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他一向神出鬼没,根本没人了解他的行止。
例句
1.他虽出身低微,但行止端方,品学兼优。
1. 行步止息。犹言动和定。
引
1. 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
《孟子·梁惠王下》
2. 卓(董卓)自知凶恣,每怀猜畏,行止常以布自卫。
《后汉书·吕布传》
3. 其人行止皆持甲仗,若有征伐,因而用之。
《隋书·南蛮传·真腊》
4. 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列子·天瑞》
5. 这些时犹烦唇齿。听严城鼓已三挝,六街中少人行止。
《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十
2. 犹言一举一动。
引
1. 能正能和,惟友惟孝,行止中闺,可象可效。
晋
《祭程氏妹文》
陶潜
2. 元统间,杭州盐仓宋监纳者,尝客大都,求功名不遂,甚至穷窘,然颇慎行止,不敢非为。
明
《辍耕录·鬼爷爷》
陶宗仪
3. 东京人并非因为她(李师师)的性情乖张、行止独特,而是因为她也具有他们所能理解和接受的弱点才把她捧红的。
《金瓯缺》第一章四
徐兴业
3. 行踪。
引
1. 别离同雨散,行止各云浮。
唐
《奉送王信州崟北归》诗
杜甫
2. 会有以肃行止言者,二公因连骑造门,请见其子。
五代
《唐摭言·韦庄奏请追赠不及第人近代者》
王定保
3. 我们特地请他来和你商量关于你以后的行止。
《新生》一
巴金
4. 品行。
引
1. 同列以张仲素、段文昌进名为学士,贯之阻之,以行止未正,不宜在内庭。
《旧唐书·韦贯之传》
2. 夫人,今日却知老僧说的是,张生决不是那一等没行止的秀才。
元
《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
王实甫
3. 一个秀才叫是麻从吾,不要说那六府里边数他第一个没有行止,只怕古今以来的歪货,也只好是他第一了。
《醒世姻缘传》第二六回
4. 她故意坐到一个无人的地方去,为假绅士溜转的眼睛见到了,独自或两个,走过来,馋馋如狗的卑鄙的神气,从不知打什么地方学来的孱头行止,心儿紧紧,眼睛微斜,停了一停,看看不是路,仍然又悠悠走去了。
《新与旧·薄寒》
沈从文
“行止”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xíng zhǐ,具有多重含义。根据不同的语境,“行止”可以表示以下几种意思:
行动的踪迹:指一个人行动留下的痕迹或路径。例如,在《三刻拍案惊奇》中提到董卓的行止,即他的行动轨迹。
行动或活动:指人的行为、举动或活动。例如,《孟子·梁惠王下》中提到“行止,非人所能也”,这里的“行止”指的是行动和活动。
一举一动:形容人的每一个动作或行为。例如,《红楼梦》第六十回中提到“虽未明言,却行止中已带出”,这里的“行止”指的是人物的一举一动。
行踪:指某人去向不明或行踪不定的情况。例如,在《五代史平话·汉史·卷上》中提到“不许停留无行止单身之人”,这里的“行止”指的是行踪。
品行:指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或行为准则。例如,《旧唐书·韦贯之传》中提到“以行止未正,不宜在内庭”,这里的“行止”指的是品行。
综合来看,“行止”盖了行动、活动、行为、品行等多个方面,具体含义需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在古代文学中,“行止”一词具有丰富的应用和深刻的含义。它不仅指代具体的行动与停留,还象征着道德追求和人生哲理。
从《诗经》中的名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来看,“行止”被用来表达对高尚品德的敬仰与追求。其中,“高山”象征崇高的道德标准,“仰止”表达了高尚人格的敬仰,“景行”则体现了光明正大的行为,而“行止”寓意着不断探索和追求更高尚品德的精神。
在先唐诗歌中,“行路”是一个常见的主题,反映了人们对远行的情感体验。例如,《诗经》中通过叠字和特定句式来叙写行路,诗句气韵悠长,并标志叙事的黄金节点,调整叙事节奏。这种行路诗不仅记录了实际的旅程,也反映了背井离乡、追求功名利禄却流离失所的悲剧命运。
此外,在宋代小品文中,行止的应用也十分突出。例如,苏轼的《记承天夜游》仅用八十余字,便描绘了一次夜游的经历,展现了作者在月色下的闲适心情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体现了“当行即行,当止就止”的生活态度。
另外,在哲学和隐喻方面,“行止”也有其独特的意义。例如,荀子在《解蔽篇》中提到“学也者,固学止之也”,劝说人们遏制贪婪的好奇心,虽勿停滞不前,但也不要前行不止,这是一种“适可而止”的禁令。
总之,“行止”在古代文学中不仅是一种具体的行动与停留,更是一种道德追求和人生哲理的体现。
“行止”与其他汉语词汇如“行动”、“活动”、“行为”等在含义和用法上存在一定的区别和联系。
历史文献中的应用:在古代文献中,行止常用于描述人物的行为举止或品行,如《孟子·梁惠王下》中提到“行止,非人所能也”,表示行动与定静并存。
行动:
与其他词汇的区别:行动更侧重于目的性和计划性,例如“开始行起来,为绿化祖国贡献一份力量”。
活动:
与其他词汇的区别:活动更侧重于过程和体验,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如“野外活动、文娱活动、体育活动、政治活”。
行为:
与其他词汇的区别:行为更侧重于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表现和反应,如“不良行为渣表扬这种行为”。
联系:
“行止”与其他汉语词汇在含义和用法上有区别,但也存在联系。
在现代汉语中,“行止”一词的含义经历了显著的变化扩展。根据不同的文献和语境,“行止”可以有多种解释:
行动的踪迹:在些情况下,“行止”指的是行动的踪迹或路径。例如,在《孟子·梁惠王下》中提到:“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这里的“行止”指的是行动和停止的轨迹。
行为、态度或决定:在其他语境中,“行止”也可以表示行为、态度或决定。例如,在《三刻拍案惊奇》中提到:“故大英雄见得定,识得破,不偷一时之欢娱,坏自己与他的行止。”这里的“行止”指的是行为和态度。
住址:在某些情况下,“行止”还可以指住址,即近去处。
德行和行为准则:在古代文献中,“行止”常与“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一成语相关联。该成语出自《诗经·小雅·车辖》,意德行高尚如高山,行为正大光明如大道。后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被缩略为成语“高山景行”,用来形容崇高的德行和光明正大的行为。
飞行和栖止:在古代汉语中,“行止”有时也用于描述鸟类的飞行和栖息状态。例如,有文献指出“行止”偏重于“行”,即飞行的意思。
文法变迁:在文法结构上,“行止”也反映了古代汉语句法的变化。例如,在胡适的文集中提到,古代汉语中的“之止词”位置发生了变化,从正格变变格,再由变格恢复为正格。
行止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理解存在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对“动”与“静”的态度和哲学思想上。
在东方文化中,尤其是儒家和道家思想中,“行止”常常被理解为一种动态与静态的平衡。《周易》中的艮卦强调了“时行则行,时止则止”的哲思,即在适当的时机行动或静止,动静不失其道光明。这种观点认为,行止不仅仅是简单的静止或行动,而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以达到最佳的状态。例如,《抱朴子外篇》中提到的“知止”思想强调通过遏制私欲、隐身而退等行为来实现君子之道,这表明“止”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行”,是另一种形式的“止”,即通过行来实现止。
相比之下,在现代社会中,尤其是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往往更倾向于避免静止不动,因为这可能与社会期望和道德规范相冲突。现代城市设计鼓励人们移动,这种运动被编程为消费和做事情,城市生活和语言中的身份探索由城市运动决定和构成。因此,在现代社会中,任何非生产性的静止都被视为不正常,长时间的静止并不总是可接受的。
此外,佛教文献中对“止”的解释也有所不同。例如,《杂阿含经》中提到:“修习于止,终成于观;修习观已,亦成于止。”这里的“止”与奢摩他(samatha)、禅那(dhyāna)、三昧(samādhi)、三摩钵底(samāpatti)等梵语相对应,分别指“止息、寂静、正定离沉掉”、“静心思虑、思维修”、“等持、正定,意为任缘一境离诸邪乱”和“一谓等至初入定,或谓由加行伏沉掉力,至其定位身心安和”。这解释强调了“止”的多重含义和修行过程中的不同阶段。
行止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理解差异主要体现对动态与静态的平衡、社会期望与个人修行的不同重视程度上。
关于行止的历史演变,有几部重要的文献和研究值得参考。
史记·孔子世家》是研究行止的重要文献之一。在这部书中,司马迁引用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一成语,表达了对孔子德行的崇高敬意。这一成语不仅反映了古代对德行的高度评价,也揭示了行止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此外,《齐书·张欣泰传》和《外史檮杌》等古籍中也提到“行止”一词,表明其在古代社会中的应用和意义。这些文献记录了古代人对行为举止的规范和要求,反映了行止在社会礼仪中的重要性。
另外,《汉书·五行志》中提到“举止”一词,最早出现于该书中,并逐步引申为行动、举动之意。这表明古代对行为举止的研究和规范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关于行止的历史演变,可以参考《史记·孔子世家》、《齐书·张欣泰传》、《外史檮杌》及《汉书·五行志》等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