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不论的意思

lùn

不论

拼音bù lùn

1.不论常用意思: 用在有表示任指的疑问代词或有表示选择关系的并列成分的句子里,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或结论都不会改变,下文多有“

词性连词
近义词 不拘 , 不管 , 无论

例句 1.他不论考虑什么问题,总是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
2.不论老师提出什么问题,他总能对答如流。

2.不论常用意思: 不讨论;不说。

词性动词
近义词
反义词 讨论 , 辩论
例词暂且不论

例句 1.这只是个枝节问题,无关紧要,可以搁置不论。

不论引证解释

1. 不考察;不议论。

1. 不恤是非,不论曲直,以期胜人为意,是役夫之知也。 《荀子·性恶》
2. 不论世而高举兮,恐操行之不调。 汉 《七谏·谬谏》 东方朔
3. 阮嗣宗口不论人过,吾每师之。 三国 魏 《与山巨源绝交书》 嵇康
4. 操白简者,以意中所爱憎评议公罪,而事变之大小,刑赏之轻重,概置不论矣。 明 《野获编·叛贼·妖人赵古元》 沈德符

2. 不考虑;不管。

1. 事亲以适,不论所以矣;饮酒以乐,不选其具矣。 《庄子·渔父》
2. 有一黄毛狗,见俗嗔咬,不惮杖打;见僧人,不论主客,振尾猥驯。 唐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二 圆仁
3. 王爷道:“也不论他路程多远,就要整兵前去,不可迟疑。”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五二回

3. 不一定;说不准。

1. 家有梵志诗,生死免入狱。不论有益事,且得耳根熟。 唐 《家有梵志诗》 王梵志
2. 〔吴银儿道: 〕“爹几日来这屋里走一遭儿?”李瓶儿道:“他也不论,遇着一遭也不可止,两遭也不可止,常进屋里看他。” 《金瓶梅词话》第四四回
3. 这倒不论哩。他谁没这们降?他只得了手就好了。 《醒世姻缘传》第四三回

4. 连词。


相关词 存而不论 不论曲直

不论是什么意思

“不论”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多种含义和用法。首先,“不论”可以作连词使用,表示条件或情况不同而结果不变。例如,在句子“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努力学习”中,“不论”用来连接两个不同的主体,强调无论谁,都应有相同的行为或态度。

此外,“不论”也可以表示不进行深入讨论、考察或评论。例如,在面对是非问题时,可以选择“不论曲直”,即不考虑事情的对错。这种用法常用于表达一种宽容或不追究的态度。

在某些情况下,“不论”还可以表示“不管”或“无论”,用来强调某种行为或结果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改变。例如,“不论你走到哪里,都别把我忘了”。这种用法常用于表达一种坚定的承诺或不变的原则。

另外,“不论”还可以表示“不但、不仅”,用于强调某事的重要性或广泛性。例如,“不论你是富人还是穷人,只要努力,就能取得成功”。

“不论”在汉语中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可以根据上下文的不同而有多种解释和应用。它既可以用于表达条件不变的果,也可以用于表达不讨论、不追究的态度,还可以用来强调某种行为或原则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不论”作为连词在古代汉语中的使用情况和例子是什么?

在古代汉语中,“不论”作为连词的使用情况和例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不论”在古代文献中的多种用法:

  1. 表示条件或情况不同而结果不变:这是“不论”最常见的一种用法。例如,《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中提到:“且要身心不越常,能於苦海作桥樑”,这里“不论”表示无论何种情况,结果都是一样的。

  2. 不考察、不评论:在《荀子·性恶》中,“不论”被用来表示不进行深入的讨论或评论:“不恤是非,不论曲直”,即不在意是非对错,也不评判好坏。

  3. 不议论、不谈论:如三国魏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中提到:“阮嗣宗口不论人过,吾每师之”,意思是阮嗣宗从不议论别人的过错,这是他值得学习的地方。

  4. 连词,犹哪怕:在《儒林外史》第二四回中,“不论你走到一个僻巷里面,总有个地方悬着灯笼卖茶,插着时鲜花朵,烹着上好的雨水”,这里“不论”表示即使在任何情况下,都有相应的应对措施。

  5. 不仅;不但:唐白居易的《履信池樱桃岛上醉后走笔》中有“不论崔李上青云,明日舒三亦抛我”,这里“不”表示无论谁成功与否,都不会改变作者的态度。

  6. 不管如何、不顾一切:在《文选·李·上书秦始皇》中,“不论如何”,表示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不会改变原有的决定。

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不论”在古代汉语中不仅用于描述客观事实,还常被用来表达主观态度或情感倾向。

在现代汉语中,“不论”与其他连词(如“无论”、“不管”的区别和联系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在现代汉语中,“不论”与其他连词如“无论”、“不管”的区别和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语法功能
  2. “不论”通常作为连词使用,表示条件或情况不同而结果不变,常与“都”、“总”等副词呼应。例如:“不论困难有多大,他都不气馁。”
  3. “无论”也作为连词使用,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一样,常与“都”、“也”、“始终”等副词配合使用。例如:“无论你做什么事,都非常认真。”

  4. 语体色彩

  5. “不论”在口语和书面语中都常用,具有较强的灵性。
  6. “无论”则更多用于书面语体,尤其是在正式文件或学术文章中。

  7. 搭配词语

  8. “不论”后面常带疑问代词或选择性词语,如“怎样”、“如何”,并常用“都”、“也”、“总”等副词呼应。
  9. “无论”后面也常带疑问代词或选择性词语,如“如何”,并常用“都”、“也”、“始终”等副词呼应。

  10. 语义侧重点

  11. “不论”更倾向于表示强调肯定的结果,即尽管条件或情况不同,但结果不变
  12. “无论”则更倾向于表示在某种条件下的客观态度,强调可能性的选择。

  13. 近义词辨析

  14. “不论”除了作为连词外,还保留了动词的词性,可以表示不进行某种动作或活动,如讨论、评论等。
  15. “不管”常用于口语中,表示强烈的感情色彩,如“我不管你干部子弟不干部子弟,你既然是学生,就得遵守学校的纪律”。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不论”、“无论”和“不管”虽然在某些用法上相似,但在语体色彩、搭配词语以及语义侧重点上存在细微差别。

“不论”在表达宽容或不追究态度时,有哪些典型的文学作品或历史事件作为例证?

在表达宽容或不追究态度时,“不论”一词常被用于文学作品和历史事件中,以展示人物的宽容精神和智慧。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例子:

  1. 唐代诗人杜甫:他在《入衡州》中写道:“无论再缱绻,已是安苍黄”,表达了无论多么亲密的关系,最终都会回归平静的状态。

  2. 唐代诗人王维:在《桃源行》中提到:“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描绘了无论身处何地,都渴望由和远游的心情。

  3. 清代侯方域:在《马伶传》中赞美梨园技艺者:“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辈”,描述了技艺高超的人们,无论世代相传,都能在艺术上有所成就。

  4. 刘秀:在攻入邯郸后,面对大量侮辱他的信件,他选择视而不见,全部付之一炬,不计前嫌,化敌为友,最终成就帝业。

  5. 太宗:他以宽容为怀,重用曾为太子效力的魏征,宽容他的犯颜直谏,纠正了自己的错误,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

  6. 蔺相如:面对廉颇的挑衅,他选择忍让,避免冲突,使廉颇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负荆请罪,成就了一段佳话。

“不论”用于强调行为或原则的普遍性和重要性时,有哪些著名的演讲或文章作为案例?

在强调行为或原则的普遍性和重要性时,著名的演讲或文章案例包括:

  1. 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演讲:这篇演讲强调自由和民主的原则,特别是“所有人生而平等”的理念,这是美国和南北战争时期联邦军队的基石。

  2. 亚伯拉罕·林肯的葛底堡演讲:这篇演讲强调了民主原则的重要性,如“所有人生而平等”,并提醒人们继续为自由和民主而战。

  3. 温斯顿·丘吉尔的演讲:丘吉尔在二战期间的演讲中使用了重复句式(anaphora),强调了英国人民在战争中的坚定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关于“不论”的用法,有哪些常见的错误理解和使用情况?

关于“不论”的用法,常见的错误理解和使用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误用为“不管不顾” :在某些方言中,“不论”可能被误认为是“管不顾”的意思。例如,在《北京土语辞典》中,“不论”被解释为“不管不顾,不留情面”,这与标准汉语中的用法不符。

  2. 混淆与“无论” :虽然“不论”和“无论”在很多情况下可以互换使用,但它们之间存在细微的差别。例如,无论”通常用于表示条件或情况不同而结果不变,而“不论”则更多地用于强调不进行深入讨论或考察。

  3. 错误地将“论”用于不适当的语境:有些人在使用“不论”时,可能会将其用于不需要强调结果不变的情境中。例如,如果一个句子描述的是一个事实性陈述,而不是强调结果的不变性,则不应使用“不论”。

  4. 过度泛化使用:有些人在使用“不论”时,可能会将其过度泛化到所有需要强调结果不变的情境中,而忽略了其实际适用范围。例如,在描述个人性格特点或日常行为普遍性时,虽然可以使用“不论”,但在描述具体事件或情境则需谨慎。

  5. 忽视与其他词汇的区别:在使用“不论”时,有时会忽视与其他类似词汇的区别,如“不管”、“无论”等。这些词汇虽然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互换,但在具体语境下的细微差别仍需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