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我们不可只图苟安一时,必须随时提高警觉,以防敌人偷袭。
2.不惜牺牲自由以图苟安的人,既不配享受自由,也不配获得安全。
1. 苟且偷安。
引
1. 但无耻,但苟安,则主最病。
汉
《新书·阶级》
贾谊
2. 朝议惮兵力之损,情存苟安。
《后汉书·西羌传论》
3. 臣以侍从,出膺宠寄,目睹西湖有必废之渐,有五不可之忧,岂得苟安岁月,不任其责。
宋
《乞开杭州西湖状》
苏轼
4. 作书、赋诗者,稍读书,莫知大义,以为苟安其位一日,则一日荣。
清
《明良论二》
龚自珍
5. 他当初误于苟安的思想,一步走错,就被逼着步步走错。
《春》二十
巴金
“苟安”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基本义是“苟且偷安”,即只顾眼前的安逸和舒适,而不去追求长远的目标或改变现状。这个成语通常带有贬义,用来形容那些在不利或危险的情况下,选择暂时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人或行为。
“苟安”一词由两个汉字组成:“苟”和“安”。其中,“苟”表示随便、敷衍的意思,“安”则指安逸、舒适的状态。因此,“苟安”的字面意思就是以暂时的安逸为满足,不长久之计。
在历史和文学作品中,“苟安”常用来批评那些在逆境中不积极应对、不努力改变现状的人。例如,陈亮在《上孝皇帝第一书》中提到:“苟安一隅,数百年之大患也”,意指只顾一时的安逸,可能会导致长期的灾难。
“苟安”的近义词包括“偷安”、“颓丧”、“消沉”,而与之相对的则是“奋发”,即积极进取、努力奋斗。成语“苟且偷安”也常用来形容这种态度,强调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的生活方式。
根据提供的信息,无法回答关于“苟安”成的历史起源的问题。虽然有多个来源提到了“苟安”的含义和用法,但没有一个明确指出其具体的历史起源或典故。例如, 提到“苟安”的故事起源比较模糊,没有具体的故事或典故与之相关。 提到“苟安”出自陈亮的《上孝宗皇帝第一书》,但这并不足以说明其具的历史起源。
据提供的信息,无法回答关于“苟安”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和场景的变化。虽然有几篇文章提到了“苟安”一词的含义和用法,但这些文章并没有提供关于其使用频率和场景变化的具体数据或分析。例如, 都讨论了“苟安”的含义和用法,但没有涉及其在现代汉语中的具体使用情况。
我们可以总结出“苟安与其他类似成语(如“偷安”、“颓丧”)的细微差别如下:
特点:强调的是暂时的安逸和对未来的不负责任态度。
“偷安”:
特点:侧重于贪图眼前的小安逸,忽视长远利益。
“颓丧”:
根据提供的信息,无法回答问题。
关于“苟安”的批评和正面价,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例子。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例子:
辛弃疾对南宋苟安政策的批评: 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批评了南宋朝廷的苟安政策。他指出,由于“隆兴和议”,朝廷采取了苟安政策,导致国家蒙受严重后果,民淡漠了对侵略者的仇恨。
鲁迅与周作人对知识分子苟安态度的批评: 鲁迅和周作人批了知识分子在乱世或治世中苟全性命的态度。他们认为,这种苟安不仅不能带来长久的幸福,反而会导致自我欺骗和自我安慰,最终走向灭亡。
司马迁对苟且偷安的批评: 司马迁在《史记》中批评了那些在逆境中苟且偷安的人。他认为这些人只顾眼前安逸,缺乏长远的考虑和志向。
西汉戴德《大戴礼记》中的道德观念: 西汉时期的文学家戴德在《大戴礼记》中提出了一种道德观念:“与其苟且偷生,毋宁英勇战死。”这句话强调了宁可为正义而死,也不愿苟且偷生的高尚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