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众人的意思

zhòng rén

众人

拼音zhòng rén

1.众人常用意思: 许多人;大家。

词性名词
近义词 大家 , 大伙 , 大众 , 人们 , 人人
反义词 个人

例句 1.对于他提出的这个方案,众人一致同意。
2.对比惊慌失措的众人,他显得格外镇定自若。

众人引证解释

1. 商周时代的农业生产者。

1. 王大令众人曰: 𫩻田,其受年。 《殷虚书契续编》卷二
2. 命我众人,庤乃钱镈。 《诗·周颂·臣工》

2. 一般人;群众。

1. 君子之所为,众人固不识也。 《孟子·告子下》
2. 匪为众人说,冀与智者论。 南朝 宋 《石门新营所住》诗 谢灵运
3. 人亦有相爱,我尔殊众人。 唐 《酬乐天赴江州路上见寄》诗之三 元稹
4. 真人之心,若珠在渊;众人之心,若瓢在水。 明 《珍珠船》卷四 陈继儒
5. 傲者,人之恒疾;岂惟众人,圣贤亦惧不免。 清 《潜书·虚受》 唐甄

3. 大家。指一定范围内所有的人。

1.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楚辞·渔父》
2. 尔时众人无不大笑。 《百喻经·乘船失
3. 于是李娇儿、孟玉楼、潘金莲、李瓶儿、孙雪娥等众人都跟出来。 《金瓶梅词话》第二九回
4. 为了众人,就顾不得我自己。 《父亲买新皮鞋回来的时候》 巴金


相关词 墙倒众人推 众人拾柴火焰高 众人重利

众人是什么意思

“众人”一词在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主要指代大多数人、大家或一般人。具体来说:

  1. 大多数人:在许多文献中,“众人”常用来指代群体中的多数人,如“众人都感到惊奇”。这种用法强调的是群体的广泛性和多样性。

  2. 大家:在某些语境中,“众人”也可以表示大家”,即所有人或整个群体,如“众人竭力”。

  3. 一般人或普通人:在古代文献中,“众人”常被用指一般人或普通人,如韩愈的《师说》中提到的“今之众人”。这种用法反映了对普通人的普遍观察和描述。

  4. 群众:在一些情况下,“众人”也被用来指代群众,强调群体的概念,如《楚辞·渔父》中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5. 特定的群体:在某些文学作品中,“众人”还可能指特定的群体或人物,如《金瓶梅词话》中的李娇儿、孟玉楼等。

  6. 历史背景下的意义:在商周时代,“众人”指的是农业生产者,即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这一用法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劳动者的称呼和地位的认识。

  7. 政治和社会层面:在一些文献中,“众人”还被用来指代未加入特定组织的人或普通民众,如《孟子·告子下》中的“君子之所为,众人固不识也”。

众人”一词在汉语中不仅用于描述群体中的多数人,还可以表示大家、普通人或群众,具有丰富的语义和广泛的应用场景。其具体含义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

“众人”一词在古代文献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是什么?

“众人”一词在古代文献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具有多层性和多样性。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1. 大多数人或群众
  2. “众人”可以指大多数的人,如“众人都感到惊奇”。
  3. 在唐宋明清等朝代的文学作品中,“众人”常被用来形容一般人、群众或大家,如韩愈的《原毁》、谢灵运的《石门新营所住》、元稹《酬乐天赴江州路上路寄》等。

  4. 一般民众或普通人

  5. “众人”也用来指一般的人群,如《孟子·告子下》中的“君子之所为,众人固不识也”。
  6. 在现代汉语中,“众人”常被用来指代大众或普通民众。

  7. 商周时代的农业生产者

  8. 在商周时代,“众人”特指农业生产者,如《诗·周颂·臣工》的“命我众人,庤乃钱鎛”。
  9. 这些人一般从事农业生产,与奴隶身份不同,他们有参军和参与政治的机会。

  10. 泛指一定范围内所有的人

  11. “众人”还可以用来指一定范围内所有的人,如《楚辞·渔父》中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12. 在《百喻经·乘船失釪喻》中也有类似的用法。

  13. 古代文献中的体例子

  14. 《老子》、《儒林外史》、《史记》、《晋书》等经典文献中均有提及“众人”一词,展示了其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
  15. 例如,《晋书》中提到的“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16. 近义词和相关词汇

  17. “众人”的近义词包括“世人”、“大家”、“专家”和“大众”。
  18. 在现代汉语,“众人”常被用来指代大众或普通民众。

在现代汉语中,“众人”与“大家”、“群众”等词汇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在现代汉语中,“众人”、“大家”和“群众”等词汇虽然有相似之处,但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1. 众人
  2. 历史背景:在商周时代,“众人”指的是农业生产者,这些人的身份是自由的,有当兵的权利和参与政治的机会。
  3. 现代含义:现代汉语中,“众人”通常指一般的人或普通人,泛指一范围内的所有人。例如,“众人都感到惊奇”。

  4. 大家

  5. 古代含义:在古代,“大家”可以指卿大夫之家,也可以指豪门贵族。此外,古代女子的尊称也用“大家”。
  6. 现代含义:现代汉语中,“大家”主要指一定范围内所有的人,可以是“我们”、“你们”或“他们”。例如,“大家都叫她祥林嫂”。它也可以指著名的专家或大作家。

  7. 群众

  8. 定义:群众通常指人民大众或居民的大多数,与“人民”一词同义。它可以指未加入特定政治组织的人群,如人民群众、群众运动。
  9. 用法:例如,“群众运动”。

  10. 联系

  11. 这些词汇都涉及对人的集体称呼,可以指代一定范围内的所有人或特定群体。
  12. 在某些语下,它们可以互换使用。例如,“大家”和“众人”都可以指一般的人或普通人。

  13. 区别

  14. 历史背景:古代“大家”的含义与现代有所不同,而“众人”在古代也有特定的农业生产者含义。
  15. 使用范围:现代汉语中,“大家”更多用于表示尊重或泛指一定范围内的所有人,而“群众”则更侧重于指代普通民众或未加入定政治组织的人群。

“众人”、“大家”和“群众”在现代汉语中虽然有相似之处,但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现代含义。

“众人”一词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意义变化有哪些?

“众人”一词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意义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
  2. 在商、西周时期,“众人”指的是下层平民,一般从事农业生产,身份是自由的,有当兵的权利和参与政治的机会。这些“众人”大多原来是殷商本族的成员,其中一些最初即为劳动群众,或逐渐由贵族地位下降而来。
  3. 在战国时期,国的《众人盛明》一书将“众”指代贤人之众,体现了古代社会对贤者的普遍褒义。

  4. 文学和哲学中的象征意义

  5. 在古代经典名句中,“众人”常被用来表达对社会大众的描述和评价。例如,《鬼谷子·谋篇》中提到“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人之所不能见”,展现了“众人”在智慧和认知上的局限性。
  6. 屈原在《渔父》中写道“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表达了个体与社会大众之间的对立和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7.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到“众人皆有以,而我顽似鄙”,反映了个体在面对社会大众时的独特性和自我认知。

  8. 社会和政治领域的角色

  9. 在《淮南子·主术训》中提到“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强调了集体力量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变革中的重要作用。
  10. 《管子·形势解》中也提到“以众人之力起事者,无不成也”,进一步强调了集体行动的重要性。

  11. 现代汉语中的演变

  12. 在现代汉语中,“众人”作为代词,指代一定范围内所有的人,如“大家都叫她祥林嫂”。它也可以指前文出现的某些人,或在特定语言环境中指“我们”、“你们”或“他们”。
  13. 此外,“众人”可用作敬词,如“大家行还”,以及在古代用于称呼大作家、大专家,以及奴仆对主人的称呼。

  14. 文化和社会结构反映

  15. 在汉代以前,古人将所有属民统称为“民”,这是古代文化和社会结构中最基础、最平等的集体,涵盖了从有功者到无功者、从贵族到贫民的广泛社会关系。
  16. 随着社会阶层的变化,“众”义始发生变化,既保留了原为指称统治阶级的“人”的本义,又有了指称被统治阶级的“人”之引申义的“民”义。

如何从语言学角度分析“众人”词的语义演变?

从语言学角度分析“众人”一词的语义演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 字形与字义的演变
  2. “众”字在甲骨文中形象地描绘了烈日下人们弯腰劳动的场景,上部为“日”,下为三个人(部分字形作二人),表示许多人在烈日下从事劳动。这种形象化的描绘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奴隶主对奴隶劳动的监视和控制
  3. 随着时间的推移,“众”字的含义逐渐引申为众人、大家、许多人,同时也泛指人或事物之多。在金文和小篆中,“众”字“日”改为“目”,象征着奴隶主监视奴隶劳动的情景。

  4. 社会阶层的反映

  5. 在殷王朝这个奴隶制帝国中,“众人”指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基层全体成员,而“众”则指奴隶主阶级中上层基本力量。这表明“众”一词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社会阶层含义。
  6. 裘锡圭指出,“广义的‘众’,意思就是众多的人,大概可以用来指除奴隶等民以外的各个阶层的人”,而“狭义的‘众’指被排斥在宗族组织之外的商族平民”。

  7. 文化内涵与成使用

  8. 成语如“众口难调”、“众志成城”等都体现了“众人”一词在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这些成语不仅反映了人们对于集体力量的认识,也展示了“众人”一词在语言中的广泛应用。
  9. “众”字在古代是会意字,甲骨文从三人,会多人之意,或加义符“日”,突出许多奴隶在烈日下劳作之意。这种会意字的构造方式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劳动场景的直观描述。

  10. 现代汉语中的应用

  11. 在现代汉语中,“众人”一词广泛用于表示一定范围内所有的人,如“众人皆知”“众人所归”等。这种用法体现了“众人”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普及和多功能性。
  12. “众人”一词在现代语中还可以用于特定情境下的称呼,如佛教对信众的称呼。

从语言学角度分析,“众人”一词的义演变不仅反映了汉字的形态变化和文化内涵的丰富性,还体现了社会阶层和文化背景对词汇意义的影响。

在文学作品中,“众人”指代特定群体的例子有哪些?

在文学作品中,“众人”一词常用于指代特定群体或泛指所有的人。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

  1. 古代文献中的使用
  2. 在唐代杜荀鹤的《重阳日有作》中,有句“大家拍手高声唱,日未西沉且莫迴”,这里的“大家”指的是众人或大伙儿。
  3. 明代冯惟敏的不伏老》第四折中提到:“你我大家,都要秉公守法哩!”这里的“大家”同样指众人。
  4. 老舍的《骆驼祥子》第十章中写道“他没法,也不会,把自己的话有头有尾的说给大家听。”这里的“大家”也是指众人。

  5. 现代文学中的使用

  6. 在鲁迅的作品中,如《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中提到的“大众并无旧文学的修养”,这里的“大众”指的是众多的人。
  7. 在《文明小史·第二回》中提到的“大众俱有愤愤之意”,这里的“大众”也是指众多的人。

  8. 文言文中的使用

  9. 在唐代赵璘的《因话录》卷三中提到:“大家昨夜小不安适,使人往候。这里的“大家”指的是众人。
  10. 在《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中提到:“你看他大家在那里捉迷藏捉得好不热闹。”这里的“大家”也是指众人。

  11. 其他文学作品中的使用

  12. 在清叶廷琯的《鸥波渔·黄子久别居》中,描述了与朋友在山间相会的情景,其中使用了“二三子”一词,意指诸位或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