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工巧的意思

gōng qiǎo

工巧

拼音gōng qiǎo

1.工巧常用意思: 细致而精巧(多指艺术品制作的技艺、手法等)。

词性形容词
近义词 精巧 , 精致 , 细致 , 工细
反义词 简陋 , 粗陋 , 粗劣

例句 1.博物馆新展出的大型玉雕十分工巧。
2.这个手工艺品的奇妙之处在于它工巧的织造技艺。

工巧引证解释

1. 技艺高明。

1. 贞女工巧,天下愿以为妃。 《战国策·秦策五》
2. 女有四行……妇容,不必颜色美丽也;妇功,不必工巧过人也。 《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
3. 〔任氏〕工巧勤俭,至老不衰。 宋 《乳母任氏墓志铭》 苏轼
4. 今其民幸富完安乐,又其俗习工巧,邑屋华丽。 宋 《有美堂记》 欧阳修
5. 希腊传说里有班陀拉的故事,说天帝命锻冶神造一女人,众神各赠以美艳,工巧,媚惑与狡狯。 《苦雨斋谈·十堂笔谈》 周作人

2. 精致美妙。

1. 文不与前相似,安得名佳好,称工巧。 汉 《论衡·自纪》 王充
2. 今时士大夫论四六多喜其用事精当,下字工巧,以为脍炙人口。 宋 《梁溪漫志·元城了翁表章》 费衮
3. 崇台广榭,万户千门,轮焉奂焉,莫不备极工巧。 清 《去学校积弊以兴人材论》 王紫诠
4. 语句的风格可以同于诗,也可以同于文(用虚字);更加用力追求工巧,争奇斗胜。 《散简集存·(文言的)翰藻》 张中行

3. 善于取巧。

1.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楚辞·离骚》
2. 骄荣贵工巧,势利迭相干。 唐 《感遇》诗之十六 陈子昂

4. 巧匠。

1. 贤人易为民,工巧易为材。 《韩诗外传》卷三
2. 前人多发调工巧,造作器物。 《宋书·刘敬宣传》
3. 戊午,西川李德裕奏:南蛮放还先虏掠百姓、工巧、僧道约四千人还本道。 《旧唐书·文宗纪下》
4. 天竺以刹利、婆罗门二姓为贵种;自余皆为庶姓,如毗舍、首陀是也;其下又有贫四姓,如工巧纯陀是也。 宋 《梦溪笔谈·杂志一》 沈括


工巧是什么意思

“工巧”一词在汉语中有多含义,主要指技艺高明、精巧,常用于形容工艺品、诗文、书画等艺术作品的高超技艺。此外,“工巧”也可以泛指匠人或工匠,以及指善于取巧的人。

  1. 技艺高明:在古代文献中,“工巧”常用来描述技艺高超的人。例如,《战国策·秦策五》中提到“贞女工巧,天下愿以为妃”,形容女性的巧艺。

  2. 精致美妙:在文学作品中,“工巧”也用来形容精致美的艺术作品。如汉代王充在《论衡·自纪》中提到:“文不与前相似,安得名佳好,称工巧”。

  3. 善于取巧:在某些语境下,“工巧”还可以指善于取巧的人。例如,《楚辞·离骚》中提到“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形容那些善取巧而不遵循规矩的人。

  4. 泛指匠人:在现代汉语中,“工巧”也可以泛指技艺高明的匠人或匠。例如,《宋书·刘敬宣传》中提到“前人多发调工巧,造作器物”。

  5. 历史出处:该词最早见于《战国策·秦策五》,后来在《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和苏轼的《乳母任氏墓志铭》中也有出现。

“工巧”一词涵盖了技艺高明、精致美妙、善于取巧以及泛指匠人等多重含义,体现了汉语词汇的丰富性和达的多样性.

工巧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具体应用和例子是什么?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工巧”一词具有丰富的含义和广泛的应用。它不仅指技艺高超的工匠,还用于形容精美、精巧的艺术作品,如诗文、书画等。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和应:

  1. 《文心雕龙》中的应用
  2. 在《文心雕龙》中,多次借用工匠制器之“巧”来描述文章写的技巧。例如,《才略》云“巧而不制繁”,《物色》云“巧言切状”“因方以借巧”,《隐秀》云“秀以卓绝为巧”“雕削取巧,虽美非秀”,等等。这些例子表明,“工巧”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工匠造物制器之“巧”与文章写作之“巧”的通约性空间很大。

  3. 《诗经·卫风·硕人》中的应用

  4.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一句描绘了织女的手艺与心思何其精巧绝伦这不仅体现了“工巧”在自然界的巧妙变化,也反映了人类智慧与技艺的高超。

  5. 《离骚》中的应

  6. 屈原在《离骚》中描述了对时俗之工巧的批评,表达了对工匠技艺的深刻思考。这种批评和赞美并存的态度,展示了“工巧”在文学中的复杂性和多维度。

  7. 《核舟记》中的应用

  8. 魏学洢在《核记》中赞美了王叔远的巧思,描述了他如何用精细的技艺制作出精美的核舟。这体现了“工巧”在工艺品制作中的重要地位。

  9. 《笛赋》中的应用

  10. 宋玉在《笛赋》中详细描述了笛子的制作过程,从衡山的自然景观到师旷与宋如意的相遇,再到巧匠们的合作,展现了笛子制作的复杂性和匠心独运。文章语言深邃,构思巧妙,表意充分,叙述清楚,层次井然,韵味含蓄久远。

  11. 《论衡·自纪》中的应用

  12. 王充在《论衡·自纪》中对文笔精妙的评价,展示了“工巧”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这种评价不仅适用于工匠,也适用于文学作品的创作。

  13. 《楚辞·离骚》中的应用

  14. 在《楚辞·离骚》中,“工巧”也指善于取巧的人,如佞臣巧于言语,背违先圣之法。这种用法展示了“工巧”社会规范和道德评价中的作用。

  15. 《韩诗外传》中的应用

  16. 在《韩诗外传》中,“工巧”被用来形容匠人,如贤人易为民,工巧易为材。这种用法进一步强调了“工巧”在技艺和智慧上的重要性。

“工巧”一词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具有丰富的含义和广泛的应用,既可指技艺高超的工匠,也可泛指精妙绝伦的艺术作品。

工巧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和场景有哪些变化?

我们可以总结出“工巧”一词在现代语中的使用频率和场景的变化如下:

  1. 使用频率
  2. “工巧”一词在现代汉语中仍然被频繁使用,尤其是在描述工艺品、诗文、书画等领域的制作技艺时。例如,雕刻品的手艺十分工巧。
  3. 在工作场合或评价技能时,人们也会使用“工巧”来赞美一个人的工作技艺高超。

  4. 使用场景

  5. 工艺:在描述工艺品的制作技艺时,如木工手艺、厨师刀工、绘画技艺等,强调了工作或技艺上的熟练和巧妙。
  6. 诗文和书画:在文学作和艺术作品中,形容诗文或书画的制作技艺细致、精巧。
  7. 现代工匠精神:在现代工业和制造业中,工匠精神的弘扬也离开对“工巧”的重视。例如,一线技术工人通过创新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体现了“工巧”的现代应用。
  8. 对联艺术:在对联艺术中,对仗极为工巧,堪称千古奇对。

  9. 文化背景

  10. “工巧”一词源于古代文献,如《韩诗外传》卷三,其含义包括有巧思的工匠和精美、精巧的事物。
  11. 在古代中国,“工巧”常与“工”相关联,体现了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中的“工”与“巧”的关系。

  12. 现代变化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工巧”一词的使用场景更加广泛,不仅限于传统手工艺领域,还扩展到现代工业和制造业。
  14. 现代社会对“工巧”的理解更加注重创新和效率,强调通过认真思考和不断创新来提高工作效率。

如何区分工巧与巧夺天工、匠心独运等类似词汇的含义和用法?

要区分工巧与巧天工、匠心独运等类似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1. 匠心独运
  2. 含义:强调工匠或艺术家创作中展现出的独特心思和能力,追求卓越和精益求精。它不仅要求技艺高超,还强调创新和独特的构思。
  3. 用法:常用于形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作品,强调创作者的独创性和独特见解。例如:“他的画作充满了匠心独运的创意,令人叹不已。”

  4. 巧夺天工

  5. 含义:形容技艺或设计极其巧妙,超越常人,达到天人合一境界。它侧重于技巧上的精湛,并隐含着工匠对作品的极度用心。
  6. 用法:常用于形容绘画、塑、建筑等艺术领域中的杰出作品。例如:“这座古建筑的雕刻工艺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

  7. 鬼斧神工

  8. 含义:形容工艺或技能出众,超乎寻常,让人难以置信,似乎是神灵所施展的神奇力量。它着重于非凡神秘的力量。
  9. 用法:常用于形容建筑、雕塑等艺术品的精湛程度。例如:“这寺庙的石雕工艺鬼斧神工,仿佛是神灵的手笔。”

  10. 别具匠心

  11. 含义:与“匠心独运意思相近,同样强调在技艺或艺术创作中展现出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12. 用法:常用于形容在某一领域中具有独特创意和技巧的作品。例如:“这件工艺品别具匠心,设计新颖独特。”

  13. 独具匠心

  14. 含义:具有独特的巧妙心思,多指技术或艺术方面有创造性。
  15. 用法:常用于形容在技巧和艺术方面的创造性。例如“他的设计独具匠心,展现了非凡的创造力。”

  16. 巧作天工

  17. 含义:形容手工技术高,常用于形容敦煌壁画的精美。
  18. 用法:多用于形容古代艺术品或工艺的精细程度。例如:“煌壁画的色彩运用巧作天工,令人叹为观止。”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些词语虽然都表达了在某个领中具有卓越才华和非凡创造力的特征,但侧重点略有不同:- 匠心独运强调个体的创造力和独特性;- 巧夺天工侧重于技巧上的精湛和超越凡人天然的技艺;- 鬼斧神工着重于非凡神秘的力量;- 别具匠心独具匠心则更侧重于独特性和创造性。

工巧在不同朝代的文化和艺术作品中是如何体现的

工巧在不同朝代的文化和艺术作品中体现了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表现形式。以下从几个方面详细探讨:

1. 工巧的概念与内涵

工巧的概念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具有深远的意义。《周礼·天官·大宰》记载了“百工”的职责,强调了工匠在造物过程中的重要性,即通过精湛的工艺技术和巧妙的艺术性来完成器物的制作。《说文解字》中也提到,“工,巧也,匠也,善其事也”,进一步说明了工巧不仅是技艺的体现,更是对工匠精神的赞美。

2. 工巧在不同朝代的体现

(1)夏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

在夏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工巧的实现建立在协调“天时、地气、材美”的基础上。例如,制作弓箭时,根据春夏秋冬季节的不同而制作不同部位,以达到“和合”的要求。这一时期的器物多见繁缛的装饰,许多装饰用以标识身份或表现某些时代观念,但其核心仍然是实用功能。

(2)汉魏南北朝时期

汉南北朝时期的灯具设计中,工巧体现在功能与使用、意象与感官、工巧与雅俗三个方面。北朝的灯具多呈现出繁缛的装饰和对感官的强调,而南朝的灯具则相对简质朴,表现出对感官的弱化。此外,灯具的设计不仅考虑了器物的功能和实用性,还融入了丰富的意象和感官体验,如山西大同北魏贾宝墓出土的石灯,通过莲花、音乐和舞蹈的结合,达到了传神的效果。

(3)宋元以降

宋元以降,工巧的观念进一步发展。文人所引领的雅趣常对器物之工加以贬损,设计之巧则更在于返璞归真、顺势而为。一般民众观念中的设计之巧,则在于丰富多彩的花样。这种雅俗之分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人们对工巧的理解和认识。

3. 工巧与工匠传统、知识传统与观念传统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中的工巧不仅体现在具体的造物过程中,还通过工匠传统、知识传统与观念传统三个层面来具象呈现。工匠传统表现的是物质文化中“器”的层面,即材料、技艺与人在不同时代和地域中组合。知识传统表现的是物质文化中“事”的层面,即不同的器用功能、使用场合与应用人群使器物的设计变得复杂。观念传统则体现的是物质文化中“义”的层面,即器物中的知识在不同的感官体验中呈现出的功能之巧。

4. 工巧在绘画艺术中的体现

在中国画坛,工巧同样得到了充分的体现。QF的绘画艺术不仅吸取了中国传统绘画精髓,还融合了创新的神意,无论是山水、花鸟、走兽、鱼虫、人物等题材,还是工笔、写意、泼墨等技法,都无所不通、无所不精。QF的作品在国际拍卖市场上创下了高价记录,成为真正的中国画坛巨匠。

结论

工巧在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作品中体现了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表现形式。从夏商周到宋元以降,不同朝代的工巧观念不断演变和发展,不仅体现在具体的造物过程中,还通过工匠传统、识传统与观念传统三个层面来具象呈现。

工巧一词的历史演变过程是怎样的?

“工巧”一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包括其字源、词义演变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使用情况。

字源与早含义

“工巧”一词中的“工”字起源于甲骨文和金文,最初表示工具或工匠的意思。在《考工记》中,“工”字被用来描述工匠的技艺和操作能力,强调了“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的理念。而“巧”字则始见于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由“工”字和“丂”字构成,其本义是指高的技巧。

词义演变

  1. 战国至汉代
  2. 在战国时期,“巧”字的本义是高超的技巧,如《孟子·离娄上》中提到“公输子之巧”,这里的“巧”字引申为灵巧、工巧、精致、美妙和擅长之义。
  3. 到了东汉,《礼记·月令》记载了“淫巧”的概念,意指过度工巧的技术。

  4. 魏晋南北朝

  5. 在书法领域,“工巧”成为一种很高的审美标准。成公绥的《隶书体》中提到“工巧难传,善之者少”,表明在这一时期,“工巧”被视为难以传授且少有人能达到的高标准。

  6. 唐代及以后

  7. 唐代韩愈在《师说》中提到“工巧”,形容技艺高明。
  8. 宋代的《太平御览》中,“工巧”用来描述各种技能,包括射箭、驾车、书法、算术等。

现代含义

在现代,“工巧”一词仍然保留了其原有的高超技艺和精湛工艺的含义。例如,在现代工匠的培养路径研究中,“工巧”被用来形容工匠们通不断探索和实践,使作品臻于至善。

总结

“工巧”一词从最初的工具和工匠之意,逐渐演变高超技艺和精湛工艺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