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她平常待人厚道,从不与人说尖刻的话语。
2.他尖刻的言辞常常让我们感到不舒服。
1. 犹深刻。
引
1. 诗传者六十人,清新尖刻,别自一家。
清
《池北偶谈·谈艺九·月泉吟社》
王士禛
2. 在他的刚劲动作下,尖刻锐利的痛楚和幸福磨砺着奶奶的神经。
《红高粱》八
莫言
2. 尖利;刻薄。
引
1. 此等语太尖刻,然于世情则酷肖矣。
明
《野获编·谐谑·术艺》
沈德符
2. 我自己知道,在中国,我的笔要算较为尖刻的,说话有时也不留情面。
《华盖集续编·我还不能“带住”》
鲁迅
3. 王盈海说话要比王聚海、王镇海都尖刻。
《“锻炼锻炼”》
赵树理
4. “再见,我的玫!我的女诗人!我的女革命家!”他最后几句话,语气非常尖刻。
《红豆》
宗璞
“尖刻”一词在汉语中有多重含义。首先,它常用来形容说话时的尖酸刻薄,待人冷酷苛求,是一种贬义词汇,用于描述人的言辞或行为过于尖锐和苛刻。例如,在文学作品中,鲁迅、赵树理等作家都曾使用“尖刻”来形容人物的言语或行为。
此外,“尖刻”也可以指事物的尖锐、细小或出类拔萃,如形容声音高而细、感官灵敏等。在一些情况下,“尖刻”还涉及雕刻、时间单位以及程度极深的形容词等含义。
在英语中,“尖刻”可以翻译为caustic、biting、piquant、acerbic等词汇,强调其尖锐、辛辣的特性。这些翻译反映了“尖刻”在不同语言中的共通性,即描述一种刺痛或辛辣的特质。
“尖刻”一词在中文中主要用来形容言语上的尖酸刻薄和待人态度的冷酷苛求,而在其他语境下,它还可以描述事物的尖锐、细小或感官上的敏锐。这种多重含义使得“尖刻”成为一个富有层次感的词汇。
在不同文化中,“尖刻”一词的含义和使用情况有所不同。在中文语中,“尖刻”通常指言辞尖锐、刻薄,带有贬义,常用于形容人的性格或言行举止。例如,鲁迅在《华盖集续编·我还不能“带住”》中提自己在中国的笔算较为尖刻,说话有时不留情面。此外,“尖刻”也可以用来形容声音或态度的尖锐和刻薄。
在日语中,“尖刻”(とがる)也有类似的含义,但其用法更加广泛。它不仅指言辞上的尖锐和刻薄,还以用来形容神经敏感、过敏的状态。例如,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尖刻”的声音或态度来描述角色的性格特点。
在英语中,“尖刻”(sarcasm)与中文中的“尖刻”有相似之处,但两者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明显差异。讽刺(irony)和尖刻(sarcasm)都涉及使用言辞来表达与情境相反的意义,但讽刺的目的通常是增添幽默感或委婉地表达批评,而尖刻则更多地用于伤害和侮辱他人。因此,在英语中,“尖刻”常用于描述那些故意使用刺耳、刻薄言辞的人,他们往往缺乏友善和同情心,容易引起争吵冲突。
“尖刻”在不同文化中的含义和使用情况虽然有相似之处,但在具体应用场景和情感色彩上存在差异。在中文中,它主要指言辞上的尖锐和刻薄;而在日语中,除了言辞上的尖锐外,还可以用来形容神敏感的状态;
“刻”一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析。首先,从英语的角度来看,”sharp”一词源自古英语,意为“尖锐、敏锐”,后引申为“尖刻、刻薄”。在13世纪早期,该词开始用于形容言语或言论的尖刻、讽刺。此外,”scathing”一词也与“尖刻”有关,它源自“scathe”,原意为“伤害、损害”,但在比喻意义上表示“用尖刻或讽刺的语言灼伤”。
从汉语的角度来看,“怨刺”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源自人们对不公和不幸的自然反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的使用范围和含义也有所扩展,但核心的负面情绪表达始终未变。这表明“尖刻”一词在汉语中的使用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从文字演变的角度来看,“尖”字在金文时期逐渐接近现代的形状,保留了尖锐物体的形态,并加入了一些装饰性的条,使字形更为美观和复杂。这反映了汉字在演变过程中对形态美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文字与语言的紧密联系。
在现代汉语中,“尖刻”与其他类似词汇如“尖锐”和“刻薄”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和联系。
刻薄:形容说话或待人不留情面,十分冷酷,可能包含挖或侮辱的意味。例如,“那个人为人奸狡诡谲,残忍刻薄”。
使用景的区别:
它们在现代汉语中都用来形容对人或事物的挑剔、无情或苛刻的态度。
相互关联:
“尖刻”、“尖锐”和“刻薄”在现代汉语中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尖刻在文学作品中的具体应用案例包括:
莎士比亚的尖刻习语:莎士比亚在其作品中创造了许多尖刻的英语习语,这些习语不仅具有讽刺意味,而且富有诗意。例如,“Villain, I have done thy mother”、“I do desire that we may be better strangers”等。
《李尔王》的攻击性语言:莎士比亚在《李尔王》中使用了对背叛女儿仆人的攻击性语言,展示了尖刻的言语表达。
《家具哲学》中的批评:埃德加·爱伦·坡在《家具哲学》中对英式家居风格进行了尖刻的批评。
《格列佛游记》中的谴责:乔纳森·斯威夫特在《格列佛游记》中对人类种族进行了尖刻的谴责。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的贬低性称呼:马克·吐温在《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对Paps进行了贬低性的称呼。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粗鲁表达: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对汤姆进行了粗鲁表达。
《愚公移山》中的尖刻反问语气:在《愚公移山》中,智叟用夸张的语气教训愚公,其话语带有明显的嘲讽口吻。
《诗经》中的尖刻语言:诗经》中的《国风·鄘风·相鼠》通过将人人喊打的老鼠与在位者对比,表达了对无礼义廉耻者的尖刻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