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她的模样很周正,给人端庄大方的感觉。
2.母亲一边帮我把帽子戴周正,一边叮嘱我路上要小心。
1. 平整;端正。
引
1. 〔魏襄王冢〕中有石床石屏风,婉然周正。
《西京杂记》卷六
2. 庞儿周正心儿得,眼儿单、鼻儿直。
宋
《滴滴金》词
晁端礼
3. 只要深知那姑娘的脾性儿好,模样儿周正的就好。
《红楼梦》第八四回
4. 又得一广顺通宝钱,广顺二字亦居中……字样周正美好。
清
《语新》卷下
钱学伦
5. 你看人家好忙哪,衣裳都没穿周正,就跑了出来。
《山野》第一部十二
艾芜
6. 〔乾剂〕入脂浮出,即急翻,以杖周正之。
北魏
《齐民要术·饼法》
贾思勰
2. 周历正月。即农历十一月。
引
1. 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
《史记·历书》
2. 《春秋》纪元,必书春王正月,所以尊周也。尊周必用周正,周正以建子为首岁。
宋
《履斋示儿编·经说·春秋用周正》
孙奕
3. 兹者,序属殷冬,时逢周正。
明
《贺冬至表》之二
张居正
4. 及读《周礼》,凡时皆从夏正,月皆从周正。
清
《学〈礼〉管释·释〈周礼〉时月》
夏
拼音:zhōu zhèng
词性:形容词
解释:形容人或事物的端正、整齐,没有歪斜或缺陷。
例句:他的字写得很周正,看起来非常舒服。
近义词:端正、整齐
反义词:歪斜、凌乱
周正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来形容人的行为、举止或外貌端正、规矩、得体。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整齐、规范、合乎标准。这个词常常带有褒义,表示某种正面、良好的状态或品质。
“周正”在日常生活中通常用来形容人的外貌或行为端正、得体,或者形容物品的形态整齐、规范。例如,可以说一个人长得周正,意思是他的五官端正、相貌堂堂;也可以说一件物品做得周正,意思是它形状规整、符合标准。
周正和端正都用来形容人的行为或态度,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周正通常指人的行为举止得体、合乎礼仪,强调的是一种全面的、整体的规范性。例如,一个人言谈举止都很得体,就可以说这个人很周正。
端正则更侧重于人的态度或姿态的端正、正直,强调的是态度上的正确和严肃。例如,一个人坐姿端正,或者态度端正,都可以用端正来形容。
总结来说,周正更强调行为举止的全面规范,而端正则更侧重于态度或姿态的正确和严肃。
“周正”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外貌或行为端正、得体。在外貌方面,可以形容一个人的五官端正、面部轮廓匀称,整体给人一种大方、整洁的感觉。在行为方面,可以形容一个人的举止得体、言行有分寸,表现出良好的修养和礼仪。例如:“他长得周正,举止也很得体,给人留下很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