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有些人背着大包袱乘车,弄得车里非常拥挤。
例句
1.我们做儿女的不能把赡养父母看成是包袱。
1. 用布包起来的衣物包裹。
引
1. 乾道元年冬,弋阳某客子独携包袱来宿。
宋
《夷坚三志·胡廿四父子》
洪迈
2. 封裹的丁一确二,和包袱锁入箱子。
元
《一枝花·罗帕传情》套曲
刘致
3. 凤姐又命平儿把一个玉色绸里的哆罗泥包袱拿出来。
《红楼梦》第五一回
4. 她手里抱着一个小红包袱。
《原野》第一幕
曹禺
2. 包衣物用的包单。
引
1. 〔宝玉〕说着,站起来脱下。袭人过来接时,宝玉已经自己叠起……叠好了,便问:“包这个的包袱呢?”麝月连忙递来,让他自己包好。
《红楼梦》第八九回
3. 比喻某种负担。
引
1. 所谓放下包袱,就是说,我们精神上的许多负担应该加以解除。
《学习和时局》三
毛泽东
2. 你可愿意在“十一”那天背上家庭的包袱?
《当代》1981年第3期
4. 祭扫时的焚化品。
引
1. 十月初一日,乃都人祭扫之候,俗谓之送寒衣……今则以包袱代之,有寒衣之名,无寒衣之实矣。包袱者,以冥镪封于纸函中,题其姓名行辈,如前所云。
清
《燕京岁时记·十月一》
富察敦崇
2. 你告诉我名姓儿,外头去叫小厮们,打了包袱,写上名姓去烧。
《红楼梦》第五八回
5. 曲艺术语。指相声、山东快书等曲艺中的笑料。
引
1. 不懂幽默,这一段相声哪一点是“包袱”你弄不清楚,幽默的东西到你嘴里你就不知道怎样表现,就得不到艺术效果。
《我和相声》
侯宝林
“包袱”一词在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其词义体到从具抽象经历了丰富的演变过程。
“包袱”的本义是指用布包裹衣物或其他物品的包裹。例如,在古代汉语中,“包袱”常来指代用布包起来的行李或包裹,红如《楼梦》中提到的“包袱”。这种用法在现代依然存在,例如收拾行李时提到的“收拾包袱起程”。
“包袱”也引申为比喻某种负担或压力。这种用法较为常见,比如“思想包袱”、“经济包袱”,的是心理或精神上的负担。例如,有人因为过去的经历而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这种负担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和决策。
此外,“包袱”在曲艺领域尤其是相声和快书中,是一个专业术语,指的是能够引起观众发笑的笑料或段落。相声演员通过巧妙的语言设计和铺垫来“抖包袱”,以达到喜剧效果。例如,在相声表演中,演员会通过一系列铺垫和反转来释放笑料,使观众捧腹大笑。
另外,在某些方言区,“包袱”还特指祭扫时使用的化品,即用纸袋将冥衣、冥钱等物品包起来,寄往阴间。
“包袱”的词义演变受到转喻和隐喻两种认知机制的影响。从具体的包裹到抽象的负担,再到曲艺中的笑料,“包袱”的指称对象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的转变。这种演变过程不仅反映了语言的发展,也体现了文化和社会的变化。
“包袱”一词在汉语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样的应用,从实际的包裹到心理负担再到喜剧效果,展现了其在不同语境中的独特意义。
“包袱”在古代汉语中的具体用法和历史演变可以追溯到个方面,包括实用功能、文化象征以及语言艺术等。
从实用角度来看,“包袱”最初指的是用布包裹品的布面,主要用于携带衣物、手帕等小物品。这种用法在古代文献中多次出现,如《红楼梦》中描述的玉色绸里的哆罗泥包袱。此外,古代没有口袋的衣服使得“包袱”成为存放随身物品的重要工具,如钱包或小袋子,通常由皮革制成。
“包袱”的历史演变也与社会习俗和审美观念的变化密切相关。在宋代,洪迈的《夷坚志·胡廿四父子》中就有记载,表明“包袱”在当时已广泛使用。到了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蓝印花布成为包袱的主要面料,边角绣有云头纹饰,寓意美好。些包袱不仅用于日常携带物品,还具有一定的装饰性,反映了当时民间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背景。
此外,“包袱”在曲艺和语言艺术也有重要地位。在相声和山东快书中,“包袱”特指制造笑料的元素,通过不断的铺垫和组织达到喜剧效果。这种用法体现了“包袱”在语言艺术中的独特地位。
从精神层面来看,“包袱”也可以比喻精神上的负担或困扰。例如,毛泽东的“放下包袱”就是指解除精神上的压力。这种比喻用法反映了“包袱”在现代汉语中的广泛使用和深远影响。
“包袱”作为心理负担或压力的比喻用法,其形成过程可以追溯到词语的基本含义和文化背景。最初,“包袱”指的是用布包裹的物件,如衣物或其他物。然而,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将“包袱”引申为精神上的负担或压力。
这种比喻形成与人们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感到某些事情或问题像沉重的物品一样压在心头,影响他们的思想和行动。例如,文章中提到的成语“搭袱”,就是形容心理上的负担或困扰,来源于古代背负重物的感觉。此外,相声中的“包袱”也常被用来制造笑料,这进一步丰富了“包袱”在语言中的多重含义。
在现代汉语中,“思想包袱”这一词汇被广泛使用,用来形容精神上的压力或心理负担。这种用法不仅反映了人们对生活压力的感受,也体现了语言在表达复杂情感时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包袱”作为心理负担或压力的比喻用法,是通过词语的基本含义和文化背景的演变形成的。
相声和快书中“抖包袱”的技巧和历史展具有以下特点:
定义与基本概念: “抖包袱”是相声中一种重要的艺术手法,指的是演员在时机成的情况下,突然揭示之前设置的悬念或关键笑料部分,以达到喜剧效果。这一术语源自相声界,原本用来描述演员如何巧妙地揭示笑料的关键部分。
技巧与方法:
性格语言:利用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行语言上的夸张和讽刺,以增强笑料的幽默感。
历史发展:
现代创作:随着时代的发展,“抖包袱”的手法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不仅于传统的语言技巧,还融入了现代生活中的各种元素,使包袱既可笑又能发人深思。
与其他曲种的关系:
评书、双簧等曲种:除了相声,评书、双簧、数来宝等曲种也经常使用“抖包袱”的手法。评书通过塑造滑稽人物、古事今说等手法抖包袱,而双簧则通过“后身儿”与“前脸儿”的不谐调抖包袱。
艺术价值与社会影响:
在不同方言区,包袱作为祭扫焚化品的具体形式和文化意义各有特色。以下是一些主要方言区的描述:
北京地区: 北京人在清明、中元和寒衣节等鬼节会为死去的宗上坟烧纸。如果无法亲自上坟,则以烧包袱代替。包袱通常分为素包袱和花包袱,素包袱用于新丧不满三年的宗,花包袱用于老丧或久远的宗亲。包袱内含冥钱、冥衣、寒衣纸等物品,寒衣纸是用彩色蜡花纸制成的布料。
满族地区: 满族的“烧包袱”习俗源于辽金时期,是满语中的“booi eifu deijimbi”,意为给家的坟烧纸。这种形式的祭奠活动多在除夕之夜进行,将冥纸、冥币等装入纸袋中,外面写清寄往地址、亡者名讳及奉寄子孙乳名月日,然后在坟前焚化。
布依族地区: 布依族在清明节期间也会焚烧“包袱”即用白纸糊成的大口袋,内装冥钞、金银以及各种纸做的“元宝”、“衣服”、“家具”等。在焚烧前,会在包袱正面由右至左竖排写寄件的因、收件人的姓名和寄件人姓名,并在背面折纸缝中草写“封”字以示封口。
赣北农村: 在赣北农村,中元节(七月十五)是烧包袱的重要时刻。当地习俗是将冥鏹封于纸函中,题其姓名行辈,然后在坟前焚化。这种形式的包袱主要用于祭奠亡灵,寄托哀思。
其他地区: 在一些地方,如端午节期间,人们也会采取烧包袱的方式进行祭祀。包袱内装有冥钞、金银以及各种纸做的物品,象征性地将这些物品给先人。
总体来看,烧包袱作为一种祭祀形式,在不同方言区有着相似的文化意义,即通过焚化冥资和冥衣来表达对祖先的敬和怀念。
在“包袱”一词的词义演变过程中,转喻和隐喻的认知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包袱”原本是指用布包起来的包裹或包东西的布,但在毛泽东发表的文章《放下包袱,开动机器》中,该词被用来比喻思想上的负担。这种用法后来得到了广泛使用,并产生了新的意义。
转喻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转喻是一种基于邻近性的概念性认知方式,它通过将一个事物的名称替换成与其近或相关的事物的名称来实现。在这个例子中,“包袱”从物理上的包裹转变为抽象上的思想负担,正是通过转喻机制实现的。转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人类普遍的认知现象,它遵循一般和系统的规则,其过程可以解释为映射的过程。
隐喻也在词义演变中发挥了作用。隐喻是两个相似事物之间的联想,通过跨域映射关系形成新的意义。虽然“包袱”一词的演变主要依赖于转喻,但隐喻提供了意义生成的基本框架,使得转喻能够顺利进行。因此,在“包袱”从物理包裹转变思想负担的过程中,隐喻的认知机制为转喻提供了基础框架,使得这种转变更加自然和合理。
总结来说,“包袱词的”一词义演变程中,转喻和隐喻的认知机制共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