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正是社会治安良好的最佳写照。
2.古人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理想,在我们这个文明村已经成为现实。
例句
1.她一生致力于辞书的编辑出版,退休后还一直在做拾遗补阙的工作。
1. 拾取他人的失物。
引
1. 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秦策一》
2. 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
《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
3. 下有幸灾儿,拾遗多新争。
唐
《饥雪吟》
孟郊
4. 化治街衢不拾遗,几兴鲁国欲倾齐。
明
《浣纱记·遣求》
梁辰鱼
5. 陇首余糇粮,道路无拾遗。
《东夷诗》之一
章炳麟
2. 比喻轻而易举。
引
1. 合天下之知,并天下之威,是以举秦如鸿毛,取楚若拾遗,此高祖所以亡敌于天下也。
《汉书·梅福传》
2. 圣人修备以待时,是以正天下如拾遗。
唐
《为乔补阙论突厥表》
陈子昂
3. 太宗取两浙,克河东,一统天下,若振槁拾遗。
宋
《乞罢刺陕西义勇第四札子》
司马光
3. 采录遗逸的事迹。
引
1. 序略,以拾遗补艺,成一家之言。
《史记·太史公自序》
2. 吴则太史令丁孚拾遗汉事,蜀则孟光、许慈草建众典。
《南齐书·礼志上》
3. 这篇一发表,我的剪存材料,可以废去不少,唯有一篇,不忍听其湮没,爰附录于后,作为拾遗云。
《集外集拾遗补编·〈剪报一斑〉拾遗》
鲁迅
4. 补正别人的缺点过失。
引
1. 臣愿为中郎,出入禁闼,补过拾遗,臣之愿也。
《史记·汲郑列传》
2. 臣职在拾遗,忧深责重,是以焦心,冒昧陈闻。
《后汉书·胡广传》
3. 有师友之名,无拾遗之实。
晋
《抱朴子·崇教》
葛洪
4. 诏泥与元浑等八人拾遗左右。
《北史·外戚传·贺讷》
5. 君方簪笔入承明,努力拾遗供侍从。
清
《奉答朱竹君用前韵见赠》
姚鼐
5. 官名。唐武则天时置左右拾遗,掌供奉讽谏。宋改为左右正言。后随设随罢。参阅《续通典·职官三》。
引
“拾遗”一词有多种含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捡取他人遗失的财物:这是“拾遗”最原始的含义,指的是捡起别人丢失的东西。例如,《史记·孔子世家》中提到“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形容社会风气良好,人们不会捡拾别人丢失的东。
比喻轻而易举:在某些语境中,“拾遗”可以用来形容某件事情非常容易完成,如“举秦如鸿毛,取楚若拾遗”。
补充缺漏或弥补过失:这个词还可以引申为补充别人遗漏的事物或纠正别人的错误和缺点,如成语“拾遗补阙”。
官职名称:在唐代,“拾遗”是一种谏官的官职,责向皇帝进谏,指出政策的失误或不足。例如,杜甫曾担任过左拾遗一职。
谦虚的说法:在一些现代用法中,“拾遗”也可以作为一种谦虚的说法,表示对某一领域的补充或完善。
“拾遗”一词不仅有实际的物理意义,还具有比喻和象征意义,并且在古代官职中也有重要地位。
根据提供的信息,无法全面回答“拾遗在古代社会中的具体作用和影响是什么”这一问题。虽然有几篇证据提到了拾遗”的概念和应用,但我搜索到的资料主要集中在“拾遗”一词的含义、历史文献中的应用以及现代语境中的使用,而没有详细描述其在古代社会中的具体作用和影响。
然而,可以从我搜索到的资料中提取一些相关信息:
拾遗行为在古代文献中被广泛提及,强调了其道德价值和对社会秩序的维护作用。例如,《战国策》、《后汉书》等文献中提到“拾遗”行为,强调了拾遗行为的道德价值和对社会序的维护作用。
法律与义务:
古代法律对拾得遗失物的规定经历了从偏重义务到偏重利的发展过程。例如,《周礼》规定拾得财物需上交官府,十天无人认领则归公或归拾得者所有。唐代法律也规定拾得重要财物不上交构成犯罪,而拾得一般杂物则有义务上交,否则可能受到处罚。
官职与谏议:
在唐代,拾遗是一个官职,性质是谏官。拾遗的职责是发现朝廷的遗漏之事,并重新启奏,直到问题解决为止。例如,唐代诗人陈子昂、杜甫均曾担任拾遗。
文化与历史研究:
虽然我搜索到的资料没详细描述“拾遗”在古代社会中的具体作用和影响,但可以推测其在道德教育、法律制度、官职设置以及历史研究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和影响。
唐代拾遗官职的具体职责和历史背景如下:
拾遗官职设立于唐武则天垂拱元年(公元685年),分属门下省和中书省,职掌与左右补阙相同,负责供奉讽谏和荐举人才。拾遗的位阶为八品上,略低于补阙。拾遗一职在历史上曾多次设立和废除,如北宋、南宋、明朝初期等,但都短存在。唐代诗人陈子昂和杜甫都曾担任拾遗一职,因此后人称他们为陈拾遗和杜拾遗。
唐代拾遗官职虽然品级不高,但其职责重大,主要负责讽谏皇帝、荐举人才和承担使职工作。
没有直接引用《史记·孔子世家》中“夜不闭户,道不拾遗”的上下文。然而,从多个证据中可以推断出这句话与孔子的理想社会有关。
提到孔子在描述“大道之行”时,提到“故外户而不闭”,这与“夜不闭户”有直接关联。 也提到孔子关于“大道行、小康”的论述,强了社会和谐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这与“道不拾遗”也有联系。
因此,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史记·孔子世家》中的具体上下文,但可以推测这句话出现在孔子描述理想社会状态的语境中,即在一个和谐、公正的社会中,人们不需要关门防贼,路上也不会有遗失物品被捡走的情况。
成语“拾遗补阙”的出处和使用场景下:
成语“拾遗补阙”出自汉代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原文中提到:“所以自惟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材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显岩穴之士。”。此外,《晋书·张轨传》也有类似的记载:“圣王将举大事,必崇三讯之法,朝置谏官以匡大理,疑承辅弼以补阙拾遗。”。
工作场合:在组织工作中,领导发现了一些遗漏的细节,并及时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他们拾遗补阙,使得工作更加完善。例如,在项目管理、行政办公等需要团队协作完成任务的领,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补救错误、弥补不足、填补空缺的行为。
学场合:在学习中,学生发现自己漏掉了一些重要知识点,于是他们积极查漏补缺,拾遗补阙,以提高学习成绩。
家庭生活:在家庭生活中,夫妻之间发现了彼此的不足,并互相补充和支持,他们拾遗补阙,使得家庭更加和谐。
政治和谏议:在古代政治中,官员或有识之士在进谏时,能及时发现并纠正君主或上级的过失,以尽忠职守。例如,《晋书·江统传》中提到:“臣闻古之为臣者,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献可替否,拾遗补阙。”
历史记载:在历史记载中,如《明史·孙磐传》中提到:“其次扬清激浊,能补阙拾遗。”
“拾遗补阙”意为补充旁人所遗漏的事物,弥补缺失。其中,“拾意为捡、收、整理,“遗”意为丢失、漏掉,“补”意为修理、充实,“阙”意为空缺、过错。该成语常用于形容在君主或领导层中,应补正纠正他人的不足,以达到完善和进步的目的。
近义包括“补阙拾遗”、“拾遗补缺”。
成语结构为联合式,感情色彩中性,作谓语、宾语。
成语接中,“拾遗补阙”可顺接“阙一不可”,逆接“仰取俯拾”、“坠欢重拾”等。
根据提供的信息,无法回答问题。在现代语境中,拾遗作为谦虚说法的例子没有直接提及。虽然拾遗在古代文献中有多种含义,包括纠正帝王的过失、补录缺失遗漏的内容等,但这些含义与谦虚说法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