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视力的意思

shì

视力

拼音shì lì

1.视力常用意思: 在一定距离内,眼睛可以看清物体的能力。

词性名词
近义词 眼光 , 眼力 , 目力

例句 1.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会严重损害视力。
2.做眼保健操是保护视力的有效方法。

视力引证解释

1. 在一定距离内眼睛辨别物体形象的能力。

1. 他又设想自己是一只鸟,现时正在飞行的途中,阴沉的树林,雾翳的地面早消失在视力之外了。 《倪焕之》二二 叶圣陶


视力是什么意思

拼音:shì lì

词性:名词

解释:指眼睛分辨物体细节的能力,通常用视力表来测量,单位为“视力”或“度数”。

例句:他最近视力下降,需要配一副新眼镜。

近义词:眼力

反义词:无

1. 视力的定义是什么?

视力是指眼睛能够分辨物体细节的能力,通常通过视力表来测量。视力通常以分数形式表示,例如“20/20”,这意味着在20英尺的距离上,眼睛能看到正常视力的人在该距离上能看到的细节。视力不仅包括对远处物体的清晰度,还包括对近处物体的聚焦能力。

2. 如何测量一个人的视力?

测量一个人的视力通常需要通过视力检查来完成。最常见的方法是使用视力表,如斯内伦视力表或对数视力表。具体步骤如下:

  1. 准备视力表:将视力表挂在光线充足的地方,确保被测试者能够清晰地看到表上的符号或字母。

  2. 确定距离:被测试者站在规定的距离(通常是6米或20英尺)处。

  3. 遮盖一只眼睛:被测试者用眼罩或手掌遮盖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观察视力表。

  4. 识别符号:被测试者从表上最大的符号或字母开始,逐行向下识别,直到无法辨认为止。

  5. 记录结果:记录被测试者能够清晰辨认的最小一行符号或字母,这行对应的数值即为该眼的视力。

  6. 重复测试:同样的步骤用于另一只眼睛。

此外,医生或验光师可能会使用其他设备,如验光仪或自动验光机,来进一步评估视力和眼睛的健康状况。如果需要,还可以进行散瞳检查以获取更准确的视力数据。

3. 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

  1. 近视:眼球过长或角膜曲率过大,导致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

  2. 远视:眼球过短或角膜曲率过小,导致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

  3. 散光:角膜或晶状体形状不规则,导致光线无法聚焦在视网膜上。

  4. 老花眼: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弹性下降,导致近距离视物困难。

  5. 白内障:晶状体混浊,导致视力模糊。

  6. 青光眼:眼压升高,损害视神经,导致视野缺损。

  7.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血管损伤,影响视力。

  8. 黄斑变性:视网膜黄斑区退化,导致中心视力下降。

  9. 眼外伤或感染:如角膜损伤或眼部感染,可能导致视力下降。

  10. 长时间用眼疲劳: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或阅读,可能导致暂时性视力下降。

4. 有哪些方法可以改善视力?

改善视力的方法包括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摄入富含维生素A、C和E以及锌的食物;定期进行眼部锻炼,如眼球转动和聚焦练习;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避免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视力问题;以及确保充足的睡眠,避免眼睛过度疲劳。

5. 视力与眼睛健康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视力与眼睛健康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视力是眼睛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良好的视力通常意味着眼睛处于健康状态。眼睛健康包括眼睛的结构和功能正常,没有疾病或损伤。视力问题,如近视、远视、散光等,可能是眼睛健康出现问题的信号。保持眼睛健康,如定期检查、避免过度用眼、保持适度光照和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维持良好的视力。反之,视力下降可能是眼睛健康出现问题的早期预警,需要及时关注和干预。

6. 视力矫正的常见方法有哪些?

视力矫正的常见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佩戴眼镜:通过定制适合的眼镜镜片来矫正近视、远视或散光等视力问题。

  2. 隐形眼镜:与眼镜类似,但直接戴在眼球上,适合不想佩戴眼镜的人。

  3. 角膜塑形镜:夜间佩戴的特殊隐形眼镜,通过改变角膜形状暂时矫正视力,白天无需戴眼镜。

  4. 激光手术:如LASIK手术,通过激光技术重塑角膜,达到永久矫正视力的效果。

  5. 植入式隐形眼镜:通过手术将特殊镜片植入眼内,适合不适合激光手术的患者。

  6. 视力训练:通过特定的眼部锻炼和训练,改善眼睛的调节功能,尤其适用于某些类型的视力问题。

选择哪种方法应根据个人的视力状况、生活方式和医生建议来决定。

7. 视力问题对日常生活有哪些影响?

视力问题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阅读和写作困难:视力不佳可能导致阅读书籍、报纸、屏幕上的文字变得困难,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

  2. 驾驶和交通安全:视力问题可能影响驾驶能力,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尤其是在夜间或恶劣天气条件下。

  3. 日常生活活动:视力不佳可能影响日常活动,如做饭、清洁、购物等,增加了日常生活的难度。

  4. 社交和娱乐:视力问题可能限制参与某些社交活动和娱乐项目,如看电影、参加体育比赛等。

  5. 心理健康:长期的视力问题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影响整体生活质量。

  6. 独立性:严重的视力问题可能影响个人的独立性,需要依赖他人帮助完成日常任务。

如果视力问题持续或加重,建议尽早咨询眼科医生,以获得适当的治疗和建议。

8. 视力检查的频率应该是多少?

视力检查的频率取决于个人的年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存在视力问题。以下是一般建议:

  1. 儿童:建议在6个月大时进行首次视力检查,之后在3岁和5-6岁(入学前)各进行一次。如果没有视力问题,之后每1-2年检查一次。

  2. 成人(18-60岁):如果没有视力问题,建议每2年进行一次视力检查。如果有视力问题或佩戴眼镜/隐形眼镜,建议每年检查一次。

  3. 老年人(60岁以上):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视力检查,因为年龄相关的视力问题(如白内障、黄斑变性等)风险增加。

如果有任何视力变化或不适,应及时进行检查。

9. 视力与年龄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视力通常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年龄相关的视力变化:

  1. 老花眼(Presbyopia):通常在40岁左右开始出现,表现为近距离阅读或聚焦困难,这是由于眼睛的晶状体逐渐失去弹性所致。

  2. 白内障(Cataracts):随着年龄增长,眼睛的晶状体可能会变得浑浊,导致视力模糊,通常发生在60岁以后。

  3. 黄斑变性(Macular Degeneration):这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视网膜疾病,可能导致中央视力丧失,常见于50岁以上的人群。

  4. 青光眼(Glaucoma):虽然可以在任何年龄发生,但老年人患青光眼的风险更高,可能导致视力逐渐丧失。

  5. 干眼症(Dry Eye Syndrome):随着年龄增长,泪液分泌减少,可能导致眼睛干涩和不适。

虽然这些变化是常见的,但通过定期眼科检查、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适当的治疗,可以减缓或管理这些视力问题。

10. 视力保护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视力保护的有效措施包括:

  1. 保持正确的用眼姿势:阅读或使用电子设备时,保持适当的距离,眼睛与屏幕或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30-50厘米之间。

  2. 遵循20-20-20规则:每使用电子设备20分钟,休息20秒,远眺20英尺(约6米)外的物体,以缓解眼睛疲劳。

  3. 保持良好的照明:确保阅读或工作环境的光线适中,避免过亮或过暗的照明。

  4. 定期进行眼部检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眼科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视力问题。

  5. 均衡饮食:摄入富含维生素A、C、E和锌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橙子和坚果,有助于维持眼睛健康。

  6. 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长时间专注于屏幕或书本会导致眼睛疲劳,应定时休息。

  7. 佩戴合适的眼镜或隐形眼镜:如果视力有问题,确保佩戴合适的矫正眼镜或隐形眼镜。

  8. 减少蓝光暴露:使用防蓝光眼镜或屏幕过滤器,减少电子设备发出的有害蓝光对眼睛的影响。

  9. 保持充足睡眠: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眼睛的恢复和健康。

  10. 避免吸烟:吸烟会增加患白内障和黄斑变性的风险,对眼睛健康有害。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保护视力,预防眼睛疲劳和视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