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那座山的山势高峻,令人望而生畏。
2.他的城堡坐落在一座高峻的山上。
1. 高耸峭拔。
引
1. 山甚高峻,上平坦,下有二泉,东浊西清。
北魏
《水经注·沁水》
郦道元
2. 德如山高峻,犹树软华实。
《普曜经·欲生时三十二瑞品》
3. 寺有宝塔,极高峻。
宋
《闲窗括异志》
鲁应龙
4. 屋宇闳敞,垣墉高峻。
清
《夜谭随录·阿
和邦额
2. 指雄伟峭拔的山岭。
引
1. 故其嬉游高峻,栖跱幽深。
汉
《鹦鹉赋》
祢衡
3. 严整冷峻。性格不随和,不可接近。
引
1. 邵曰:“陈侯崖岸高峻,百谷不得而往,遂不造焉。”
晋
《后汉纪·献帝纪二》
袁宏
2. 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
《宋书·谢弘微传》
3. 高峻以拒物,不如宽厚以容物。
清
《幽梦续影》
朱锡绶
4. 高超峻拔。
引
1. 六经而下,《左》《国》之文,高峻严整,古雅藻丽,而浑朴未散,含光酝灵,如江海之波,汪洋浩淼,非有跳沫摇漾之势,而千灵万怪,渊乎深藏。
明
《文论》
屠隆
5. 清高;超凡脱俗。
引
1. 良逸天资高峻,虚心待物,不为表饰。
宋
《唐语林·栖逸》
王谠
拼音:gāo jùn
词性:形容词
解释:形容山势或建筑物等高大而陡峭,给人一种雄伟、险峻的感觉。
例句:这座山高峻挺拔,远远望去非常壮观。
近义词:陡峭、险峻
反义词:平缓、低矮
高峻通常用来形容山势、建筑物或其他物体高大而陡峭。这个词强调的是高度和陡峭的程度,给人一种雄伟、险峻的感觉。例如,高峻的山峰或高峻的城墙。
高峻在地理学中通常指地势陡峭、高度较大的地形特征。这类地形通常包括高山、陡峭的山脉或悬崖等,其特点是海拔较高且坡度较大,可能对气候、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产生显著影响。
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高峻山脉,以下是其中一些著名的例子:
喜马拉雅山脉 - 位于亚洲,包含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8米)。
安第斯山脉 - 位于南美洲,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最高峰阿空加瓜山(6961米)。
落基山脉 - 位于北美洲,最高峰埃尔伯特山(4401米)。
阿尔卑斯山脉 - 位于欧洲,最高峰勃朗峰(4810米)。
昆仑山脉 - 位于亚洲,最高峰公格尔山(7649米)。
这些山脉不仅以其高度著称,还因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生态系统而闻名。
高峻的地形对气候有显著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温度变化: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通常会下降。一般来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会下降约0.6摄氏度。因此,高海拔地区通常比低海拔地区更冷。
降水模式:高峻的地形会影响气流的运动,导致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降水差异。迎风坡通常会有更多的降水,因为气流在上升过程中冷却并释放水分;而背风坡则可能形成雨影区,降水较少。
风的影响:高海拔地区通常风力较大,因为地形会加速气流的运动。这可能导致局部的强风现象,如山谷风或山风。
气候多样性:高峻的地形可以创造出多种微气候环境。例如,山顶可能常年积雪,而山脚则可能是温暖湿润的气候。这种多样性为不同的生态系统提供了生存条件。
阻挡气流:山脉可以阻挡气流的运动,影响大范围的气候模式。例如,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导致印度次大陆的气候与中亚地区截然不同。
总的来说,高峻的地形通过影响温度、降水、风力和气流运动,对气候产生了复杂而深远的影响。
高峻的地形对人类活动带来了多方面的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交通不便:高峻的地形通常伴随着陡峭的山坡和崎岖的道路,这使得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变得困难且成本高昂。车辆和行人在这样的地形中移动速度较慢,增加了运输时间和成本。
气候条件恶劣:高海拔地区通常气温较低,氧气稀薄,气候多变,可能伴有强风、降雪和冰雹等极端天气。这些条件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和户外活动构成了挑战。
农业受限:高峻的地形往往土壤贫瘠,坡度大,不利于农业耕作。此外,气候条件也可能限制了作物的生长季节和种类,导致粮食生产困难。
建筑难度大:在高峻的地形上建造房屋和其他基础设施需要克服地质不稳定、材料运输困难等问题,增加了建筑成本和风险。
自然灾害风险:高峻的地形容易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雪崩等自然灾害,这些灾害可能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资源获取困难:高峻的地形可能使得水、矿产等自然资源的获取和开发变得复杂,增加了资源利用的成本和难度。
通信和能源供应:高峻的地形可能阻碍通信信号的传播和能源供应的稳定,增加了通信和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难度。
这些挑战要求人类在规划和实施活动时采取特殊的策略和技术,以适应和克服高峻地形带来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