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经他一点窜,这篇小说变得生动多了。
1. 删改;修改。
引
1. 他日,公又与遂书,多所点窜。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2. 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
唐
《韩碑》诗
李商隐
3. 曾文正公大事章奏,必令幕府诸贤,各创一稿,然后审择点窜。
清
《霞外
平步青
4. 又不但审而查之而已焉,时时且为作家删改文章,其点窜之妙,能使鹿变为马,白转成黑。
《“雾重庆”拾零》
茅盾
“点窜”一词的意思是修整字句或润饰文字。这个词语最早出自《国志·魏志·武帝纪》,在古代文献中多次被使用,如李商隐的《韩碑》诗中提到“点窜《尧典》《舜典》字”,以及清代平步青的《霞外攟屑·杂觚·幕府拟稿》中提到“曾文正公大事章奏,必令幕府诸贤,各创一稿,然后审择点窜”。此外,“点窜”也可以理解为对文字进行删减和涂改。
李商隐在《碑》诗中提到的“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具体指的是韩愈在撰写碑文时对《尚书》中的《尧典》和《舜典》以及《诗经》中的《清庙》和《生民》进行了文字上改动和润色。
历史背景方面,韩愈在元和年间(公元806年—820年)被任命为裴度的行军司马,参平定淮西叛乱。战后,为了歌颂裴度的功绩,韩愈撰写了《平淮西碑》。然而,韩愈的碑文被认为过于夸耀裴度的功绩,而忽视了其他功臣的贡献,因此遭到了一些人的批评。李商隐在《韩碑》中通过“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句诗,批评了韩愈在碑文中对经典文献的改动,认为这种行为类似于对古代圣贤的不敬。
此,李商隐还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韩愈碑文内容的不满,认为韩愈在碑文中过分强调个人功绩,而忽略了整体的历史事实。
根据提供的信息,无法直接回答清代平步青《外攟屑·杂觚·幕府拟稿》中提到的“点窜”是如何应用于实际文档审校过程中的。然而,可以从我搜索到的资料中推断出一些相关信息。
“点窜”在古代文献中通常指对文字进行删减和修改。例如,《语言常识全知道》中提到,“点窜”有“删减修改”的意思。
点窜的应用:
在《霞外攟屑·杂觚·幕府拟稿》中,平步青提到刘文定公让诸门生撰稿,但不肯袭用一语。这表明在实际文档审校过程中,撰稿者需要对原文进行仔细的审阅和修改,以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独性。
点窜的具体应用:
在古文献中,“点窜”一词常用于描述对文字的修整或润饰。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及其体现方式:
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曹操给韩遂写信时,对信中的文字进行了多次修改和润饰,使文章更加完善。
唐李商隐《韩碑》:
解释:李商隐在这首诗批评某些人对经典文献进行涂改和篡改,这里的“点窜”指的是对文字的改动和润饰。
北齐之推《颜氏家训·名实》:
解释:颜之推在这里提到,修改润色子弟的文章以提升其声望,是一种不好的行为。这里的“治点”即“点窜”,指的是对文字的修改和润饰。
《隋书·李德林传》:
根据提供的信息,无法回答关于“点窜”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和应用场景的变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