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他推托肚子疼,怎么也不肯上台表演。
2.这份工作你最拿手,请你不要再推托了。
1. 见“推託”。
引
2. 推引依托。
引
1. 〔桓灵之世〕下及小司,列城墨绶,莫不相商以得人,自矜以下士……把臂捩腕,叩天矢誓,推托恩好,不较轻重。
汉
《中论·谴交》
徐
3. 托故推脱或拒绝。
引
1. 两人虽受苦毒,坚相推托不肯招。
宋
《夷坚三志壬·杨廿一入冥》
洪迈
2. 此事我已供了,奈何推托?
宋
《癸辛杂识别集·祖
周密
3. 夫人失信,推托别词。
元
《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
王实甫
4. 那禀告父母的话,大半还是推托之词。
清
《慎鸾交·谲讽》
李渔
5. 可恨我一写信要中国书,她们便有百般的阻拦推托。
《寄小读者》十六
冰心
“推托”一词在汉语中主要表示以借口或理由拒绝或推辞某事,通常用于规避责任或拒绝承担义务。这个词的发音为“tuī tuō”,其基本含义是通过托词来推脱或拒绝。
“推托”的用法通常涉别人请求的事情,而不是与自己直接相关的事情。例如,当别人要求某人做某件事情时,如果这个人不愿意去做,他可能会用一些理由来推托,比如声称自己身体适或有其他安排。
此外,“推托”也可以用于描述一种行为,即某人面对困难或责任时故意找借口逃避或推卸责任这种。行为在社会和文化中常常被视为不诚实或不负责任的表现。
在古代文献中,“推托”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徐干的《中论·谴交》,并在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中也有使用,描述了人们以各种理由推脱或回避的情况。
“推托”与“推脱”虽然发音相同,但意义不同。“推脱”更多指推卸责任,而“推托”则侧重于借故拒绝。
“推托”一词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含义和用法经历了变化,主要体现在其多义性和具体应用场景的演变。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推托”的含义较为明确,通常指借故拒绝或推辞他人请求的事情。例如,《西厢记》中描述了夫人失信,推托别词,将婚姻打灭的情节。这种用法在《三国演义》和其他古代文献中也有体现,如陶谦欲让徐州与刘备时,刘备终是推托。这些例子表明,在古代,“托”主要用于婉言拒绝他人的请求,而不是直接拒绝。
然而,“推托”一词的含义并不局限于拒绝他人请求。在某些情况下,它还可以表示推举嘱托,即推荐或委托他人做事。这种用法在徐干的《中论》中有体现,如“推托,恩好不较轻重”。这说明在古代,“推托”不仅用于拒绝,还可能涉及推荐或委托他人。
现代汉语中,“推托”的含义和用法与古代有所不同。现代汉语中,“推托”更多地用于借故拒绝或推辞他人请求的事情。例如,“他推托嗓子坏不肯唱歌”。这种用法强调了借故拒绝的性质,与古代的推荐或委托用法有所区别。
此外,“推托”与“推脱”是同音词,但意思和用法不同。“推脱”更多地涉及推卸责任或错误,对象通常是与己有关的事。例如,“朱暮堂浓眉一皱,生怕有啥意外,自己推脱不了责任”。而“推托”则主要用于婉言拒绝他人的请求。
“推托”一词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多重含义和用法。古代主要指借故拒绝或推辞他人请求,有时也用于推荐或委托他人做事;
在古代文献中“推托”与“推脱”虽然读音相同,但含义和用法有明显区别。
例子:《西厢记》第三回第一折中有句:“夫人失信,推托别词,将婚姻打灭。”这句中的“推托”表示夫人借故拒绝了婚姻的提议。
推脱:
总结来说,“推托”侧重于婉言拒绝别人请求的事情,而“推”则侧重于推卸与自己相关的责任或错误。
在现代汉语中,推托的行为对人际关系和社会评价有着复杂的影响。首先,推托行为通常被视为怠惰和逃避责任的表现,这在日常生活会引发尴尬和无奈的情绪。例如,当一个人因肚子疼拒绝上台表演时,这种推托行为不仅影响了个人形象,还可能破坏与他人之间的信任关系。
此外,推托行为在社会交往中也常常被看作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例如,“互相推托”的成语描述了人们在面对困难或责任时相互推卸的情况,这种行为在感情上是中性的,但实际上传达出的是不愿承担责任的信息。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个人的社会评价,还可能对团队合作和集体利益产生负面影响。
然而,在某些文化背景下,推托行为也可能被视为一种智慧和策略。例如,在中国社会中,推托有时被认为是一种“本事”,能够使大家轻松愉快地处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推托行为可能看作是一种灵活的应对方式,而不是简单的逃避责任。
总之,推托行为在现代汉语中对人际关系和社会评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既可能被视为怠惰和不负责任的表现,也可能被看作是一种智慧和策略。
推托行为的心理学解释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首先,根据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人们在解释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时,会寻找原因或动机。当一个人推托某件事情时,他可能在内心深处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或不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通过供一个借口来避免面对这一责任。
此外,推托行为也可能与认知系统的准确性问题有关。我们的大脑解释他人行为时,不仅关注行为本身,还试图理解其背后的动机。然而,由于行为的意图和动机往往难以直接观察到,我们需要做出假设推断它们。这些假设可能涉及对行为者的技能、意图、目标等的估计,以及对行为后果的预测。因此,当一个人推托某件事情时,他可能在内心深处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或不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通过提供一个借口来避免面对这一责任。
最后,推托行为也可能与人们在处理信息时的高效方式有关。人们倾向于假设或推断他人的行为和意图,这种行为在处理信息时是一种高效的式。然而,过度依赖假设可能导致对他人生活状态的不切实际的期望,甚至伤害他人。因此,当一个人推托某件事情时,他可能内心深处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或不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通过提供一个借口来避免面对这一责任。
识别和应对生活或工作中遇到的推托行为,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处理。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策略:
害怕承担责任:有些人因为担心风险或责任而不敢决策。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调整方案、完善细节来消除对方的顾虑。
无利不起早:有些人只有在看到利益时才会积极行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分享项目带来的名声或业绩好处,以激励对方。
显示存在感:有些推脱者为了保住职位或显示自己的存在感,故意为难他人。此时,可以通过称赞对方的专业性来满足其存在感需求。
故意给你下马威:有些人试图通过推脱行为控制局面,给你个下马威。在这种情况下,工作时要据理力争,但在非工作场合可以通过小礼物等方式缓和关系。
调整方案和细化计划:对于害怕承担责任的推脱者,可以根据对方的顾虑调整方案,完善方的细则,使其难以反驳。
请领导出面协调:如果对方因为担心风险而不敢决策,可以请双方的领导出面协调,帮助解决问。
多称赞对方:对于显示存在感的推脱者,可以通过戴高帽子、多称赞对方的专业性来满足其存在感需求。
据理力争与善意缓和:对于故意给你下马威的推脱者,在工作中要据理力争,但在非工作场合可以通过小物等方式降低对方的攻击性。
合作与沟通:采取合作和沟通的态度是最佳的应对策略。倾听理解对方的立场和理由,明确表达自己的工作负担和限制,提出合理需求,并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面对复杂的推脱行为,往往需要采取组合拳策略。例如,对于畏首畏尾的推脱者,可以调整方案并请领导出面协调;对于显示存在感的推脱者,可以通过称赞其专业性来满足其需求;对于故意给你下马威的推脱者,则要在工作中理力争,在非工作场合通过善意行为缓和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