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制定的意思

zhì dìng

制定

拼音zhì dìng

1.制定常用意思: 经过一定的程序确定(法律、规程、计划等)。

词性动词
近义词 制订 , 拟订 , 拟定 , 订定
反义词 取消 , 废止 , 废除 , 作废
例词制定法律

例句 1.这个计划是他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制定出来的。
2.我们学校在新学期制定了新的学生守则。

制定引证解释

1. 拟订;定出。

1. 唯圣主所由,制定其当,非群臣之所能列。 《汉书·
2. 第八子得一,知贝州。王则反,不能死节,又为之制定仪注。 宋 《清波别志》卷中 周
3. 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二 邓小平


制定是什么意思

制定”是一个动词,其基本含义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或规则来确定或规划某项事物的内容、方法或计划。它通常用于涉及制定计划、法律、政策等方面的事物,并需一定的权威或权力以确保有效执行。

在具体应用中,“制定”强调的是做出最终的决策或确定,使事物完全确定下来。例如,政府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学校制定课程计划,公司制定营销策略等。这种行为往往涉及对已有事物的最后确认,不是从无到有的创制过程。

此外,“制定”在不同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政府、法律、教育、企业等。例如,在企业管理中,制定战略规划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需要充分考虑市场状况与企业实力状况,并确立可行的时间节点和评估指标。

“制定”与“制订”虽然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互换使用,但两者在含义和用法上存在细微差别。“制订”更多地指从无到有的创制过程,强调行为的进程和初步成果,而“制定”则侧重于将起草的内容确定下来,成为具有约束力的规定。

“制定”是一个强调最终结果的动词,常用于需要权威和权力来确保执行的场合,如法律、政策的制定等.

制定与制订在现代汉语中的具体区别是什么?

在现代汉语中,“制定”与“制订”虽然读音相同,但它们在含义和用法上存在一定的区别。

从含义上看,“制定”侧重于经过一定程序后确定的结果,如法律、规程、政策等。它强调的是将起草、设计内容确定下来,使其成为不可轻易改变的规定。而“制订”则侧重于从无到有的创制过程,如起草理财方案或旅行计划。它强调的是拟议和创制的过程,未必形成最终结果。

从用法上看,“制定”的对象通是长期、稳固的,如方针政策或社会发展规划,强调起草者具有执行或解释权,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而“制订”的对象通常是初创的、临时的、易变的,如学习计划或装修草案,强调细节落实,不具备强制性。

此外,从对象状态上看,“制订”偏重于创制过程,无需走组织决策程序,表述的是“进行时”或“将来时”;而“制定”则偏重于做出最后决定使之完全确定下来,一般要通过相应的组织决策程序后发布,表述的是“完成时”。

总结来说,“制定”与“制订”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侧重于结果的定,后者侧重于过程的创制。

在企业管理中,制定战略规划的具体步骤和考虑因素有哪些?

在企业管理中,制定战略规划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个步骤和因素。以下是详细的战略规划步骤和考虑因素:

制定战略规划的具体步骤:

  1. 界定当前公司业务
  2. 明确企业的业务范围、产品类型、销售区域及竞争优势与劣势,为后续规划提供基础信息。

  3. 进行企业内部、外部审计

  4. 通过SWOT分析等工具,评估企业的内部控制、财务信息、经营效率及外部机会与威胁,为战略规划提供风险与机遇分析。

  5. 确定企业新的业务发展方向和远景使命

  6. 基于SWOT分析,明确未来发展方向,思考产品类型、销售区域及差异化策略,制定战略方向和目标市场。

  7. 将发展方向和使命转化为战略目标

  8. 基于总体战略目标,设立分目标并逐层分解,制定具体可执行的目标,确保目标的可执行性和可持续性。

  9. 制定企业战略计划

  10. 根据战略目标和现状,制定市场开发、产品研发、人力资源、资金筹措等具体计划,确保战略目标实现。

  11. 明确战略规划框架

  12. 梳理企业目标、愿景、细分市场、业务体系、模式及所需资源和能力。

  13. 市场与竞争分析

  14. 运用PESTEL模型分析宏观环境,波特五力模型分析行业竞争,竞争对手分,市场需求分析。

  15. 评估内部能力

  16. 资源评估、价值链分析、核心竞争力分析。

  17. 制定战略规划

  18. 愿景与使命制定、战略定位、发展目标设定、战略路径规划、业务组合策略

  19. 战略分解与实施

  20. 战略目标分解、行动计划制定、资源配置、组织架构调整。

  21. 绩效管理与激励

  22. 建立绩效管理体系和激励机制。

  23. 环境监控与战略调整

  24. 持续关注内外部环境变化,基于评估结果调整战略规划。

考虑因素

  1. 明确公司目标和愿景
  2. 确定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和愿景,确保所有员工对企业的未来方向有清晰的认识。

  3. 深入的市场分析

  4. 分析市场需求、竞争对手和行业趋势,了解市场机会和挑战

  5. 核心竞争力评估

  6. 评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包括技术、品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

  7. SMART目标设定

  8. 目标应具有持久性、可持续性和可测量性。

  9. 资源配置

  10. 根据目标和需求确定并有效利用资源。

  11. 执行力和监控与评估

  12. 确保战略与内外部环境相适应,定期评估调整战略以确保其有效性。

  13. 组织架构调整

  14. 根据战略需要调整组织架构,确保各部门协同工作。

  15. 持续沟通和调整

  16. 保持内外部沟通,及时调整战略规划和实施方案,适应市场变化和企业发展要。

政府制定环境保护政策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哪些关键因素?

在制定环境保护政策的过程中,政府需要考虑多个关键因素:

  1. 可持续发展战略:政府应明确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这包括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趋势,改善环境质量。

  2. 行政领导责任制度:各级政府需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质量负责,制定具体目标和措施,并报上级政府备案。行政官员应对环境质量负责,建立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并定期公布。

  3. 法律法规的执行:各级政府必须依法履行环境保护职责,坚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将环境质量作为评价政府主要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

  4. 经济政策支持:政府应完善环境保护济政策,增加环境保护投资,提高污染治理投入占GDP的比例,建立污染物排放收费制度,加强污染物排放费的征收和使用管理。

  5. 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加强环境科学研究,发展环保产业,优先安排环保科研项目,重点研究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重大课题,积极应用新技术。

  6. 公众参与与教育:鼓励公众参与环境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高全民环境意识,确保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执行,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和合理开发自然资源。

  7. 综合防治措施:政府需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乡镇企业环境管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老污染治理、废物污染控制等。

  8. 财政支持与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价格、税收、信贷、贸易、土地和政府采购等政策体系,对可再生能源发电厂和垃圾焚烧发电厂实行有利于发展的电价政策,对通过境内非营利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环保事业的捐赠依法给予税收优惠。

  9. 区域协调发展:根据地方条件制定符合不同区域特点的计划,并进行城乡筹规划,解决制约经济增长和引起公众强烈反应的环境问题,改善主要流域、地区、海域和城市的环境质量。

学校制定课程计划时,如何确保课程内容既符合教育标准又满足学生需求?

学校在制定课程计划时,确保课程内容既符教育标准又满足学生需求的关键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明确课程目标:首先,学校需要明确课程的目标这些目标应与国家教育方针和学校的具体教育目标一致。课程目标是课程设计的基础,它决定了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

  2. 分析学生需求:学校应全面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兴趣和知识基础,合理安排课程难度和内容。这一步骤有助于确保课程内容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 选择合适的教材:教材的选择应注重其适用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确保内容与课程目标相符。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4. 安排合理的课时:根据学生年龄、知识基础和教材内容,合理分配课时,确保学习任务的完成。课时安排应考虑理论与实践、必修与选修的平衡。

  5. 制定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确保系统性和连贯性,与课目标一致。教学方法应多样化、实用性和创新性,以激发学生兴趣和提高效率。

  6. 注重实践环节:设计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能力。实践环节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增强其综合能力。

  7. 定期评估与调整:从课程目标、教材选择、课时安排、教学计划等方面进行评估,根据反馈和效果优化课程计划定期评估和改进课程内容,审查学生成果、收集反馈并跟踪行业变化,确保课程始终与需求和行业发展保持一致。

制定法律或政策时,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并确保其有效执行?

在制定法律或政策时,平衡方利益并确保其有效执行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以下是几个关键步骤和原则:

  1. 立法中的利益衡
  2. 在立法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各种不同的利益关系,并通过科学和民主的方式进行决策。这不仅考验立法者的政治智慧和立法水平,也决定了法律的质量高低。
  3. 利益平衡原则是法律领域中的核心概念,旨在通过法律权威协调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使各方利益在共存和相容的基础上达到合理优化状态。
  4. 在立法活动中,应以公平、正义的原则衡量各项利益,实现资源和利益在各主体之间的合理分配。

  5. 公众参与的重要性

  6. 扩公众的有序参与是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重要方式。人民群众不应只是法律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立法的积极参与者。
  7.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规和公共政策原则上要公开听取意见。

  8. 政策实施后的反馈机制

  9. 政策的成功与否不仅在于其内容,更在于实施后的效果评估。根据反馈及时调整政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是权衡利弊、兼顾利益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10. 行政机关在执法时需要全面、客观地综合考虑各方利益,确保法律的实施既能有效维护公共利益,推动社会的整体进步,又不会对特定群体造成不合理的损害。

  11. 司法途径的补充性平衡

  12. 在立法未覆盖的情况下,司法活动对利益冲突进补充性平衡,法官根据利益平衡原则权衡取舍,弥补法律滞后性,但存在主观倾向性。
  13. 法律通过识、确认和衡量冲突利益,分配利益,保护弱势主体,调整权利义务关系,使各方处于均衡状态。

  14. 整体利益最大化原则

  15. 法律在调整冲突利益时,既要满足各主体利益需求,也要减少摩擦和资源浪费。在立法和司法活动中,优势值目标应首先得到尊重,同时体现弱势价值目标,实现强势与弱势利益的平衡。

通过以上步骤和原则可以有效地平衡各方利益,并确保法律或政策的有效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