了捍卫家族荣誉而杀人的人可能会获得较轻的刑罚。

在汪贡·拉洪的文化中,“Oke Saki”仪式体现了对罪与赦免的理解。该仪式旨在清除个人或家庭因过去的错误或罪过引起的疾病,通仪式将错误和疾病清除到水中。这与天主教会的罪与赦免概念存在相似之处和差异,研究者将这些发现对教会的牧养工作产生影响。

“幸免”在法律或历史事件中有何具体应用案例?

“幸免”在法律或历史事件中的具体应用案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赦免Amnesty)的历史应用
  2. 在韩国战争期间,赦免被用于处理违抗法律者和逃兵的情况。
  3. 在欧洲,二战后的赦免在法国、挪威、德国、比利时、日本和荷兰等国对战争期间从事妥协活动的人给予。
  4. 戴高乐总统在1966年对在阿尔及利亚非法抵抗法国政府政策的人进行了赦免,这是自1962年阿尔及利亚战争结束后一系列有限条件赦免的最后一步。

  5. 赦免在政治案件中的应用

  6. 在印尼阿奇省的历史背景下,赦免可以是在判决前或判决后给予的,无论是否对与调查和调查相关的犯罪行为提起诉讼。
  7. 赦免通常用于解决涉及大量民众且对政府产生深远影响的政治案件,如引发骚乱、叛乱、非法移民等。
  8. 在印尼阿奇省,通过印尼政府与GAM签署谅解备忘录(MoU),最终实现了和平解决。

  9. 赦免在不同文化和治背景下的法律实践

  10. 赦免法律通常在革命、战争和叛乱期间或之后颁布,其目的是将违反公共秩序的人重新融入社会,恢复国家权威,并消除对士兵的需。
  11. 土耳其历史上对赦免法律进行首次重大监管是在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统治期间,主要目的是政治外交辩论、防止内部和外部因素引起的叛乱活动,以及恢复因骚乱和革命运动而受损的公共秩序和国家权威。

  12. 赦免在特定历史事件中的应用

  13. 在美国南北战争后,残余的激情和痛苦使得快速简单的全面赦免不可行,直到1863年国会通过解宣言,赦免过程才得以完成。
  14. 在美国历史上的一起案件中,威尔逊等人因涉嫌多起邮政抢劫案被起诉并处死刑,但后来由于大量请愿书要求减轻刑罚,杰克逊总统宣布赦免。

如何区分“幸免”与其他类似表达(如“幸存”、“逃脱”)的细微差别?

“幸免”、“幸存”和“逃脱”三个词虽然在表面上都涉及到避免某种不利情况,但它们在使用场景和含义上存在细微差别。

  1. 幸免
  2. 定义:侥幸得以避免,即有微弱的机会逃脱危险或困境。
  3. 用法:通常用于描述某人或某物在最后时刻避免了某种灾难或不幸。例如,在《初刻拍案惊奇》中提到“岂以再世幸免”,表示通过侥幸避免了某命运。
  4. 翻译:在英语中,“幸免”可译为“narrowly and luckily escape”,德语为“vorgekommen”,法语为“l’échapper belle, échapper par chance”。

  5. 幸存

  6. 定义:在险或灾难发生后仍能生存或存在。
  7. 用法:常用于描述在重大事件或灾难之后,仍能继续生存的人或物例如,在历史文献中提到“幸存者”,强调的是在逆境中长期生存下来的能力。
  8. 翻译:在英语中,“幸存”可译为“survive”,德语为“sobrevivir”,法语为“supervivir”。

  9. 逃脱

  10. 定义:从某种困境或危险中成功离开。
  11. 用法:通常用于描述物理上的逃离或心理上的逃避。例如,“他们带着偷来的批古董跑”、“狐狸躲开猎人”等句子展示了逃脱的不同应用场景。
  12. 翻译:在英语中,“逃脱”可译为“escape”,德语为“fliehen”,法语为“échapper”。

总结来说,“幸免”强调的是在最后时刻侥幸避免了某种灾难;“存”则侧重于在灾难之后仍然能够继续生存;而“逃脱”更多地描述了从困境中成功离开的过程。

在现代言使用中,“幸免”一词的频率和应用场景有哪些变化?

在现代语言使用中,“幸免”一词的频率和应用场景有了一些变化。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点:

  1. 频率变化
  2. 在古代文献中,“幸免于难”这一成语的使用频率较高,通常用于描述在灾难或危险中幸存下来的情境。
  3. 现代汉语中,“幸免于难”仍然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描述车祸、地震等灾难中的幸存者时。例如,“这场车祸只有他一人幸免于难,真是虎口生”。

  4. 应用场景

  5. 在古代文献中,“幸免于难”主要用于描述历史事件中的幸存者,如《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和《旧唐书·玄宗纪上》等。
  6. 代汉语中,“幸免于难”不仅用于描述自然灾害中的幸存者,还扩展到了其他领域,如交通事故、战争、疾病等情境。例如,“他在这次飞机失事中幸免于难,真可谓九死一生”。

  7. 近义词和反义词

  8. 近义词包括“大难不死”、“劫后余生”、“九死一生”和“死里逃生”,这些词语分别描述在巨大灾难中幸存下来、经历多次危险后幸存、从极危险境地中逃脱等情。
  9. 反义词为“安然无恙”,原指人平安无病,后泛指平平安安无损伤。

  10. 造句示例

  11. 现代汉语中,“幸免于难”常用于描述具体的灾难事件中的幸存者。例如,“我醒来时激动不已,因一棵小树将我拦在悬崖边缘,幸免于难”。
  12. 此外,现代汉语中也出现了更多具体的造句示例,如“某国地震期间,一名渔人出逃时驾船窃笑,幸免于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