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发颤的意思

chàn

发颤

拼音fā chàn

1.发颤常用意思: 神经受到某种刺激而引起身体抖动;颤动。

词性动词
近义词 颤动 , 颤抖 , 哆嗦 , 发抖 , 打颤

例句 1.男子的话语铿锵有力,仿佛刀剑相击,让人发颤。
2.他激动到说不出话来,嘴唇也在微微发颤。

发颤引证解释

1. 犹发抖。

1. 侍萍拿相片的手有些发颤。 《雷雨》第二幕 曹禺
2. 白的,红的,各种各样,色彩那么鲜亮,你见了,心都会乐的发颤。 《滇池边上的报春花》 杨朔
3. 热望使他浑身发颤! 《骆驼祥子》二 老舍
4. 头回没打中,一定是手发颤了。 《腊妹子》三 周立波


发颤是什么意思

“发颤”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ā chàn,主要意思是身体因寒冷、恐惧、激动等原因而颤抖。这个词可以用来描述身体的不自主颤动或抖动现象。在不同的语境中,“发颤”可以有多种解释和用法。

  1. 基本释义
  2. 发颤的基本含义是发抖,即身体因寒冷、恐惧、激动等原因而颤抖。
  3. 例如,在寒冷的天气中,人们可能会因为体温调节的需要而发颤。

  4. 近义词

  5. 发颤的近义词包括发抖、颤抖、哆嗦、颤动等。
  6. 这些词语在不同情境下可以互换使用,具体选择取决于语境和情感色彩。

  7. 用法示例

  8. 在文学作品,“发颤”常用来形容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生理反应。例如,《红楼梦》中描述人物因恐惧而浑身发颤。
  9. 在日常生活中,发颤也可以用来描述因紧张、激动而颤抖的状态,如演奏者因紧张而手发颤。

  10. 理和心理因素

  11. 发颤可以是生理反应,如身体受冷时为了保持体温而产生的颤抖。
  12. 也可以是心理反应,如紧张、恐惧等情绪引起的颤抖。

  13. 其他相关词语

  14. 打颤、颤动、哆嗦等词语也与发颤有相似的含义,通常用来描述肌肉不自主地收缩和松弛所导致的颤动现象。

“发颤”是一个多义词,主要指因寒冷、恐惧、激动等原因引起的身体颤抖现象。它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有不同的解释和用法,但核心含义是身体的不自主颤动或抖动

发颤在医学上的具体定义是什么?

在医学上,发颤(tremor)是指身体某部位的不自主颤抖或摇晃。这种现象通常由肌肉的交替收缩引起,表现为持续性的不自主运动。发颤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静止性震颤运动性震颤、姿势性震颤、意向性震颤等。

静止性震颤通常在肌肉松弛时出现,如帕金病患者的震颤;运动性震颤则在运动时出现,常因情绪激动或精神刺激而发作;姿势性震颤又称意向性震颤,即特定姿势或运动时出现,静止时消失;意向性震颤则是在运动时出现,但在静止时消失。

发颤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由神经功能障碍、某些疾病(如帕金森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肝豆状核变性等)、药物副作用、酒精戒断、兴奋剂使用、焦虑、β体激动剂、咖啡因摄入过多、发热和睡眠剥夺等因素引起。

诊断发颤通常涉及病史询问、体格检查、神经学检查、血或尿液测试、影像学检查和功能测试等方法。治疗则根据具体病因进行,可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如深脑刺激)、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和职治疗等。

发颤与心理状态之间的关系如何?

发颤与心理状态之间的关系是复杂且双向的。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这种关系。

手抖震颤与心理状态之间存在显著的相互影响。手抖震颤(如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常见于手指、手部,但也可累及头部、下颌、声音等部位。情绪波动,如紧张、焦虑,会加重震颤症状,对患日常生活造成困扰,甚至引发心理问题。然而,手抖震颤与心理疾病并非单向因果关系。有些患者在已有心焦虑、抑郁的情况下,震颤症状随之出现;而有些患者则在心理症状出现后,伴随手抖震颤。

特发性震颤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影响显著,尤其是不爱说话者,他们可能感到忧心忡忡或坐立不安。大多数患者在心理上会遇到障碍,病情的严重程度、年龄、性别、个性以及社会和家庭环境的不同,都会影响心理状态。长期的负面心理状态可引发自卑感,甚至自闭症倾向,严重时影响社交和人际交往。

此外,压力对手抖有影响。一些研究发现,患有特发性震颤的人在经历压力事件时,其震颤症状可能加重。这可能是因为压增加了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进而加重了震颤的症状。压力还可能通过影响个人的心理状态间接加剧特发性震颤。

焦虑对身体的反应也包括颤抖和手抖等生理表现。肾上腺素作为身体对压力的自然反应,会大量涌入系统,准备“战斗或逃跑”状态,导致颤抖和手抖等生理表现。焦虑还可能伴随心率加快、出汗、不安和难以集中注意力等症状。无明显外部威胁下身体无故颤抖是焦虑的常见症状,源于身体高度警觉状态,神经系统释放肾上腺素和其他压力荷尔蒙。

总之,发颤与心理状态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治疗时应综合考虑,不能仅针对单一问题进行治疗。无论是先有震颤还是先有心理问题,治疗都应同时进行,因为疾病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同时患有原发性震颤和焦虑的人,综合治疗、药物和生活方式调整是有效的。

发颤在不同文化中有哪些不同的表达和理解?

在不同文化中,发颤的表达和理解存在显著差异。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文化表达和理解:

  1. 英语文化
  2. shiver:通常指因寒冷或恐惧而颤抖。例如,“send shivers down one’s spine”表示让人非常害怕或兴奋。
  3. shake:表示因紧张、害怕或生气而发抖。
  4. tremor:可以因害怕、惊吓、兴奋或疾病而发抖。
  5. shudder:表示因想到恶心或不舒服的想法而发抖。
  6. quiver:表示因愤怒、激动等情绪因素而发抖。
  7. tremble:表示因寒冷、害怕或情绪激动而发抖。
  8. quake:表示因寒冷或害怕而发抖。

  9. 汉语文化

  10. 冷颤(lěng zhàn) :源自清代袁枚的《新齐谐·棺床》中描述陆秀才因恐惧而浑身发抖的情景。冷颤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反应,当处于寒冷环境或受到惊吓时,肌肉收缩产生热量,以维持体温和对抗恐惧。在某些语境下,如电影等文艺作品中,“打了个冷颤”可能被用作隐喻或象征,表达复杂的情感或心理状态。
  11. 颤(chàn) :表示短促而频繁地振动,如“颤动”“颤音”;也指发抖,如“发颤”“颤抖”“颤巍”。
  12. 打颤(dǎ zhàn) :表示因寒冷或害怕而发抖。例如,《红楼梦》第九七中描述黛玉因寒冷而发抖。

  13. 其他语言和文化

  14. 德语:有多种表达方式,如bangen,erschauern,bewegen,rütteln,erschauern,schwanken,schwingen等。
  15. 法语:译为trembler或frissonner。

这些不同的表达方式不仅反映了语言的多样性,还体现了不同文化对发颤现象的理解和描述方式。

发颤的生理机制是什么?

发颤的生理机制主要涉及身体对寒冷、恐惧、焦虑等刺激的反应,以及体温调节的需要。以下是详细的解释:

  1. 体温调节
  2. 当身暴露在寒冷环境中时,皮肤表面的温度会降低,这会导致皮肤和下丘脑的温度感受器发出信号,提示身体需要产生更多的热量来保持体温。
  3. 下丘脑作为人体体温调节的中枢,会通过一系列的信号传递,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和肾上腺素的释放,这些反应会导致身体的代谢率增加,肌肉收缩和颤抖,以生更多的热量。

  4. 神经递质和激素的作用

  5. 颤抖的触发因素包括寒冷、恐惧、焦虑、疾病和兴奋等,这些因素展示了颤抖作为应对不同压力源保持体内温度平衡的适应性反应。
  6. 颤抖由体内复杂的神经递质和激素相互作用控制,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在启动和调节颤抖中起关键作用,它们帮助协调肌肉收缩和后续的热量生成。

  7. 肌肉收缩和摩擦

  8. 颤抖涉及通过非自愿收缩激活肌肉群。这些快速的肌肉收缩通过摩擦产生热量,而提高体温。
  9. 此外,颤抖还动员了身体的棕色脂肪组织,这是一种专门通过非颤抖体温调节过程产生热的脂肪类型。

  10. 心理因素

  11. 紧张、焦虑、情绪激动(如愤怒)等心理因素也会导致身体发抖。当面临压力或极端环境时,大脑会迅速释放肾上腺素,触发肌肉快速收缩,以产生热量或应对紧急情况。

  12. 其他生理机制

  13. 手颤抖的发生机制主要与大脑内神经核团、大脑皮层、小脑、交感神经的病变或功能化有关。大脑内负责控制运动稳定性的神经核团(黑质)发生退行性病变,相关的神经递质(多巴胺-乙酰胆碱)数量不平衡,导致全身,包括部运动无法自控。
  14. 小脑发生损伤或病变,使四肢的稳定性或协调性都出现问题,运动时出现手部震颤。

发颤的生理机制主要是通过下丘脑的温度调节功能,结合神经递质和激素的作,以及肌肉的快速收缩和摩擦来产生热量,从而维持体温的稳定。

如何区分发颤与其他类似症状(如震颤)?

区分发颤(特发性震颤)与其他类似症状(如震颤)的方法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病史、家族史以及辅助检查结果。以下是详细的区分方法:

  1. 帕金森病震颤
  2. 特征:主要为静止性震颤,即在休息时部、臂部、腿部或下颌出现的不自主抖动。
  3. 伴随症状:除了震颤外,帕金森病患者常伴有动作迟缓、肌强直、姿势步态异常等。
  4. 鉴别要点:帕金森病的震颤通常在行走时更常见,而特发性震颤的震通常在静止时出现。

  5. 内分泌疾病引起的震颤

  6. 特征:甲状腺功亢进和肾上腺功能亢进可引起生理亢进性震颤,表现为肢体惯性负荷增加时震颤频率减少。
  7. 伴随症状:可能伴有食欲亢进、多汗、率加快、体重减轻、神经兴奋性增高和甲状腺肿大等症状。
  8. 鉴别要点:这些疾病的震颤通常伴有其他内分泌系统的异常表现,如甲亢患者的甲状腺肿大和肾上腺功能亢进患者的满月脸、向心性肥胖等。

  9. 直立性震颤

  10. 特征:站立时躯干和下肢姿势性震颤可累及上肢,伴有体态不稳和小腿痉挛,坐下或仰卧后可缓解,行走时减轻。
  11. 伴随症状:可能伴有共济失调等小脑体征。
  12. 鉴别要点:立性震颤通常在特定体位下出现,而特发性震颤则无此特点。

  13. 小脑传出通路病变

  14. 特征:主要表现为上肢和下肢的意向性震颤,常伴有共济失调等小脑体征。
  15. 伴随症状:可能伴有轮替运动异常、辨距不良等小脑症状。
  16. 鉴别要点:小脑传出通路病变的震颤通常伴有其他小脑症状,而特发性震则无此特点。

  17. 中毒或药物引起的震颤

  18. 特征:通常为姿势性震颤合运动性震颤,也可出现静止性震颤和意向性震颤,取决于药物种类和中毒严重程度。
  19. 伴随症状:多数颤累及全身,节律不规则,可出现扑翼样震颤和肌阵挛。
  20. 鉴别要点:中毒或药物引起的震颤通常伴有药物使用史或中毒情况,而特发性震颤则无此特点。

  21. 精神心理性震颤

  22. 特征:多在有某些精神因素如焦虑、紧张、恐惧时出现,去除促发因素症状即可消失。
  23. 伴随症状:可能伴有焦虑、紧张等心理症状。
  24. 鉴别要点:精神心理性震颤通常在去除精神因素后症状消失,而特发性震颤则无此特点。

  25. 生理性震颤

  26. 特征:表现为高频率(8-10Hz)、低幅度、不规则振荡的姿势性震颤,通常在保持姿势发生,闭眼或肌肉负荷时消失。
  27. 伴随症状:可能伴有疲劳、睡眠剥夺、咖啡因摄入过多等。
  28. 鉴别要点:生理性震颤通常在特定条件下出现,而特发性震颤则无此特点。

总,区分发颤与其他类似症状需要综合考虑年龄分布、家族史、症状表现、辅助检查结果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