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这股你推我搡的势头,险些把小艇都弄翻了。
2.不经意的突发奇想,险些让他失去理智铸成大错。
“险些”是一个汉语副词,表示“差一点”的意思,通常用来描述某件事情几乎发生,但最终没有发生。例如,“险些掉水里”表示差点掉进水里,但并没有真的掉下去。
“险些”常用于描述接近成功或失败的状态,但结果并未达到预期的情形。例如,在文学作品中,“险些”常用来营造紧张或悬念的氛围,增加故事的戏剧性。此外,“险些”也可以用于描述某种危险情况,如“险些发生事故”,表示事情差点就发生了。
总结来说“险些”表示差一点、几乎的意思,强调事情接近发生但最终没有发生.
“险些”在不同方言中的表达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以下是几个例子:
兰州方言中,“险些”可以用“些乎(儿)”来表示,表示差点或险些的意思。例如,“~考不及格,~叫车碰下”中的“些乎(儿)”即表示差点不及格或点被车撞到。
在乐清方言中,“险”也可以用作副词,表示程度的加强。例如,“好大险”表示非常凶险或非常危险。此外,乐清话中还有一些与“险”相类的词语如“死人”、“短命”、“棺材”、“膜瞎”等,这些词语也具有副词的性质,常用于形容词前边表示程度的加强。
在南通方言中,“险险乎儿”表示“差点儿”,与普通话中的“险些”意思相近。例如,“险险乎儿”可以用来描述某件事情差点发生。
在蒙古语和其他一些亚洲语言中,“险些”的意思可以用类似“araj”的词来表达,表示“勉强、几乎、差点儿”。例如,蒙古语中的“araj”表示“勉强、几乎、差点儿”,而布里亚特语中的“araj”也有类似的用法。
“险些”一词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古英语时期。在古英语中,“险些”相关的表达形式是“was like to”或“had like to”,意为“接近,有可能”,这种用法在17世纪时被缩写为“like to”。这个短语描述了一个事件或情况几乎发生了某种结果,但最终没有发生。例如,在开车上班时与汽车发生了一次“close call”,或者在飞机降过程中遭遇湍流时差点酿成事故,这些都是“险些”的具体应用场景。
此,“险些”也可以与“narrow escape”(狭窄的逃脱)等表达方式联系起来,这些表达方式同样描述了几乎发生但最终避免了灾难性结果的情况。这种表达方式在代英语中仍然广泛使用,并且其含义和用法与古英语时期保持一致。
在现代汉语中,“险些”与其他表示接近成功的副词(“差点儿”)有以下区别:
“差点儿”则可以用于多种情境,既可以表示不希望实现的事情几乎实现而没有实现,也可以表示希望实现的事情几乎不能实现而终实现。例如,“他差点儿摔倒”,意味着他几乎摔倒了,但最终没有摔倒;而“他差点儿没摔倒”,则表示他几乎摔倒了,但最终没摔倒。
语气上的差异:
“差点儿”则可以根据上下文带有不同的语气。如果用于不希望实现的事情,则带有庆幸的语气;如果用于希望实现的事情,则带有惋惜的语气。例如,“他差点儿就考上那个学校了”,表示他非常接近考上,但最终有考上,带有惋惜的语气;而“他差点儿没考上大学”,表示他非常接近没考上,但最终考上了,带有庆幸的语气。
使用频率和语境:
在文学作品中,“险些”一词常用于描述某种危险或灾难即将发生但最终避免的情况。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使用案例
在《北京文学》1991年5期中,有这样一句话:“他只记得有几回两腿打软,险些仰身跌到涧下去(=险些没仰跌到涧下去)”。这句话描绘了一个人因为双腿发软而差点掉入山涧的情景,强调了当时情况的紧急和危险。
在《清明》1991年1期中,描述了季香骑上去时下台阶的情景:“季香骑上去⋯⋯下台阶时险些没把季香掀下来(=险些把季香掀下来)”。这里“险些”用来表达一种几乎发生但最终避免的意外情况。
在伊丽莎白给她母亲的一封信中,提到白金汉宫遭到轰炸的当日她险些被殃及的情况:“在星期天,各家报纸都对此大表欢迎,同时刊登了伊丽莎白给母亲的一封信,信中谈到了白金汉宫遭到轰炸的当日她险些被殃及的情况”。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情景,突显了危险的迫近和最终的幸免。
在日常对话中正确使用“险些”以避免误解,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明确事件的性质:使用“险些”时应确保听众能够理解你所描述的事件是接近发生某种不利情况,但最终没有发生。例如,在描述Mike差点错过转机航班的经历时,可以明确地说“我们原本有55分钟的时间,但几乎所有的商店都在卖盒子,几乎没有人有我们想要的东西,最终只买到一瓶啤酒,但还是差点错过了航班。”这样可以避免听众误解为仅仅是运气好或运气不好。
使用具体细节:提供具体的细节可以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事的严重性和紧迫性。例如,Mike差点遇到危险时,可以详细描述:“他正在划船,以为只是去河边的一家酒吧,但突然发现一艘巨大的游轮向他来,几乎像一艘远洋客轮。他及时避开了它,差点就遭遇了危险。”这种描述有助于听众理解事件的危险性。
避免模糊表达:尽量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的表达方式,如“可能”、“大概”等,因为这些词语容引起误解。例如,不要说“他可能没找到”,而是说“他险些没找到”,这样可以更准确地传达信息。
结合其他副词: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结合其他副词来增强表达的准确性。例如,“差点掉进崖里”比单的“险些掉进崖里”更能明确事件的严重性。
注意语气和语境:根据对话的语境和语气选择适的词汇。例如,在正式场合或需要强调事件严重性的情况下,使用“险些”会更加合适;而在轻松的对话中,可以适当使用口语化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