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暗示的意思

àn shì

暗示

拼音àn shì

1.暗示常用意思: 不明白地表示意思,而用含蓄的言语、示意的举动使人领会。

词性动词
近义词 示意 , 默示
反义词 明示 , 指明 , 表明 , 明说 , 明言

例句 1.他拉了拉我的衣角暗示我不要继续说了。
2.老师用眼神暗示大家保持安静,开始上课。

2.暗示常用意思: 心理学上是指用言语、手势、表情等施加心理影响,使人不加考虑地接受某种意见或做某件事情,如催眠就是借助于暗示作用。

词性动词
近义词

暗示引证解释

1. 不明白地表示意思,而用含蓄的言语、示意的举动或制造某种气氛、景象使人领会。

1. 天主教,有教主,时来时去,来时于街巷遍贴劝善文,即属暗示。 清 《虫鸣漫录》卷二 采蘅子
2. 乐华对于王先生所说的“方块字”三个字,很感到趣味,他不但记起了幼时母亲写给他的红色的小纸片,还得到种种文字上的丰富的暗示。 《文心》二 夏丏尊
3. 又如灯光、音乐也可暗示情感,给与表演上很大的帮助。 《电影戏剧表演术》第一章 洪深

2. 心理学名词。谓用言语、手势、表情等使人不加考虑地接受某种意见或做某事。催眠就是暗示作用。


暗示是什么意思

“暗示”是指通过含蓄、间接的方式传达信息,使他人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接受某种意见、信念或按一定的方式行动的心理现象。这种表达方式通常不直接明说,而是通过言语、行为、手势、情、环境等手段来影响他人的心理和行为。

暗示的特点包括含蓄性、情境依赖性和沟通技巧性。它需要暗示者具备一定的沟通技巧和表达能力,同时也需要接受者具备理解能力和推断能力。暗示可以分为语言暗示、行为暗示和符号暗示等多种类型。

在心理学中,暗示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现象,常用于催眠、心理治疗等领域,通过极的暗示可以改善个体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此外,暗示在文学作品中也常被用来营造氛围或传达深层含义。

暗示是一种通过间接方式影响他人心理和行为的交流手段,广泛应用于日常沟通、心理治疗和社会交往中。

示在心理学中的具体应用和效果如下:

  1. 心理咨询
  2. 心理咨询师会运用正向的心理暗示,帮来访者看到自身有资源的部分。例如,在催眠技术中,通过引导来访者进入高暗示状态,植入正向积极的语言暗示,从而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3. 教育领域

  4. 教师通过语言暗示、身体语言暗示和环境暗示方式激励学生,帮助他们改变思维方式,塑造自信心,克服恐惧和焦虑。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肯定性的语言暗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兴趣和成。

  5. 医疗领域

  6. 医生利用心理暗示缓解病人的症状,如通过暗示疗法治疗神经官能症患者。例如,医生可以给无器质性病变的偏头痛患者注射蒸馏水,并告诉他们这是特效药,从而缓解他们的症状。

  7. 销售领域

  8. 销售员通过心理暗示提高销售量。例如,通过积极的语言暗示和环境布置,激发客的购买欲望,促进销售。

  9. 个人发展

  10. 积极的心理暗示能激发个体的积极情绪与自信,有助于减轻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增强心理韧性。它还能帮助改变不良行为习惯,建立积极生活习惯,克服心理障碍,促进自我成长。

  11. 军事和体育领域

  12. 在军事和体育训练中,通过语言暗示、动作暗示和表情暗示等方式,激发士兵或运动员的潜能,高他们的表现。例如,曹操的“望梅止渴”故事展示了暗示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13. 艺术领域

  14. 在艺术创作中,心理暗示可以提升表演者的自信心和表现力。例如,演员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增强舞台表现和自信心。

  15. 日常生活

  16. 在日常生活中,心理暗示可以用于改善人际关系和情绪管理。例如,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帮助自己在面对压力时保持冷静和自信。

总之,心理暗示在多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能够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带来积极的效果。

如何区分语言暗示、行为暗示和符号暗示的具体例子?

我们可以区分语言暗示、行为暗示和符号暗示的具体例子如下:

  1. 语言暗示
  2. 定义:语言暗示是通过委婉表达、暗示性问题或弦外之音来传达信息的方式。这种暗示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态度、观点和意,而是通过含蓄的语言形式巧妙地表达意思,使对方获得启示。
  3. 具体例子
  4. 在课堂上,老师学生说:“你似乎对这个问题有些困惑,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一下。”这种表达方式既没有直接指出学生的错误,也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间接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
  5. 在日常生活中,朋友对你说:“最近天气不错,要不要一起去公园散步?”这种表达方式通过暗示性的语言,引导你做出某种决定。

  6. 行为暗示

  7. 定义:行为暗示是通过行为语言、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语调和语气变化等非言语信号来传达信息的方式。这种暗示通过行为本身来表达意图和愿望,让对方从中受到教育或明白其中的用意。
  8. 具体例子
  9. 在工作中,上司通过点头、微笑和目光接触来鼓励员工继续努力。这种行为暗示让员工感受到认可和鼓励,从而增强工作动力。
  10. 在家庭中,父母通过拥抱、轻拍背部方式来表达对孩子的爱和关心。这种行为暗示让孩子们感受到温暖和支持。

  11. 符号暗示

  12. 定义:符号暗示是通过特定的符号或线索来传达信息的方式。这些符号可以是语言符号(如词语、短语)、非语言符号(如手势、面部表情)或其他形式的符号。符号暗示通常与特定的情境或文化背景相关联。
  13. 具体例子
  14. 在广中,使用特定的颜色、图案或标志来传达品牌信息。例如,可口可乐的红色标志就是一种符号暗示,让消费者联想到品牌和产品。
  15. 在电影中,导演通过特定的音乐、场景布置或角色行为来传达情感和主题。例如,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狱的铁门声和角色的眼神交流都是符号暗示,传达了希望和自由的主题。

暗示在日常沟通中如何有效运用以提高交流效率

在日常沟通中,有效运用暗示可以显著提高交流效率。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方法技巧:

  1. 积极肯定的语言:使用积极的言辞和肯定句式可以激发对方的正面情绪和行为,让人感到被认可和支持,更愿意接受建或意见。

  2. 重复和强调:重复对方说过的话或关键点,让对方感受到你在认真倾听和理解他们的想法,加强信息传递效果。

  3. 镜像反馈:模仿对方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增进彼此之间的亲近感,建立信任和融洽的关系。

  4. 隐喻和故事:使用比喻和讲故事的方式传达复杂概念,使信息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提高信息的接受度和说服力。

  5. 提问的艺术:巧妙地提出开放式问题和后续问题,促使对方分享更多信息和感受,引导话题朝着希望的方向发展。

  6. 沉默的力量:适度的沉默比喋喋不休更有力量,给对方留出思考和反应的空间,引发更深层次的交流。

  7. 预期管理:在交谈前预想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分歧,准备好应对策略,减少意外发生,更好地控制局面。

  8. 自我实现预言:表现出对某人有信心,激励他们努力符合期望,给予正面的期待和评价,激励他们在各个方面都有更好的表现。

  9. 选择性暗示:通过提供信息而非直接提问,增加对方的想象空间,提高沟通效果。

  10. 适时点头微笑:表示认可,增强认同感。

  11. 请求帮助:拉近双方距离,让对方感到被需要。

  12. 重复对方观点:记录并强调,加深印象。

  13. 假设结果已发生:描绘未来场景,激发对方的自豪感。

  14. 使用生动标签:给予身份认同,引目标客户。

  15. 微笑的眼神暗示:传递鼓励、支持、善意等情感,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16. 轻轻的触碰暗示:增强情感联系,给予勇气和力量。

  17. 亲密的姿态暗示:传达信任、密感和关怀。

  18. 积极的身体语言暗示:增强自信心,建立互信关系。

  19. 对话中的语气变化暗示:引起对方的立即关注、挑战、共鸣、压力和激励。

  20. 通过呼吸、声音、表情等非语言方式:建立信任关系。

  21. 适时介入对方话题:增强沟通效果。

  22. 心态阳光:保持积极的心态,提升沟通效果。

  23. 记住每个人的名字使用不带姓的称呼,能让人感到亲切。

  24. 正确的手势:如打开、伸展身体,能增强自信。

  25. 握手前暖手:增加信任感。

暗示在文学作品中是如何被用来营造氛围或传达深层含义的?

在文学作品中暗示(Allusion)是一种常见的手法,通过引用熟悉的人物、地点、事件或文学作品来传达深层含义。这种手法不仅丰富了文本的深度和复杂性,还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和思考,使作品更加生动和引人入胜。

暗示的定义与作用

暗示是一种通过含蓄的方式表达意思的修辞手法,它不直接陈述,而是通过引用读者熟悉的背景知识来传达更深层次的意义。这种手法的有效性取决于读是否能够识别和理解这些引用的内容,并正确地推断其意义。暗示可以是隐晦的,也可以是直接的,旨在增加文本的深度、意义和复杂性。

暗示的类型

  1. 圣经暗示:引用圣经故事或人物,如《哈姆雷特》中的“倒吊钟”象征着死亡的威胁和时间的不可逆转。
  2. 神话暗示:引用神话故事或人物,如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故事。
  3. 历史暗示:引用历史事件或人物,如托妮·莫里森的《The Bluest Eye》中对“Dick and Jane”系列的引用。
  4. 文学暗示:引用其他文学作品中的情节或人物,如威廉·福克纳的《As I Lay Dying》中对纳撒尼尔·霍桑的《红字》的引用。
  5. 流行文化暗示:引用电影、音乐或其他流行文化元素,如滚石乐队的歌曲和F. Scott Fitzgerald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暗示。

暗示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

  1. 人物发展:通过引用熟悉的角色或原型来发展人物形象。例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的“倒吊钟”象征着死亡的威胁和时间的不可逆转,增强了读者的感受。
  2. 背景设定:通过引历史事件或文化背景来设定故事背景。例如,《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暗示帮助读者理解20世纪20年代的社会环境。
  3. 情节解释:通过引用其他作品的剧情或角色来解释故事事件或人物动机。例如,托妮·莫里森的《The Bluest Eye》中对“Dick and Jane”系列的引用,帮助读者解故事中的种族和性别问题。

暗示与比喻的区别

比喻是基于个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进行比较,而暗示则是对熟悉事物的简单引用。比喻通过直接比较来传达意义,而暗示则通过间接引用来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思考。

暗示的效果

暗示的效果在它能够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自行解读,避免了直白叙述可能带来的单调和缺乏深度。例如,电影《奥本海默》中的暗示不仅增加了故事的深度,还为作品增添了幽感。

暗示在不同文学理论中的应用

  1. 新批评:强调文本内部的联系通过暗示揭示文本的内在结构和意义。
  2. 读者反应理论:激发读者的个人体验,通过暗示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自行解读。
  3. 女性主义批评:探讨社会经济结构,通过暗示揭示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
  4. 马克思主义批评:批判殖民主义,通过暗示揭示历史和社会的不平等。
  5. 后殖民批评:探索心理动机,通过暗示揭示殖民历史对个的影响。
  6. 精神分析批评:揭示文本矛盾,通过暗示探讨人物的心理动机。
  7. 解构主义:强调LGBTQ+主题,通过暗示揭示文本中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8. 酷儿理论:通过暗示强调文本中的性别和性取向问题。

结论

暗示在文学作品中是一种重要的手法,通过引用熟悉的人物、地点、件或文学作品,传达深层含义,丰富文本的深度和复杂性。它不仅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和思考,还增加了作品的艺术魅力和阅读体验。

暗示对个体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的影响有哪些科学研究支持?

暗示对个体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的影响有以科学研究支持:

  1. 积极心理暗示对健康的影响
  2. 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够调节神经内分泌,促进益激素的分泌,从而增强身体健康。例如,患者通过积极暗示“我的身体正在恢复”,不仅能够增强信念,还能对治疗产生积极的协同作用。
  3. 积极心理暗示还能调节免疫功能,促进疾病康复。例如,患者通过暗示“我的身体正在恢复”,不仅能够增强信念,还能对治疗产生积极的协同作用。

  4. 暗示对记忆和学习的影响

  5. 权的暗示能显著提高记忆力。实验显示,被暗示者在朗读后默写的准确率远高于未被暗示者。
  6. “罗森塔尔效应”实验发现,教的积极心理暗示通过态度、言语和行为传递给学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从而在学业成绩等方面有了显著提高。

  7. 暗示对情绪和行为的影响

  8. 积极的心理暗示有助于提升情绪、改善心理健康,甚至可以影响生理状态。例如,“下周大吉”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让人感到心情愉悦,对工作、学习充满动力。
  9. 颜色心理暗示实验表明,不同颜色的心理暗示会对人的行为和心理状态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在红色环境中,受试者表现出更高的警觉性和紧迫感,完成任务的速度更快,但也更容易出现焦虑和紧张情绪;而在蓝色环境中,受试者则更加放松和平静,表现出更好的创造力和思维灵活性。

  10. 暗示对生反应的影响

  11. “安慰剂效应”实验表明,患者对治疗的积极预期和心理暗示能够影响他们的身体感受和生理反应,甚至在疼痛治疗中,给予患者安慰剂并告知其具有止痛效果,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12. 心理暗示还能改变生理状况,如通过语言暗示使血糖升高,即使停止糖水摄入,身体仍会继续代谢糖分。

  13. 暗示的类型和应用

  14. 暗示分为直接暗、间接暗示、自我暗示和反暗示四类。直接暗示直接提供事物意义,如“望梅止渴”。间接暗示通过暗示者不明确的动机,使受暗示接受信息,如化工厂经理通过参观先进工厂间接说服老领导。自我暗示是个人通过自我刺激影响认知和行为,如三毛的积极自我暗示保持愉快心情。反暗示引起相反反应,有意反暗示如烟厂广告反话吸引消费者,无意反暗示如商贩夸大商品反而引起怀疑。
  15. 暗示的有效性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体的心理状态、暗示的内容和方式等。研究表明,心理暗示在个体处于放松状态时效果更为显著。

科学研究表明,心理暗示在健康、记忆、情绪、行为和生理反应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