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前辈给我们讲述了战争年代的故事。
例句
1.纳米技术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高新技术。
1. 时代。
引
1. 自来弥年代,贤达不可纪。
南朝 宋
《会吟行》
谢灵运
2. 事随年代远,名与图籍留。
唐
《赠崔公》诗
张说
3. 年代大讹,何足为典要。
清
《随园诗话》卷二
袁枚
4. 两块门板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一层盖一层的粉笔字迹,仔细一看,就看出这是不同年代写的。
《宝地——宝人——宝事》
魏钢焰
2. 年数。
引
1. 其后也不许异姓者,盖虑年代深远,子孙或与韦氏通婚,此其意也。
唐
《朝野佥载》卷三
张𬸦
2. 西门庆道:“那个是常在我家走的郁大姐,这好些年代了。”
《金瓶梅词话》第六一回
3. 到底年代太久,锈得不成样子了,还有用吗?
《青龙潭》第三幕
洪深
3. 特指一个朝代经历的时间。
引
1. 宋齐梁陈元魏以下,事佛渐谨,年代尤促。
唐
《谏迎佛骨表》
韩愈
4. 每一世纪中从“……十”到“……九”的十年。如1920—1929是20世纪20年代,1950—1959是20世纪50年代。
引
“年代”是一个多义词,其具体含义取决于上下文。在中文中,“年代”主要有以下几种含义:
时间单位:在公元纪年中,“年代”通常指一个世纪中的十年时间段。例如,20世纪60年代指的是1960年至1969年这段时间。
历史时期:在更广义的语境中,“年代”可以指代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或时代,如“战争年代”或“会主义年代”,这种用法强调的是某一时期的历史特征和背景。
年段:有时,“年代”也可以用来指代一群年龄相近的人,如“同年代的人”。
泛指时间:在某些情况下,“年代”还可以泛指一段较长的时间,如“年代久远”。
总之,“年代”既可以指具体的十时间段,也可以泛指较长的历史时期或特定的年龄段,具体含义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
年代在不同文化中的定义和使用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时间单位的划分、时间起点的选择以及对时间概念的理解上。
西方文化中的年代系统以耶稣基督的诞生为起点,即公元元年(A.D.),公元前(B.C.)则是耶稣诞生前的时间。这种系统在17世纪由牛顿推广后逐渐成为全球标准。然而,这种线性时间观念并非普遍存在于所有文化中。例如,在古代文化中,许多文化采用循环的时间观念,将时间划分为巨大的宏观周期,如500、1000年或5000年等。
不同文化对年份的强调程度也不同。西方文化高度重视年份,几乎每个社会成员都会使用日历来记录和讨论时间。例如,美国医生在评估患者时会询问患者的年龄和年份,这被视为基本问题之一。相比之下,其他文化可能不太重视年份。例如,巴布亚新几内亚的Bosavi人直到20世纪70年代受传教士影响才开始有“年”的概念,他们的生存系统并不依赖于年度的种植和收获周期。
此外,不同文化还发展了各自独特的日历系统。例如,犹太日历始于大约3760年前,即犹太传统中世界被创造的时间;穆斯林的日历则始于穆罕默德离开麦加前往麦地那的时间,即公元622年;北朝鲜的官方日历则始于金日成的生日,即1912年。
在时间单位的使用上,西方文化通常使用十年、世纪和千年等单位来衡量时间。例如,从1900年到1909年是二十世纪的第一个十年。而在天文计算中,年份的表示方式有所不同,例如在正常用法中,“AD 1”之前是“1 BC”,但在天文计算中,1(未标记)之前是0,然后是-1,相当于2 BC;相应地,45 BC 是 -44,100 BC 是 -99。
近年来,为了更加包容其他文化传统,历史学家开始使用 BCE(Before the Common Era)来替代 BC,CE(Common Era)来替代 AD。种变化旨在避免将基督教宗教元素引入日期系统中。
总之,年代在不同文化中的义和使用反映了各自独特的历史背景、宗教信仰和社会结构。
年代作为历史时期划分的标准,是通过多种方法确定的。首先,历史学家通常采用公元纪年法、世纪纪年法、帝王纪年法和天干地支纪年法等不同的纪年方式来划分历史时期。例如,公元纪年法以耶稣诞生那一年为元年,而天干地支纪年法则起源于夏朝,每60年一个循。
此外,考古学和地质学也提供了年代学的基础,通过区分石器、青铜器和铁器时代等来建立年学系统。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欧洲,还扩展到整个古代文化圈,并在内部发展上取得了成功。
在文物普查中,年代的认定方法包括使用地面、地下、水下遗存作为依据,并结合文献记载和考古证据来确定不可移动文物的时代。对于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和石窟寺及石刻等,分别依据其结构形制、随葬品及题记等来确定年代。
在法律或社会学领域中,年代的具体应用和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法律社会的关系:Doris Schweitzer在其著作《法律社会学:1814年至1920年的法律与社会》中探讨了法律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她指出,法律不仅作为社会规范的一部分存,还通过其制定和实施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例如,在19世纪德国,历史法学派将社会视为法律的核心,强调法律应反映社会现实,并从社会角度审视法律。
法律科学的发展: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法律科经历了重新定位的过程,逐渐被视为社会科学的一部分。这一转变不仅改变了法律科学的研究方法,也促进了法律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例如,功能性的法律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中,以更好地理解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
法律目的的应用:在不同领域中,法律目的的应用和理解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例如,在私法领域,法律的得到了广泛接受并应用于哲学、社会科学和刑法学等领域,但在国家和刑法学中则被忽视。这种差异反映了不同学科对法律目的的不同理解和应用方式。
时间在法律中的作用:时间在法律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表明,特定的历史时期和时间步长可能对法律的形成和实施产生重要影响。例如,在过渡正义的背景下,时机和动态对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变革对时间感知的影响:技术变革,尤其过去三十年间的科技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时间的感知。全球化进程中的“同步”和“虚拟性”效应,以及时间加速的现象,对历史、过去和未来的时间相关性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变化标志着时间维度的转变,从一个短暂且易逝的间隔,转变为一个日益吞噬其他维度的中心舞台。
在法律或社会学领域中,年代的具体应用和影响体现在法律与社会的关系、法律科学的发展、法律的的应用、时间在法律中的作用以及技术变革对时间感知的影响等多个方面。
在统计学和社会研究中,年代与年龄段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在分析人口现象和社会变迁时具有不同的含义和应用。
年代通常指的是一个特定的时间段,例如“20世”或“婴儿潮世代”。年代划分通常是基于历史事件或社会现象来定义的,如婴儿潮世代(1946-1964年出生的人群),这一代人经历了二战后的济繁荣和战后婴儿潮。年代的研究往往关注的是不同年代的人群如何受到相同历史事件的影响,从而导致他们在行为、心理和社会态度上的差异。
年龄段则是指根据年龄划分的人群组,例如0-4岁、5-9岁等。年龄段的划分有助于研究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口特征和社会行为。年龄段的研究更多地关注个体其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所经历的变化,如儿童期、青少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年龄段分析可以帮助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在生理、心和社会角色上的变化。
研究重点:年代研究侧重于历史事件对不同世代的影响,而年龄段研究侧重于个体在其生命周期中的变化。
联系:
年代与年龄段在统计学和社会研究中各有其独特的应用和意义。年代重于历史事件对不同世代的影响,而年龄段则关注个体在其生命周期中的变化。
“年代久远”这一表达在中文中具有丰富的含义和广泛的应用场景。要准确理解和使用这一表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年代久远”通常指时间上的久远,即距离现在非常遥远的过去。例如,某些历史文献、古董或传统习俗都可以用“年代久远”来形容。这个词强调了事物的历史深度和珍贵性。
在中国文化中,“年代久远”常与一些成语联系在一起,如“万古千秋”、“源远流长”、“海枯烂”等,这些成语都用来形容时间的长久和历史的悠久。例如,“万古千秋”形容延续的时间极久,而“源远流长”则比喻历史悠久。
“年代久远”可以用于描述各种事物,包括针叶树林场的成熟度、老房子的破旧状态、历史文件的损坏等。此外,它还可以用于描述人物的姿态、文献资料的模糊解释等。在实际语境中,这个词的应用常广泛,涵盖了从自然现象到人文历史的多个领域。
在汉译英翻译词典中“年代久远”被翻译为“be of the remote past; be age-old; be age-long”,这些翻译都强调了时间上的久远。此外,还有其他与“时间久远”相关的词汇和成语,如“长年累月”、“万年无疆”等。
为了更好地记忆和使用“年代久远”,可以将其与时间长久、历史悠久联系起来。例如,联想到古老城市的历史或中国历史上的画。不同年龄层的学生可以通过造句来练习使用这个词,如小学生描述村庄的历史,初中生提及中国历史上的画家,高中生则讲述习俗的传承。
总结来说,“年代久远”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汇,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