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号咷的意思

háo táo

号咷

拼音háo táo

1.号咷常用意思: 同“号啕”。

词性
近义词

例句 1.她受了一点小委屈就号咷大哭,真小气!

号咷引证解释

1. 啼哭呼喊;放声大哭。

1. 同人,先号啕而后笑。 《易·同人》
2. 顾皇嗣之号啕兮,存临者之悲声。 三国 魏 《文帝诔》 曹植
3. 宝儿的呼吸从平稳变到没有,单四嫂子的声音也就从呜咽变成号啕。 《呐喊·明天》 鲁迅
4. 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 唐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甫

2. 喧嚣;欢呼。

1. 孽臣之号啕兮,本朝芜而不治。 《楚辞·刘向〈九叹·怨思〉》


号咷是什么意思

“号咷”一词在汉语中表示大声哭叫,形容放声大哭。这个词语也写作“嚎啕”,通常用来描述悲痛或极度悲伤时的哭泣声。例如,在《周易·同人》中有提到:“同人先号咷而后笑”,意指在极度悲伤之后才会有笑容。

“号咷”一词在圣经中也有出现,如创世记、耶利米书、约伯记等经文中多次提到,用来容人们因悲痛而发出的哀号。

因此,“号咷”主要用来形容一种悲痛、哀伤哭泣方式,通常带有强烈的情感表达。

号咷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含义和用法有何变化?

根据提供的信息,无法回答关于“号咷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含义和用法有何变化”的问题。

号咷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和场景是什么?

“号咷”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和场景主要体现在表达极度悲伤或痛苦的情绪时。具体来说:

  1. 释义:根据《代汉语大词典》的解释,“号咷”(háo táo)的意思是啼哭呼喊,放声大哭。这个释义与古代文献中的用法一致,如《易·同人》中的“先号咷而后笑”。

  2. 使用场景

  3. 文学作品:在文学作品中,“号咷”用于描述人物的极度悲伤或痛苦。例如,鲁迅的《明天》中提到:“宝儿的呼吸从平稳变到没有,单四嫂子的声音也就从呜咽变成号咷”
  4. 成语:成语“号啕大哭”也源自“号咷”,意为大声哭泣,常用于表达悲伤的情绪。
  5. 古诗词:在古诗词中,“号咷”也常被用来形容小儿啼哭不止的状态,如杜甫的诗句“入门闻号咷,幼子饿已卒”。

  6. 方言用法:在一些方言中,“号”字与“哭”“叫”有关,其本义源于古汉语,如《易·同人》中的“先号咷而后笑”。

号咷与其他表达悲伤或哭泣的词语(如哭泣、流泪)有何区别和联系?

号咷与其他表达悲伤或哭泣的词语(如哭泣、流泪)在含义和使用上有一些区别和联系。

区别

  1. 情感强度
  2. 号咷:通常指大声哭叫,情感非常强烈,带有夸张的成分。例如,《周易·同人》中提到“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形容极度悲伤的情绪。
  3. 哭泣:一般指有泪有声的哭,情感较为深沉但不一定是极度悲伤。例如,“哭笑不得”、“声泪俱下”等成语常用来描述这种情感。
  4. 流泪:指有泪但不一定伴随声音,情感可能较为内敛。例如,“泣不成声”、“泪流满面”等词语常用来描述这种情感。

  5. 是否有声音

  6. 号咷:明确指有声音的哭叫,声音大且有内容。例如,“号啕大哭”形容放声大哭。
  7. 哭泣:可以有声音也可以无声,取决于体情境。例如,“啜泣”、“呜咽”等词语描述的是有声音但较为轻柔的哭泣。
  8. 流泪:通常没有声音,只是眼泪流出。例如,“泪如雨下”、“泪流满面”等词语描述的是无声的流泪。

  9. 是否有假装的成分

  10. 号咷:有时带有假装的成分,多于贬义。例如,“号也没用”中的“号”表示假装哭泣。
  11. 哭泣:通常不带假装的成分,更多是真实的情感表达。
  12. 流泪:同样不带假装的成分,更多是真实的情感表达。

联系

  1. 共同点
  2. 所这些词语都与悲伤或哭泣有关,都是表达情感的方式。
  3. 它们在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用于描绘人物的情感状态和心理活动。例如,“悲号”一词在李白的《北上行》中多次出现,表达悲伤的情绪。

  4. 情感表达的多样性

  5. 这些词语共同丰富了汉语中表达悲伤和哭泣的方式,使人们能够更细腻地描述不同的情感强和情境。例如,“狼号鬼哭”、“神号鬼泣”等词语形容哭声凄厉,而“号天拍地”、“号天叩地”等词语形容极度悲痛。

总结

在文学作品中,号咷这一表达是如何被运用的,有哪些著名例子?

根据提供的信息,无法回答问题。我搜索到的资料中没有直接提到“号咷”这一表达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及其著名例子。

号咷一词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是否有相似的表达,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根据提供的信息,无法回答问题。我搜索到的资料主要集中在汉字“号”和“号”的字形、读和意义的演变,以及它们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