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蕴藉的意思

yùn jiè

蕴藉

拼音yùn jiè

1.蕴藉常用意思: (言语、文字、神情等)含蓄而不显露。

词性形容词
近义词 含蓄 , 涵蓄
例词意味蕴藉

例句 1.他的这首词作语言朴素而又蕴藉深厚,将常见的主题表达得充满新意,实乃一篇佳作。
2.三潭印月又称小瀛洲,因为其园林精雅,文脉蕴藉,而名列西湖十景。


相关词 风流蕴藉 缠绵蕴藉

蕴藉是什么意思

“蕴藉”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yùn jiè,主要意思是含蓄而不显露。它常用于形容言语、文字、神情等具有深刻内涵但不轻易表现出的特点。例如,在文学作品中,可以用来描述文采风流、情感细腻的作品或人物的气质。

“蕴藉”一词最早见于南朝梁沈约的《伤庾杲之》诗,形容文人风流潇洒、语言谐趣,受到贵人的赞赏。此外,它也可以写作“酝藉”或“韫藉”,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类似的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蕴藉”仅表示“含蓄”的意思,不适用于表示“蕴含”、“蕴藏”、“包含”或“孕育”等意思。

蕴藉在古代文学中的应用和例子是什么?

蕴藉在古代文学中的应用和例子非常丰富,它是一种通过语言和形象的隐晦表达来传达深层意义和情感的艺术手法。这种艺术手法不仅能够丰富作品的内涵,提升其艺术魅力,还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和考,使作品具有多层次的解读空间。

蕴藉的概念与特点

根据相关文献,蕴藉是指文学作品中那种意义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状况。它强调语言的审美效果和言外之意的丰富多变。具体来说,蕴藉包括两种主要的修辞形态:含混和含蓄。含混是指文本中的多重不确定意义,使读者回味无;而含蓄则是指在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蕴蓄无限的意味。

历史文献与文学作品中的例子

  1. 《史记》与《汉书》 :这两部历史著作中,作者通过精炼的语和隐晦的叙述方式,传达了深刻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性格。

  2. 南朝梁约的诗:沈约的诗歌常常通过婉约的笔触和象征的手法,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

  3. 唐代薛用弱的《王维》 :该作品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晦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王维的内心世界。

  4. 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在这首诗中用简练的文字表达了深厚的情感,让读者产生无尽的想象和感慨。

  5.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蒲松龄在小说中继承了庄子的诗性化言说方式,通过含蓄蕴藉的语言风格,营造出一种得意而忘言”的境界。

蕴藉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蕴藉不仅是一种语言技巧,更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它通过语言的隐晦表达,使读者在不直接表述的情境中感受到深层次的意义和情感。这种艺术手法能够激发读者丰富和细腻的情感反应,理解与欣赏蕴藉是古诗词审美的关键。例如欧阳修评价梅尧臣的诗“初如食橄榄,真味久愈在”,正是对蕴藉艺术的高度肯定。

结论

总之,蕴藉在古代文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通过语言和形象的隐晦表达,使作品具有多层次的解读空间和丰富的内涵。

蕴藉与其他类似词汇(如含蓄、蕴藏)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蕴藉与其他类似词汇(如“含蓄”、“蕴藏”)在含义和用法上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蕴藉

“蕴藉”主要指含蓄、内敛,常用于形容人物的修养和气质,以及言语、文字的表达方式。例如,《后汉·恒荣传》中提到“荣被吸儒衣,温恭有蕴藉”,形容人物温文尔雅。此外,“蕴藉”也用于文学作品中,形容语言风格的含蓄和文雅。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蕴藉”的定义仅限于“含蓄”这一义项。

含蓄

“含蓄”与“蕴藉”有相似之处,都表示包容、内敛而不显露。例如,“简短的话语,却~着深刻的意义”。含蓄强调在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蕴蓄仿佛无限的意味,使读者在有限之中体味无限。因此,“含蓄”更多用于描述语言或文字中的隐含意义和深层含义。

蕴藏

“蕴藏”则侧重于积蓄、积聚或储藏的意思,通常用于物质或资源的储备。例如,“蕴藏或储备未开发的资源”。它强调的是某种潜在的、未被利用或发现的价值或能力。

联系与区别

  1. 联系
  2. 共同点:三者都涉及“隐藏”或“不显露”的概念。
  3. 文学应用:在文学作品中,它们都可以用来描述语言或文字的表达方式,使作品具有朦胧性和多样性。

  4. 区别

  5. 适用范围
  6. “蕴藉”和“含蓄”主要用于形容人的气质、修养或语言风格。
  7. “蕴藏”则多用于物质或资源的储备。
  8. 具体含义
  9. “蕴藉”侧重于文化修养和克制力。
  10. “含蓄”强调隐含意义和深层含义。
  11. “蕴藏”则侧重于积蓄和储备。

蕴藉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和场合有哪些变化?

“蕴藉”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和场合有显著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古代文献中,“蕴藉”常被用来形容含蓄而不外露的情感或气质,如《后汉书·恒荣传》中的“温恭有蕴”,以及《汉书·薛广德传》中的“温雅有酝藉”。然而,在现代汉语中,“蕴藉”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更多地出现在文学作品、艺术评和学术研究中,而不是日常口语或新闻报道中。

在古代,“蕴藉”多用于描述人雅士的风度和才华,如唐代薛用弱在王维的作品中提到的“维风流蕴藉”。而在现代,它更多地被用于描述言语、文字或神情等含蓄而显露的特质,如文学作品中对情感深度的细腻描绘。此外,“蕴藉”还被翻译为英语中的“be cultured and restrained”,强调其文化修养和内敛特质。

随着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推进,一些常见的误用现象有所减少。例如,“蕴藉”常被误作“蕴籍”,但随着教育和媒体的普及,这种误用现象逐渐减少。

“蕴藉”一词在现代汉语中不仅保留了其传统的含蓄、内敛的特质,还融入了更多的文化内涵。例如,在现代文艺作品中,“蕴藉”常被用来描述一深邃而绵长的人生感怀或艺术创作中的兴味。这种文化内涵的深化使得“蕴藉”在现代汉语中具有更丰富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蕴藉一词的历史演变过程是怎样的?

“蕴藉”一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尤其是在文学和语言学领域中的应用和变化。

在文学领域,“蕴藉”一词常用于描述诗词中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南宋词人张炎在其著作《源》中提出了“清空骚雅”的概念,主张词应雅正,以比兴寄托之法寄寓感慨,追求空灵蕴藉之意境。常州词派继承发展了这一理论,强调词的“深美闳约”,推崇“清空”之境,认为词要运用诗骚之比兴寄托手法,有寄托、有深蕴,方能低徊要眇,委婉蕴藉。

此外,在明代造园家计成的《园冶》中,“含蓄蕴藉”也是其行文的重要特征之一。《园冶》善用夸饰性辞藻修饰文句,对色彩、形态、数量等皆有修饰,使事用典,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在语言学方面,“蕴藉”一词的演变也反映了语言的发展和变化。例如,在数理逻辑中,“蕴涵”一词经历了多次演变,从最初的命题逻辑到形式逻的发展,体现了语言在逻辑学中的应用和变化。

“蕴藉”一词在文学和语言学领域中都有其独特地位和作用。

如何在写作中有效地运用蕴藉这一表达?

在写作中有效地运用蕴藉这一表达,需要掌握其独特的艺术性和表达技巧。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方法和建议:

蕴藉一词源自中国古代诗学,意指含蓄、朦胧、朦胧甚至含混的审美效果。它强调的是“意在言外”,即通过有限的话语传达无限的意味,营造出特殊的情感艺术世界。

在文学作品中,通过精心挑选的词语和巧妙的修辞手法,赋予语言独特的节奏美和韵律感,利用语言的内在蕴藉,让作品充满想象空间,触动人心。例如,使用比喻、借代、对等修辞手法,可以增强文本的层次感和深度。

蕴藉不仅仅是语言上的含蓄更是情感和哲理的隐含。通过叙述传递深刻思想,让读者在阅读时自行领悟文中蕴含的哲理,从而受到教育和启迪。这种方法可以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共鸣,并引发深层次的思考。

蕴藉的语言往往通过意象来表达,让读者从这些意象中自我领会到作者的情感。例如,在诗词创作中,可以通过朦胧的意象来表现深微的情感,使读者在遐想和咀嚼中感受到作品的魅力。

蕴藉的语言应避免主观直白和口号式的表达方式,而是通过间接的方式传达情感和思想。这样可以避免读者感到生硬或说教,而是让他们在阅读中自然地领悟到作者的意图。

在高考作文或其他写作中,运用含蓄蕴藉的语言可以增强文章的表达力度。例如,在文章开头或结尾处使用含蓄的语句,可以凝聚文章的精神,点明题旨,令人遐思迩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