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为了救亡图存,许多革命烈士不惜舍身救国。
2.在大火中一名消防队员舍身救出被困幼童。
1. 本指佛教徒牺牲自己的肉体,以表示佛法的大慈大悲的精神。后亦用于为国家、人民和正义事业而牺牲自己。
引
1. 誓死肯从穷发国,舍身齐上断头台。
《辑陆沉丛书初集竟题首》诗
陈去病
“舍身”一词源自佛教,最初指的是佛教徒为了宣佛法或布施寺院而自作苦行,以牺牲自己的肉体来体现佛法的大慈大悲精神。这种行为在六朝时期尤为盛行,如《梁书·武帝纪下》和《隋书·行志上》中都有记载。
随着时间的推移,“舍身”的含义逐渐扩展,不再局限于佛教徒的牺牲,也用于形容为国家、人民和正义事业而牺牲自己的人。在现代汉语中,“舍身”常用于表达为某种目标或信念而放弃生命的行为。
具体来说,“舍身”可以分为本原意义上的“舍身”和象征意义上的“舍身”。本原意义上的“舍身”包括救助他人、烧身、法和摆脱肉体束缚等行为。而象征意义上的“舍身”则更多地用于比喻为了追求真理、正义或理想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例如,在佛教中,舍身求法原指佛教徒不惜牺牲自己,远道求经,后来泛指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这种精神在历史上被许多革命先烈所体现,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与解放,毅然决然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舍身”不仅是一种宗教上的苦行行为,更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体现了为了信仰、理想或正义事业而甘愿牺牲己的伟大品质。
在佛教历史中,舍身的具体实和案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敦煌壁画中的舍身饲虎:敦煌壁画中描绘了萨陲那太子为了拯救饥饿的老虎,甘愿投身虎口的故事。这一故事传达了慈悲与无私的精神。
梁武帝的舍身:
历史记载:梁武帝是历史上著名的佛教信徒,他在多次舍身事件中表现出了对佛教的极端信仰。据《梁书·本纪》记载,梁武帝第一次舍身是在大通元年(公527年),时年64岁;第二次是中大通元年(公元529年);第三次是太清元年(公元547年),时年84岁。这三次舍身分别在佛寺停留了4天、16天和37天,时间逐渐延长。
其他菩萨舍身的故事:
舍身精神在不同文化中被理解和表达的方式多种多样,反映了各自独特的价值观和哲学思想。
在中国文化中,舍身精神通常与“舍身取义”紧密相关。这一概念强调为了正义事业不惜牺牲个人安危,甚至生命。这种精神被视为忠诚、担当和正义的体现,历史上许多英雄人物如孟子、韩愈等都提倡并实践了这一理念。例如,文天祥在面对国家危难时,坚守名节,最终选择舍生取义,成为后世敬仰的典范。此外,舍身精神也体现在现代人如董存瑞、赖宁等英雄事迹中,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甘愿牺牲自己。
在佛教文化中,舍身神则更多地与苦行和精神解脱相关。佛教中的“Sallekhanā”(舍身)是一种通过逐渐禁食禁水,冥想自我本质,以消除业障和痛苦,最终与身体离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是为了净化旧业,还旨在通过苦行达到精神升华和解脱。舍身者在实践中需要坚定信念和对死亡的平静接受,将其视为一种宗教节日而非悲伤或哀悼。
在日本文化中,舍身精神与武士道精神密切相关。武士道中的自杀式剖腹(Seppuku)是一种极端的舍身行为,用于多种目的,如避免羞辱、保护军事机密、跟随主人进入下一个世界或抗议主人的决定。最著名的例子是“四十七浪人”的故事,他们为了复仇和恢复荣誉而选择自杀。
在印度教文化中,舍身精体现为“Renunciation”(舍弃),这是阿斯ramas(生活阶段)体系中的最高级阶段。舍弃者放弃世俗生活,追求精神冥想和解脱(Moksha),最终目标是与神灵合一或体最高状态的智慧。舍弃者的生活方式是无配偶、无财产的清心寡欲生活,他们通过瑜伽冥想或对所选神祇的虔诚冥想来修行。
舍身精神在不同文化中被理解和表达的方式各有特色,但都体现了对更高价值的追求和对个人牺牲的尊重。
在现代社会中,舍身行为的典型例子包括医生、消防员、救护人员等在工作中面临的生死抉择,他们时刻准备着为他人舍生取义。例如,医生在救治伤员时可能会面临感染的风险,但仍然坚持救治;消防员在灭火救援时可能面临生命危险,但他们依然勇敢地冲向火场。此外,一些人为了维护社会公正正义,甚至不惜冒生命危险揭发和抵制腐败行为,展现了对社会公义的追求和对道德责任的承担。
另一个例子是李剑英,他在机遭遇鸽群撞击时选择了迫降并壮烈牺牲,避免了飞机坠毁在村庄的危险。这种舍生取义的行为体现了个人对他人安全的高度重视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此外,朱敏才和孙丽娜夫妇放弃城市优厚待遇,赴山区支教十几年,即使面对恶劣环境和健康问题,仍坚持教育事业,体现了高尚的道德品质。他们的行为不仅是对教育事业的贡献,也是对社会公益事业的积极参与。
这些例子展示了现代社会中舍身取义的精神,即为了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和利益。
舍身与牺牲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探讨。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个词的定义和使用场景。
“舍身”通常指的是为了某种目的而甘愿牺牲己的生命或利益。例如,“舍身为国”意味着为了国家的利益不惜舍弃自己的生命。此外,“舍身求法”原指佛教徒不惜牺牲自己,远道求经,后来比喻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自己。这些例子表明,“舍身”强调的是为了某个目标或信念而放弃生命的行为。
“牺牲”则有更广泛的含义。它可以指放弃一些有价值或重要的东西追求那些被认为更有价值或更重要的东西。在某些情况下,牺牲可以是实际的损失,如失去生命、财产或其他重要资源。例如,“殉国”是指为国家利益献出生命。
舍身和牺牲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都涉及到为了某个目标或信念而放弃个人的利益或生命。例如,“舍生取义”和“舍身取义”都是指为了正义而牺牲生命。这些成语都强调了为了维护正义或追求真理而做出的巨大牺牲。
尽管舍身和牺牲有相似之处,但它们在某些方面也存在区别。舍身更侧重于为了某特定目标(如国家、正义、真理)而放弃生命的行为,而牺牲则可以包括更广泛的情境,如放弃财产、时间或其他重要资源。例如,“舍身为”强调的是为了国家利益而牺牲生命,而“牺牲”则可以是更广泛的放弃行为,不一定涉及生命。
舍身和牺牲之间的联系在于它们都涉及为了某个目标或信念而放弃个人的利益或生命。区别在于舍身更侧重于为了特定目标(如国家、正义、真理)而放弃生命的行为,而牺牲则可以包括更广泛的情境,如放弃财产、时间或其他重要资源。
舍身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是深远且复杂的。从个人角度来看,舍身行为可以体现个人的高尚品质和道德追求。例如,黄大年舍弃国外的高薪和事业,回国投身科研,这种纯粹的奉献精神不仅赢得了同行和师生的口碑,也获得了国家的认可。这种行为虽然牺牲了个人的利益,但换来了更大的社会价值和个人内心的满足。
从社会角度来看,舍身行为有助于增强社会凝聚力和民族精神。在灾难面前,如“5.12特大地震”,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慷慨解囊、献血、赶赴灾区救援,体现了人性的光辉和民族的凝聚力。这种舍己为人的行为不仅帮助了他人,也增强了社会的团结和责任感。
然而,舍身行为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例如,帮助陌生人可能会受到伤害,甚至被恩将仇报。此,在性命攸关的问题上,需要考虑后果,军人和警察等职业需要随时准备牺牲,而普通民众则应守孝道、做好本分。
此外,身行为对社会风气和教育体系也有重要影响。舍身相救的行为受到教育程度、信仰、家族和社会风气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在当今社会讨论舍身相救,可能反映了对社会风气的某种否定,与教育体系有关。因此,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鼓励舍身行为,对于社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总之,舍身行为对个人和社会都有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