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他生性豁达,将富贵荣华视如草芥。
2.他将个人名利视如草芥,一心只为老百姓办实事。
1. 草和芥。常用以比喻轻贱。
引
1. 视天下悦而归己,犹草芥也,惟舜为然。
《孟子·离娄上》
2. 草芥贱命,常欲杀身以效忠;葵藿微心,常愿隳肝以报主。
《旧唐书·良吏传下·倪若水》
3. 九经三史文书册,压着一千场国破山河改。富贵荣华,草介尘埃。
元
《七里滩》第四折
4. 关外诸侯,布视之如草芥。
《三国演义》第五回
5. 亡国论者看敌人如神物,看自己如草芥,速胜论者看敌人如草芥,看自己如神物,这些都是错误的。
《论持久战》一一九
毛泽东
2. 像草芥一样对待。多指杀戮。
引
1. 一经兵乱,不肖之人,妄相促迫,草芥其民。
宋
《鹤林玉露》卷九
罗大经
2. 丘墟其宗社,草芥其臣民。
元
《隐居通议·经史二》
刘
“草芥”一词在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主要用来比喻那些轻贱、不值得重视或无价值的事物。其字面意思是指路边干枯的小草,但在实际使中,它更多地被用来形容那些微不足道、毫无价值的东西。
基本释义:
“草芥”拼音为<cǎo jiè>,由“草”和“芥”两个字组成。其中,“草”指的是茎干柔软的植物,而“芥”是一种一年二年生的草本植物,种子黄色,味辛辣,磨成粉末后称为“芥末”,常用于调味。在古代文献中,“草芥”常被用来形容轻贱或不视的事物,如《孟子·离娄上》中提到的“视天下悦而归己,犹草芥也”。
比喻意义:
在文学作品和日常用语中,“草芥”常被用来比喻那些微不足道、毫无价值的事物。例如,在《三国演义》中,描述侯视之如草芥,意指将某些事物或人视为不值一提。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也提到亡国论者和速胜论者将自己视为草芥,强调这错误的观念。
历史典故:
“草芥”一词最早见于《孟子·离娄上》,表达了对卑微生命或微小事物的轻视态度。在苏洵的《六国论》中也有类似的用法:“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现代应用:
在现代汉语中,“草芥”依然被广泛使用,用来形容那些轻贱、不值得重视的事物。例如,在政治语境中,有时会用“草芥”来形容对人民生命的漠视或随意处置。
“草芥”不仅指代路边的小草,更常用于比喻那些轻贱、无价值的事物,强调其在社会和文化中的贬义色彩。
“草芥”一词在古代文献中的具体使用例子和历史背景如下:
出处与原意: “草芥”一词源自《孟子·离娄上》,原意为路边干枯的小草,比喻足珍惜的无价值的东西。在《孟子》中,舜视天下悦而归己如草芥,表达了舜对财富和权力的淡泊态度。
古代文献中的使用:
《隐居通议·经史二》 :元刘壎在《隐居通议·经史二》中提到丘墟其宗社,草芥其臣民,表达了对臣民的轻视和对待。
现代汉语中的使用: 在现代汉语中,“草芥”常被用来形容对他人或事物的轻视和不重视,多指杀戮。例如,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提到,将敌人为神物,而将自己视为草芥,是错误的观念。
近义词与反义词: “草芥”的近义词包括“视如草芥”、“草介”等,表示对他人或事物的轻视和不重视。其反义词则有珍宝、至宝、瑰宝、宝物、珠宝、珍品明珠等。
英文翻译: “草芥”在英文中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翻译为“worthless”或“be mere nothing”,表示无价值或不值得珍惜的状态。
根据提供的信息,无法回答问题草芥在现代汉语中的应用有哪些新的变化或扩展意义?”。
在不同文化或语言中,“草芥”一词的相似表达及其含义差异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释。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详细回答:
在中文中,“草芥”通常用来比喻微不足道、没有价值的事物。例如,成语“视如草芥”表示极端轻视某人或某事,如“到处都是武装分子,视人命如草芥”。此外,“草芥”还可以用来形容琐事、少量的事物,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表示对人命的漠视。
在英文中,“Meadow Cress”(草地芥)是一种苦味的十字花科植物,原产于欧洲和美洲。虽然“Meadow Cress”在文学作品中也有使用,但其主要用途是作为一种植物名称,而不是比喻用法。因此,在英文中,“Meadow Cress”与中文中的“草芥”在含义上有显著差异。
在其他语言中,类似“草芥”的表达可能也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例如,在一些语言中,“草芥”可能被用来形容微不足道的事物,但在体的文化背景和语境中,其含义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佛教语境中,“芥”字还被用来比喻时间之久或劫数之多。
不同文化对“草芥”的理解也有所不同。在中文文化中,“草芥”常被用来形容对人命的漠视或对事物的轻视,如“视民如草芥”。而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更多地用于描述自然界的植物,而不是比喻用法。
在中文成语中,“草芥”常被用来形容微不足道的事物,如“草芥人命”表示任意摧残人命。此外,在文学作品中,“草芥”也可能被用来形容卑微或微不足道的事物。
“草芥”一词在不同文化或语言中的相似表达及其含义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比喻用法:在中文中,“草芥”常被用来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而在英文中则多地作为植物名称使用。- 文化内涵:不同文化对“草芥”的理解有所不同,中文文化中用于形容对人命的漠视,而其他文化中可能更多地用于描述自然界的植物。- 成语和文学用法:在中文成语和文学作品中,“草芥”常被用来形容微不足道的事物,而在其他语言中则可能没有类似的比喻用法。
在文学作品中,“草芥”一词常用来描绘人物或情节,表达对某人或某物的极度轻视、漠视或微不足道的态度。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例子:
《六国论》 - 苏洵: 在苏洵的《六国论》中,他写道:“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这句话表达了对六国子孙轻视祖先遗产、随意割让土地的批评态度,将这些行为比作随意丢弃小草,形象地描绘了他们的无价值和轻。
《官场现形记》 - 李伯元: 在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有这样一句话:“像某人这样的官,真正是草菅人命了。”这句话形容某些官员对待百姓生命如同草芥一般,极端轻视和漠视人民的生命安。
《文明小史》 - 李伯元: 在李伯元《文明小史》中,也有类似的描述:“况且内中有人到过云南,晓得那里官府待百姓的暴虐,……这些话说说,也教官府听见,怕人家不服,不至依然草菅人命。”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某些官员对百姓的残酷对待,将百姓的生命视为草芥。
《红尘草芥》 - 张爱玲: 在张爱玲的短篇小说《红尘草芥》中,保安对无辜的孩子和打工人进行打骂和骚扰,而这打工人和孩子在茫茫红尘中都是“工具”和“草芥”。作者通过这一情节,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画江湖之天罡》 - 诗剑周唐: 在《画江湖之天罡》中,五郎对巧儿、安乐阁众人这样的平民百姓的轻视,把他们比作草芥。这种轻视态度昭示了他不可能是一个好的统治者。
根据提供的信息,无法答问题。我搜索到的资料中没有详细描述“草芥”一词的起源和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