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这事是大家一起做的,谁也别想推脱责任。
2.我们要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而不是一味地找借口推脱。
1. 推卸;推辞。
引
1. 苏松皆缺正官,江南无一上司,吾若又推脱担子,贼未必不登老岸矣。
明
《与白伯伦仪部书》二
唐顺之
2. 那边找说在这里,这里又说在那边,胡推脱安心把我骗。
清
《墙头记》第二回
蒲松龄
3. 朱暮堂浓眉一皱,生怕有啥意外,自己推脱不了责任。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四
周而复
“推脱”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基本含义是推卸责任、推辞或逃避行为。在现代汉语中,“推脱”通常用于描述一个人不愿意承担责任或问题,而是通过某种方式使自己与这些事情无关。例如,当一个人意识到某个问题的严重性时,他可能会想方设法来推脱责任,以避免承担相应的后果。
“推脱”一词的“脱”字可以理解为脱离、摆脱的意思,因此“推脱”可以被理解为把责任或问题从自己身上推开,之与自己无关。这种行为在很多情况下被视为一种负面的行为,因为它涉及到逃避责任和不愿意面对问题的态度。
在使用上,“推脱”常用于描述与自己有关的责任、错误或问题,例如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当遇到困难或问时,如果某人没有积极主动地解决或承担责任,而是选择回避或推卸,就可以用“推脱”来形容他的行为。
此外,“推脱”与推托”是同音词,但意义不同。“推托”指的是借故拒绝或推辞别人请求的事情,通常带有托词或拒绝的原因。例如,当朋友邀请你参加聚会时,你可以以工作繁忙为理由推托。
“推脱”主要强调的是摆脱、开脱任或问题,而“推托”则侧重于借故拒绝或推辞别人请求的事物。理解这两个词的区别有助于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正确使用它们。
推脱的历史起源和演变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由美国哲学家查尔斯·桑德斯·皮尔士(Charles Sanders Peirce)提出皮尔士在1870年代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澄清了演绎推理作为数学证明的基础,并且他认识到归纳推理,但始终坚持认为存在三种类型的推理,即他称之为“abduction”(推断)、“retroduction”(回溯)、“hypothesis”(假设)或“presumption”(假定)。后来的哲学家们将皮尔士的这种推理称为“最佳解释推理”(Inference to the Best Explanation, IBE)。
皮尔士引入了这种推理形式,将其与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并列,形成了一种逻辑的三分法。他认为这三种推理是理解现实的基本构建块,彼此不可还原。然,并非所有哲学家都同意推断是一种独特的逻辑推理类型,一些人认为推断可以分解为演绎和归纳推理。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推脱”一词的含义和使用存在显著差异。我们可以看到“推脱”和“推托”这两个词在中文中有不同的含义和应用场景。
从词义上看,“推脱”主要表示推卸责任或问题,使与己无关。例如,在面对责任、错误或与己有关的事时,人们可能会选择“推脱”,以避免承担责任。而“推托”则更多地用于借故拒绝别人的要求或请求,通常带有婉言拒绝的意味,并且带有拒绝的原因。
在使用场景上,“推脱”的对象通常是与自己相关的责任或问题,如工作安排、教育中责任等。而“推托”的对象则是别人要求的事情,例如别人邀请或请求时,可能会以各种理由进行拒绝。
此外,从感情色彩来看,“推托”是中性词,而“推脱”则带有贬义。这意味着在某些情况下,“推脱”可能被看作是一种逃避责任的行为,而“推托”则更多地被视为一种礼貌性的拒绝。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理解这些细微差别对于准确表达和理解语言非常重要。例如,在西方文化中,直接拒绝他人可能会被视为不礼貌或缺乏合作精神,因此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推托”能更为常见,因为它通过婉言拒绝来维护人际关系。而在中文文化中,“推脱”则更常用于表达逃避责任的行为,这反映了中文文化中对责任义务的重视。
在心理学角度解释人们选择“推脱”责任的心理机制,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
从自我防御机制的角度来看,推卸责任是一种心理防御策略,旨在保护个体的自尊和减少焦虑。这种行为通常是为了避免面对内心的恐惧和痛苦,通过将责任归咎于他人来维持自我感觉良好。例如,当个体遭受不公或伤害时,他们可能会无意识地将自己的不愉快和愤怒转移到他人身上,从而避免自我反省。
认知偏差也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归因偏差是一种常见的认知偏差,即在解释他人行为时过度强调内在特质而忽视外部环境因素这种偏差使得个体倾向于将失败或不利局面归因于外部因素,而非自身的行为或决策。例如,在面对失败时,一些人选择将责任推给他人,以避免承认错误并减轻内心的不安和外界的评价。
此外,恐惧和焦虑也是推卸责任的重要心理动因。当人们因恐惧和焦虑而触发时,他们可能会不自觉地将责任归咎于他人或将自己的不愉快情绪投射到他人身上。种行为实际上是在逃避现实,拒绝面对内心的痛苦和真实情况。
社会和文化背景也对推卸责任的行为产生响。在某些文化中,直接承认错误被视为弱点,促使人们更可能采取归咎他人的方式来保护社会形象。这种文化背景进一步加强责任外化的倾向。
此外,恐惧责任(hypengyophobia)也是一种非理性的恐惧,表现为人们在重大程度上避免承担责任,即使这对自己和他人造成巨大损失。这种恐惧源于对自身能力的怀疑,认为外部事件比个人行为更能决定生活,从而削弱了通过自身行为影响生活的可能性。
从婴儿时期的“宇宙中心”认知开始,人们往往本能地将怒气归咎于他人,而非反思自身。这种行为在工作和生活中依然存在,情绪隔离使得人们容易将怒气转移到他人身上。
总之,推卸责任的心理机制涉及自我防御、认知偏差、恐惧和焦虑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多个方面。
在法律语境中,“推脱”通常被理解为一种逃避责任或推卸责任的行为。这种行为涉及个人拒绝承担与其相关的责任、问题或义务。例如,在古代文献中,“推脱”被解释为推卸责任或逃避责任的行为,如唐代顺之在《白伯伦仪部书》中提到苏松因缺正官而推脱责任,清代蒲松龄在《墙头记》中描述朱暮堂推脱责任的情景。
在现代法律应用中,推脱可能被视为不诚实或不负责任的表现。例如,某些情况下,个人不能以公司的集体责任为由推脱罪责。此外,推脱与推托有区别,前者更强调个人拒绝承担责任,而后者则指以各种理由拒绝他人请求的行为,尤其是在涉及他人利益的情况下。
在文学作品中,“推脱”一词的使用可以追溯到莎士比亚的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在第三幕第五场中,卡普莱特来到朱丽叶的房间,发现她正在哭泣,并用比喻的方式描述她的悲伤状态:“你像一只船、一片海、一阵风;你的双眼,我可称之为洋,随着泪水而涨落;你的身体是船只,在这咸水中航行;你的叹息是风,与泪水一起狂暴,如果不突然平静下来,将会颠覆你那被风暴吹打的身体。” 这种比喻的使用不仅丰富了语言表达,也加深了读者对角色情感的理解。
此外,在柏拉图的《申辩篇》中,苏格拉底在自己的审判中进行了辩护和否认,试图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辩解。这种辩护形式在西方文学中非常著名,例如蒙田的《雷蒙·塞邦德的辩护》以及纽曼的《我的宗教观点史》等作品中也有类似的应用。这些文学作品中的“推脱”或辩护策略,帮助读者理解作者或角色如何面对指控和质疑,从而影响了人们对这个词的理解。
通过这些文学作品中的例子,“推脱”一词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义,不仅仅是简单的否认或逃避责任,而是包含了复杂的心理和情感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