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及至的意思

zhì

及至

拼音jí zhì

1.及至常用意思: 表示出现某种情况后,事情才发生变化(常与“

词性连词
近义词 直到 , 直至 , 等到

例句 1.及至到了家门口,他才发现钥匙丢了。
2.及至上了岸,他们才知道这儿是个荒岛。

及至引证解释

1. 连词。等到;到了。

1. 及至葬,四方来观之,颜色之戚,哭泣之哀,吊者大悦。 《孟子·滕文公上》
2. 从来不信相思切,及至而今倍感伤。 宋 《瑞鹧鸪》词 杜安世
3. 各自准备下万言千语,及至相逢,却没一句。 金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 董解元
4. 及至步回店里,见有一个差人,赶上前来请了一个安。 《老残游记》第八回
5. 有委托而无检查,及至犯了严重的错误,方才加以注意,不是爱护干部的办法。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毛泽东


及至是什么意思

拼音:jí zhì

词性:介词

解释: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阶段,通常用于引出某种结果或情况。

例句:及至他赶到车站,火车已经开走了。

近义词:直到、等到

反义词:无

1. 及至这个词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及至”是一个汉语词语,通常用于表示时间或事件的到达点,意思是“等到”或“直到”。它常用于引出某个时间点或事件发生时的情境。例如:“及至他赶到时,会议已经结束了。” 这里的“及至”表示“等到他赶到时”。

2. 及至在古代文献中的使用频率如何?

“及至”在古代文献中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但它是一个常见的文言文连词,通常用于表示时间或事件的递进关系,类似于“到了”或“等到”的意思。它多出现在正式的历史文献、散文或古典文学作品中,用于连接前后文的时间或事件。例如在《左传》《史记》等经典著作中,偶尔会出现“及至”来表达某种转折或延续。总体而言,它的使用频率不如其他更常见的文言文词汇,但在需要表达时间或事件过渡时,仍是一个重要的连接词。

3. 及至在现代汉语中的应用场景有哪些?

“及至”在现代汉语中主要用于表示时间或事件的到达点,通常用于引出某个时间点或事件的转折。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

  1. 引出时间点:用于说明某个时间点或阶段。

  2. 例如:“及至傍晚,雨终于停了。”

  3. 引出事件转折:用于表达某个事件或情况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变化。

  4. 例如:“及至他参加工作,才真正理解了父母的辛劳。”

  5. 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在正式文章或书面语中使用较多,口语中使用较少。

  6. 例如:“及至新中国成立,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总之,“及至”常用于书面语,表示时间或事件的到达或转折点。

4. 及至与‘直到’有什么区别?

“及至”和“直到”在汉语中都可以表示时间或事件的延续,但它们的用法和语境有所不同。

  1. “及至”:通常用于书面语,表示某个时间点或事件的到来,强调到达某个阶段或结果。它常常带有一种较为正式或文学化的语气。例如:“及至傍晚,他才回到家。”

  2. “直到”:更为常用,可以用于书面语和口语,表示某个时间点或事件之前的持续状态。它强调在某个时间点之前的持续过程。例如:“他工作直到深夜。”

总结来说,“及至”更注重到达某个时间点或结果,而“直到”更强调在某个时间点之前的持续过程。

5. 及至在句子中的作用是什么?

“及至”在句子中通常用作连词或副词,表示时间或事件的延续或发展到某个阶段。它用于引出某个时间点或事件,常翻译为“直到”或“到了……时候”。例如:“及至他赶到现场,事情已经结束了。” 在这里,“及至”引出了事件发生的时间点,表示“直到他赶到现场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