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堂堂的意思

táng táng

堂堂

拼音táng táng

1.堂堂常用意思: 形容人的仪表大方。

词性形容词
近义词 端庄 , 端正 , 周正
例词相貌堂堂

例句 1.这人虽然相貌堂堂,但肚子里却空洞无物。

2.堂堂常用意思: 形容有志气或有气魄。

词性形容词
近义词

例句 1.想不到,他堂堂一个公司的大老板竟然如此小肚鸡肠。

3.堂堂常用意思: 形容阵容整齐,势力强大。

词性形容词
近义词
例词堂堂大国

堂堂引证解释

1. 形容盛大。

1. 〔齐景公〕曰:“寡人将去此堂堂国者而死乎!” 《晏子春秋·外篇上二》
2. 尔乃丰层覆之耽耽,建高基之堂堂。 《文选·何晏〈景福殿赋〉》
3. 天兵一鼓下睢阳,旌旗整整阵堂堂。 元 《和孟驾之韵》 耶律楚材
4. 人狮惊岳岳,王庙忆堂堂。 《访埃杂吟·金字塔》 郭沫若

2. 形容容貌壮伟。

1. 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论语·子张》
2. 湛容貌堂堂,国之光辉。 《后汉书·伏湛传》
3. 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 《红楼梦》第一回

3. 形容志气宏大。

1. 望之堂堂,折而不桡,身为儒宗,有辅佐之能,近古社稷臣也。 《汉书·萧望之传赞》
2. 胆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仇。 宋 《题伏魔寺壁》诗 岳飞
3. 现在我们是堂堂的革命战士,是为人民吃苦,这种苦多吃一点,就越接近胜利。 《东方》第三部第十五章 魏巍

4. 悠远;远大。

1. 十年真忽忽,旧事已堂堂。 清 《茶 汪懋麟
2. 大风泱泱,前途堂堂,生气郁苍,雄心谲皇。 《过渡时代论》二 梁启超

5. 光耀;明亮。

1. 之官便是还乡路,白日堂堂著锦衣。 唐 《送婺州许录事》诗 方干
2. 万古茫茫,去来堂堂。盈庭之哀,痛舍我觞。 宋 《祭赵 叶
3. 他们在茶几旁边跳着唱着:“月亮堂堂,敲锣买糖。” 《百合花》 茹志鹃
4. 虽说年老疾病多,枯树开花红堂堂,白天黑夜开会忙。 《菊花石》诗 李季

6. 犹公然。

1. 青春背我堂堂去,白发欺人故故生。 唐 《春日使府寓怀》诗之一 薛能
2. 客岁更难挽,堂堂去寂然。 清 《己酉除夕》诗 金农
3. 零欢断恨堂堂去,剩水残山得得来。 《北行杂诗》 邵瑞彭

7. 象声词。

1. 辛氏穴池,构木为凭槛,登之者其声堂堂焉。 南唐 《化书·食化·庚辛》 谭峭

8. 鱼名。

1. 辛氏之鱼可名堂堂。 南唐 《化书·食化·庚辛》 谭峭
2. 鲤曰六六鱼、策策、堂堂(辛氏之鱼名)。 宋 《履斋示儿编·杂记·物重名》 孙奕
3. 未必岁收千百利,堂堂策策少惊呼。 清 《海会寺池上观鱼呈道禅师》诗之二 金农

9. 乐曲名。

1. 《乐苑》曰:“《堂堂》,角调曲。唐高宗朝曲也。”……《堂堂》,本陈后主所作,唐为法曲。故白居易诗云“法曲法曲歌堂堂”是也。 宋 《乐府诗集·近代曲辞·堂堂》 郭茂倩
2. 风飘客意如吹烟,纤指殷勤伤雁弦。一曲《堂堂》红烛筵,金鲸泻酒如飞泉。 唐 《堂堂》诗 温庭筠


相关词 堂堂正正 相貌堂堂 仪表堂堂 堂堂皇皇 堂堂一表

堂堂是什么意思

拼音:táng táng

词性:形容词

解释:形容人或事物气派大、威严或有气势的样子,通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外在表现。

例句:他走进会议室,堂堂正正,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近义词:威风、气派

反义词:猥琐、寒酸

1. 堂堂这个词的基本定义是什么?

2. 堂堂在古代汉语中的用法有哪些?

3. 堂堂在现代汉语中的常见用法是什么?

在现代汉语中,“堂堂”通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庄重、威严或光明正大。它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 形容人的气质或形象:例如“堂堂男子汉”表示一个有气概、有尊严的男子。

  2. 形容事物的规模或气势:例如“堂堂大公司”表示一个规模宏大、实力雄厚的公司。

  3. 形容行为或态度的光明正大:例如“堂堂正正”表示行为端正、光明磊落。

总的来说,“堂堂”带有一种正面的、庄重的意味,常用来强调某种威严或正派的气质。

4. 堂堂可以用来形容哪些事物或人?

“堂堂”是一个汉语形容词,通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具有庄严、正大、气派或光明磊落的特质。它可以用于以下场合:

  1. 形容人:表示某人气质高贵、品行端正或具有威严。例如:“堂堂男子汉”形容一个有担当、正直的男人,“堂堂正正”形容一个人光明磊落、不卑不亢。

  2. 形容事物:表示事物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或值得尊敬。例如:“堂堂大国”形容一个强盛的国家,“堂堂正正的胜利”形容一场光明正大的胜利。

  3. 形容场合或仪式:表示场合庄重、正式或气派。例如:“堂堂的婚礼”形容一场盛大而庄严的婚礼。

总之,“堂堂”多用于表达正面、庄重或令人钦佩的特质。

5. 堂堂与其他类似词语(如威风凛凛)有什么区别?

“堂堂”和“威风凛凛”虽然都带有正面的气势和威严感,但它们的用法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1. 堂堂

  2. 常用于形容人的气质、外貌或行为,强调一种庄重、正派、不容侵犯的气概。例如:“他堂堂正正地走进了会议室。”

  3. 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规模或气势,表示宏大、壮观。例如:“这座建筑堂堂屹立在城市中心。”

  4. “堂堂”更侧重于内在的庄重和正派,给人一种正直、不可轻视的感觉。

  5. 威风凛凛

  6. 主要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带有强大的威严和气势,通常带有一种外在的震慑力。例如:“将军威风凛凛地站在队伍前面。”

  7. 它更强调外表的威严和气势,给人一种强烈的压迫感或敬畏感。

总结来说,“堂堂”更注重内在的庄重和正派,而“威风凛凛”则更强调外在的威严和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