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这次项目非常成功,公司决定论功行赏,各有等第。
2.这次的表彰将会按照人们在项目中的贡献划分等第。
1. 等级次第。
引
1. 春,正月,庚戌朔,赦天下;诏两税等第,自今三年一定。
《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四年》
2. 自大中祥符至今六十年,州县有废置,名号有改易,等第有升降。
宋
《曲洧旧闻》卷五
朱弁
3. 乾隆已前,凡御试开列试差诸臣,皆发出等第名次。
清
《郎潜纪闻》卷三
陈康祺
4. 我那时不知道这学校的饭是分等第的,有钱的吃小厨房饭,没钱的就吃大厨房的饭。
《海滨故人》二
庐隐
5. 就收生婆中预选,名籍在官,以待内庭召用。如选女,则用以辨别妍媸可否;如选奶口,则用等第乳汁厚薄,隐疾有无,名曰隐婆。
明
《长安客话·三婆》
蒋一葵
2. 唐代科举,由京兆府考试后选送前十名升入礼部再试,称为“等第”。
引
1. 进士为时所尚久矣……京兆府考而升者,谓之等第。
唐
《唐国史补》卷下
李肇
2. 神州解送,自开元、天宝之际,率以在上十人,谓之等第,必求名实相副,以滋教化之源。
五代
《唐摭言·京兆府解送》
王定保
3. 唐太宗见进士等第,怪其无张昌龄、王公谨名,王师旦曰:“二人有文无行,恐变陛下风雅。”
宋
《言张田第二状》
司马光
“等第”词在汉语中有多重含义,主要指等级次第或分等级的情况。在古代,特别是在唐代科举考试中,“等第”具有特殊意义,指的是由京兆府考试后选送前十名升入礼部再试的考生名单,即这些考生按照成绩排列的名次。
“等第”也可以泛指等级次第,例如在税收、州县管理等方面,表示不同层次或类别的排序。在现代汉语中,“等第”常用于描述成绩、品级或等级,如考试成绩的划分(优秀、良、及格、不及格)。
“等第”还可以用于其他领域,如荣誉等级、工作评价等。总来说,“等第”一词在不同历史时期和语境下,既可以指具体的等级次第,也可以泛指分等级的情况。
在唐代科举考试中,“等第”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首先,等第是指考试成绩的等级次第,即根据考生在考试中的表现将其分为不同的等级。这种等级划分不仅反映了考生的能力和水平,还决定了他们后续的选拔和录取过程。
具体来说,在京兆府的取解试中,等第的设置为重要。自开元、天宝时期开始,京兆府每年都会将前十名考生选送至礼部参加进一步的考试,这些考生被称为“等第”。种做法不仅突出了优秀考生,还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进入更高级别的考试和官职选拔。例如,《唐摭言》记载:“神州解送,自开元、天宝之际,率以在上十人谓之等第”,这表明等第不仅是对考生能力的一种认可,也是他们未来仕途的重要起点。
此外,等第还与唐代的铨选制度密切相关。科举及第后,考生需要通过礼部的介绍才能成为吏部的选人,并根据等第的不同守选时间有所不同。这意味着等第不仅影响了考生的初次选拔,还决定了他们未来能否顺利进入官场以及进入官场的速度和层级。
然而,等第制度也存在争议。一些有识之士批评说,等第制度导致了过度的竞争和不公平现象。例如,韦澳在大中七年(853年)主张废除等第制度,认为这种制度使得考生过于注重名次而忽视了实际能力。尽管如此,等第制度在唐代一直存在,并且成为科举考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现代汉语中,“等第”一词主要应用于成绩、品级或等级的划分。具体来说,它用于描述学生学科成绩的记录方式,将学生的成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以反映学生相对于考试难度的相对表现。例如,在教育领域,等第分数用4分制或2分制,根据考试成绩将学生分为A、B、C、D四个等级,或者P、E两个等级。
此外,“等第”也用于商品的质量等级划分,如百货公司根据商品的质量和价格将商品分为不同的等第,以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在古代文献中,“等第”也有类似的用法,如《宋史中提到的“凡当役人户,以等第出钱,名免役钱”。
在税收和州县管理等领域,第被用来表示不同层次或类别的排序,这一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等第制度的核心在于根据行政区的特定特征(如人口数量、地理位置、赋税数额、行政事务的繁简等)将同一层级的政区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以便于中央政府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汉代继续沿用并细化了这一制度,主要以户口数量为主要标准进行分等。
隋唐时期:
唐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分,依据户口数和地理要素将州划分为辅、雄、望、紧、上、中、下七等,县则划分为赤、畿、望、紧、上、中、中下、下八等。这种划分不仅影响了官员的任免和升迁,还决定了政府组织的规模和行政经费的配额。
宋元时期:
元代则回归到以户口数量为主要标准的分等制度,分为上、中、下三等。
明清时期:
在铨选过程中,新等第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望、紧县的官员在资序上高于上县官员,有助于优秀人才的快速晋升。
行政管理与激励:
例如,清代浙江各府县根据冲、繁、疲、难四类进行分类,以便选用官吏。
财政与税收:
等第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是一种重要的行政管理工具,通过将同一层级的政区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便于中央政府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根据提供的信息,无法回答问题。我搜索到的资料主要集中在等第制评价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但没有具体提到等第在荣誉等级和工作评价中的应用实例。
我们可以总结出“等”字的历史演变过程如下:
在篆书到隶书的演变过程中,称为“隶变”,这一过程主要将篆书的圆转笔划逐渐改为方折,以提高书写速度。
读音演变:
现代读音多为阳声韵,这引发了关于“等字音转时间、原因以及为何最终取“正音”的讨论。
语义演变:
在古代,“等”还表示等待、衡、同、等同、衡量、等待、区别等次、程度相等、一样、同样、复数、列举未尽、煞尾等含义。
语法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