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写作必须言之有物,不可流于虚妄的空谈。
2.他这一番话不但没把人们说服,反而让大家觉得十分虚妄。
1. 荒诞无稽。
引
1. 世信虚妄之书,以为载于竹帛上者,皆贤圣所传,无不然之事,故信而是之,讽而读之。睹真是之传与虚妄之书相违,则并谓短书,不可信用。
汉
《论衡·书虚》
王充
2. 善恶之行,祸福所归。九流百氏,皆同此论,岂独释典为虚妄乎?
北齐
《颜氏家训·归心》
颜之推
3. 我佛以清净六尘为明心之本,凡耳目之入,皆虚妄耳。
明
《松风阁记》之二
刘基
4. 一切根本的根本若不究诘一下,重新估定的评价能保没有虚妄么?万一有虚妄,立足点就此消失。
《倪焕之》二十
叶圣陶
“虚妄”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xū wàng”,其基本含义是荒诞无稽、不真实的。在不同的语中,“虚妄”可以指没有事实根据的事物,或者是一种虚假、不真实的状态。
在佛教中,“虚妄”通常用来描一切现象的本质都是虚幻不实的。例如,《金刚经》中提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意思是世间的一切相貌和现象本质上都是虚妄的,而非真实的。这种观点强调了世间万物的无常和缘起性空,即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
在日常生活中,“虚妄”常用来形容那些夸大其词、自视甚高的人。例如,某人可能在言行中故意夸大自己的能力或成就,以取他人的认可或赞扬,这种行为被称为虚妄。此外,虚妄也可以指那些没有逻辑性地追求虚无缥缈的事物,比如没有钱却天天梦想中六合彩这也是一种虚妄的表现。
在哲学和心理学领域,虚妄也被用来描述一种错误的认知或思维状态。例如,妄念被认为是虚妄不实的,因为它们是自心的执着和错误的观念。这种虚妄的状态可能导致人们无法正确理解现实,从而陷入迷惑和错误的认知中。
“虚妄”一词在不同的文化和语境中有着丰富的含义,从佛教的哲学思想到日常生活中的为表现,都反映了人们对真实与虚幻、善恶、是非的复杂认知。
在佛教中,“虚妄”是一个核心概念,其定义和解释涉及对世间万物本质的深刻理解。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虚妄”的具体含义。
“虚妄”在佛教中指的是无实之物或反常的、虚假的现象。这种现象包括因缘所生的事物和外来的东西。例如,我们的一念心性堕入轮回后在三界中打滚所留下的后遗症,包括业力和妄想,这些都是虚妄的障碍。
“虚妄”还被描述为心执着于无实不真的东西,是愚凡夫起妄心乱识的结果。这种执着导致了遍计所执,即对事物的错误认知和分别,不契真性。例如,《圆觉经》、《法华经》和《涅槃经》中都有提到“虚妄浮心多诸巧见,不能成就圆觉方便”,强调了虚妄分别的不契真性。
此外,“虚妄”也被解释为非实在之意、非理迷执之意和虚诳之意。这意味着一切事物都是幻象,如同梦境一样虚幻。例如,《金刚经》中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强调了所有相的虚妄性。
在佛教修行中,“虚妄”的破除是重要的一步。佛陀出世后的教法可以分为破除虚妄和开显真实两大部分。破除虚妄的过程包括远离我见、远离我执,以及对五阴的具足内涵与虚妄有如理作意的现观。
“虚妄”在佛教中指的是无实之物、因缘所生的事物、心执着于无实不真的东西,以及一切事物的幻象和虚妄性。
在心理学领域,虚妄的认知或思维状态,通常表现为一系列不切实际的信念和想法。这些虚妄状态可以分为几种典型表现:
虚无妄想:患者坚信自己已不复存在,或是一个没有五脏六腑的空虚躯壳,并认为其他的人,甚至整个世界包括房子、树木都不存在了。这种妄想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发作以及躯体形式障碍等疾病中。
罪恶妄想:患者毫无根据地坚信自犯了严重的错误或罪恶,甚至认为自己罪大恶极,应受严厉惩罚。这种妄想可能导致拒食、自杀等行为,多见于抑郁发作和精神分裂症。
疑病妄想:患者毫无根据地坚信自己患了某种严重的躯体疾病或不治之症,因而到处求医,各种详的检查和反复的医学验证也不能纠正。严重时,患者认为自己内脏都腐烂了,大脑成了一个空壳,血液干枯了,称为虚无妄想。
被害妄想:患者坚信自己正在遭受某种迫害,这种妄想可能导致行为异常,如跟踪监视配偶的日常活动,甚至检查配偶的内裤等。
夸大妄想:患者坚信自己拥有超乎寻常的能力或财富,这种妄想可能导致言语活动增多和情绪高涨。
替代妄想(Capgras 综合征) :患者认为其亲友已被假扮者顶替,这种妄想可能导致患者对亲友的怀疑和不信任。
人身变换症(Fregoli 综合征) :患者认为在其所遇到的人群中有他熟悉的人(往往是他所认为的迫害者),虽然两者之间外貌并不相像,但确实就是同一个人。
这些虚妄状态通常与大脑神经递质失和脑功能异常有关,导致信息处理障碍,产生不切实际的想法。诊断时,医生会通过颅脑MRI成像评估大脑结构是否异常,血清学检测是否存在代谢性疾病的标志物,以及进行心理测试,如MMPI人格测验,以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在区分日常生活中的虚妄行为与健康自信之间的界限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
谦逊与自我认知:真正的自信者通常表现出谦逊,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和可能的错误,并愿意寻求帮助以增强自我认知。相比之下,虚妄行为往往伴随着过度的自我吹嘘和对自身能力的不切实际的乐观。
设定健康边界:健康自信的人能够设定并维护健康的个人界限,这有助于保护自己免受操纵和侵犯。虚妄行为可能表现为忽视这些界限,导致个人福祉受损。
基于事实的决策:健康自信的人在做决策时会基于个人价值观而非情感,同时关注事实而非假设。虚妄行为可能涉及对信息的选择性接受,只关注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而忽略相反的证据。
面对挑战的态度:真正的自信者能够平静地享受生活,拥抱不安全感,并在面对挑战时保持成长和自由。虚妄行为可能表现为过度虑或回避可能引起焦虑的情境。
社交互动中的表现:健康自信的人在社交互动中能够清晰、礼貌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限,避免因害怕被拒绝而避免自信。虚妄行为可能表现为在公共场合出丑或采取危险行为。
虚妄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现形式确实存在显著差异。从我搜索到的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虚妄观念在印度宗教哲学中的体现,以及它如何影响个人和社会。
在印度宗教哲学中,虚妄被视为痛苦的根源。婆罗门教和佛教都强调虚妄观念是导致人类痛苦的主要原因。婆罗门教认为,由于妄的观念,人们追求不实在的东西,从而陷入痛苦。佛教也认为痛苦来源于无明,即虚妄的观念,导致对外物的欲望和不可能达到目的的求行为。这种虚妄观念的出发点不同,婆罗门教基于其实体论或主体论,而佛教则基于对事物本质的洞察。
此外,虚妄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现形式也体现在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态度上。例如,人类虚无主义表现为对人类整体生存意义的否定,用自然性对抗人性,悲观地看待技术与现代物化生活。这种虚无主义不仅限于个人层面,还表现为狭隘的族主义、国家主义、大国沙文主义和帝国主义等集体虚无主义。
在西方哲学中,虚无主义也有其独特的表形式。尼采将虚无主义分为积极的虚无主义和消极的虚无主义。积极的虚无主义强调个体的自由和创造力,而消极的虚无主义则现为对传统价值观和道德体系的否定。这种虚无主义在西方哲学史中有着深远的影响,从皮浪式怀疑主义到诺斯替主义等流派都有其独特的特征。
虚妄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现形式不仅反映了个人对现实的逃避和对传统价值的否定,也揭示了虚无主义与积极人生哲学之间的对比。
在哲学上,虚妄与理的关系是一个复杂且多维的议题。罗素在其著作中探讨了真理和虚妄的概念,并提出了三个必要条件来理解真理的性质:承认真理的反面(虚妄),将真理视为信念的性质,以及真理的性质依赖于信念与外界事物的关系。他认为,当信念与特定的复杂体相联系时,它被认为是真实的;反之,当信念与特定的复杂体不相联系时,它被认为是虚妄的。
黑格尔则从另一个角度出发,认为真实与虚妄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他指出,真理不是一种固定的、现成的状态,而是通过区别和否定性发展出来的。这种观点强调了真理和虚妄之间的动态关系,认为真理包含着否定性,即也包含着虚假的东西。
此外,哲学家们还探讨了人类对真理的追求与虚妄想象之间的关系。例如,草男的文章指出,人类对真相的渴望与对虚妄的想象并存,这种矛盾催生了信和虚妄。想象力成为迷信的催化剂,通过联想和情感将客观存在转化为各种想象,甚至将谎言视为真理。
在更广泛的哲学讨论中,真实与虚妄被视为相对的概念,而非绝对的存在。文章提到,“明镜本无台”这一引言强调了真实与虚妄之间的相对性,指出真实并非绝对存在,而是相对认知和理解而言;虚妄作为预期和幻想的存在,反映了我们对世界的主观构建。
哲学上对虚妄与真理关系的探讨涉及多个层面:从罗素的信念与事实的关系到黑格尔的区别与否定性的发展,再到人类对理的追求与虚妄想象之间的复杂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