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经过我的调解,他们之间的芥蒂已经消除。
2.姐妹间的情谊再深,不留意也会生出芥蒂。
1. 蒂芥。细小的梗塞物。
引
1. 今人每颠倒言之曰“芥蒂”,乃自宋人诗始。
清
《通俗编·草木》
翟灏
2. 中央政府之兵力,已足使全欧旰食,而何区区民间斩木揭竿者之足以芥蒂于其胸也。
《论俄罗斯虚无党》
梁启超
2. 比喻积在心中的怨恨、不满或不快。
引
1. 今得来教,既不见弃绝,而能以道自遣,无丝发芥蒂。
宋
《与王定国书》
苏轼
2. 冷暖相形,颇存芥蒂。
清
《聊斋志异·镜听》
蒲松龄
3. 对于发表信札的事,我于兄也毫无芥蒂。
《书信集·致李秉中》
鲁迅
3. 介意。
引
1. 今子赴官,但当充广德性,力行好事,前梦不足芥蒂。
宋
《鹤林玉露》卷十三
罗大经
2. 言语之间,何须芥蒂。
明
《金莲记·射策》
陈汝元
3. 我受侮辱是丝毫也不芥蒂的,我是不忍看见我们的祖国,就被那无赖小偷偷了去呀!
《屈原》第四幕
郭沫若
4. 打动;触动。
引
1. 曾点是虽尧舜事业亦优为之,莫只是尧舜事业亦不足以芥蒂其心否?
《朱子语类》卷十六
“芥蒂”一词原本指的是细小的梗塞物,后来引申为比喻心中的嫌隙、不满或不愉快的情绪。这种情绪通常表现为对人或事的怨恨或不快,是一种微妙的心理障碍,可能影响人际关系和个人幸福感。
在古代文献中,“芥蒂”常用来形容积压在心中的怨恨、嫉妒或怨愤之情。例如,汉代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中提到“曾不芥蒂”,形容心中没有障碍。宋代苏轼的诗句“恨无乖崖老,一洗芥蒂胸”也表达了对某人或某事的不满。
现代汉语中,“芥蒂”常用于描述人与人之间的嫌隙和心病,比如心存芥蒂,表示心里对某人或某事怀有怨恨或不愉快的情绪。
在古代文学,“芥蒂”一词的应用非常丰富,常用来比喻心中的嫌隙、不愉快或积在心中的怨恨、不满或不快。以下是几个具体的例子:
司马相如《子虚赋》 :这是“芥蒂”一词的出处之一。原文为:“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芥蒂。”这里,“蒂”最初指的是细小的梗塞物,后来比喻心里的不满或不快。
苏轼《送路都曹》 :苏轼在诗中写道:“恨无乖崖老,一洗芥蒂胸。”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希望消除心中的怨恨和不快
蒲松龄《聊斋志异·镜听》 :在《聊斋志异》中的《镜听》一文中,提到冷相形,心中颇存芥蒂。这表明人物之间存在某种不满或嫌隙。
蔡东藩、许厪父《民国通俗演义》 :书中描述吴佩孚在平时反对,此时却心存芥蒂,貌似客气。这说明即使表面上客气,内心仍存有怨恨。
鲁迅《书信集·致李秉中》 :鲁迅在信中表示对于发表信札的事,他与兄长间毫无芥蒂。这表明兄弟之间没有心结或怨恨。
有效克服或处理心中的芥蒂,首先需要认识到这种情绪的存在,并接受它。根据《放下心里的芥蒂:重新开始的建议》中提到的方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认识自己的情绪:明确心中芥蒂的具体内容,理解是什么行为或事件引发了这些负面情绪。
原谅他人和自己:学会宽恕他人的过错以及自己的不足,不要让过去的错误和伤害一直困扰自己。
化解负面情绪:通过运动、冥想、写日记等方式来释放和调节情绪。
寻求支持:如果感到难以独自处理,可以向家人、朋友或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
转移注意力:将精力投入到其他积极的活动或兴趣中,如工作、爱好等。
设立新目标:给自己设定新的目标和计划,朝着积极的方向前进。
改变思维方式:用积极、理性的视角看待问题,避免过度纠结于消极情绪。
学会接受:接受过去发生的事情,不要纠结于无法改变的过去。
此外,《如何建立自我意见,解决生活中的纠结问题》中建议,当心中出现芥蒂时,要真实地面对自己的心情,认同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压抑或否认。《如何处理情感芥蒂与纠结》也强调了理性沟通的重要性,建议通过理性讨论来解决内心的纠结和芥蒂。
在处理人际关系中的芥蒂时,《如何消除人与人之间的芥蒂》提供了具体的策略,如调整心态、真诚面对问题、寻求第三方帮助、选合适的时机和礼物等方式来化解矛盾。
在现代心理学中,关于芥蒂对人际关系和个人幸福感的影响,有多个研究和观点探讨了这一主题。
心存芥蒂可能源于多种原因,包括过度关注他人看法、自我中心导致的同感力和共情力丧失等。这些因素会破坏人际关系,使个体感到不被理解和支持,从而影响其幸福感。例如,当一个人特别厉害或八面玲珑时,可能会对他人产生心存芥蒂的现象,这种现象可能源于双方是否处于同一阵营,或者是因为第三方人事物本质。
此外,心存芥蒂还可能引发一系列负面情绪和心理问题。例如,在爱情关系中,由于内心的恐惧和不安全感,人们容易对小事心存芥蒂,这不仅加重了内心的焦虑,还可能影响身体健康。长期的心理压力不仅可以导致情绪问题,还可能引发生理上的疾病。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际关系在个体心理健康和幸福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深厚友谊和亲密家庭关系能显著提升幸福感,而暴力、冲突和社会排斥等负面经历则可能导致幸福感下降。因此,积极的人际关系对于幸福感的提升具有关键作用。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心存芥蒂会对人际关系和个人幸福感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芥蒂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表达存在显著差异。在中国文化中,“心存芥蒂”是一个常用的成语,其原意是指心中有细小的梗塞物,后来比喻对人或事的不满或不快情绪。个成语出自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并且在现代汉语中广泛使用,常用于描述处事时的复杂情感。
然而,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情感可能被不同的词汇或概所表达。例如,在一些研究中提到的跨文化比较中,嫉妒(如envy和jealousy)在不同文化中的情感内涵有所不同。巴厘岛,嫉妒更多地与物质财富相关,而在巴斯克地区则可能与个人特质或人际关系相关。这表明不同文化对嫉妒等负面情绪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存在差异。
此外,跨文化情感研究也指出,不同文化对某些情感的定义和分类可能不同。例如,英语、韩语和马拉雅拉姆语中的“厌恶”一词在不同文化中的语义网络分析显示,这些情感的表达和理解可能并不完全一致。这进一步说明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类似“芥”这样的情感概念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