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我说怎么这样冷,敢情是炉子里的火灭了。
2.她唱得那么好,敢情是受过专业训练!
1. 当然;自然。表示赞同。
引
1. 老祖宗也去,敢情好,就只是我又不得受用了。
《红楼梦》第二九回
2. “刚沏上的茶,来碗?”“那敢情好;我自己倒;还真有点渴。”
《黑白李》
老舍
3. 咱们的解放军要有这么大力量,那敢情太好了。
《东方》第一部第七章
魏巍
2. 原来。
引
1. 敢情为了预备老佛爷万寿的事情,内务府请了去商量,说不定多早才回家呢。
《孽海花》第二三回
2. 敢情胖婶子并不是胖得走不动,而是故意的不来看他们。
《四世同堂》三五
老舍
3. 什么“钓鱼”啊!敢情这是矿工的“行话”,说的是“交女朋友”!
《新华文摘》1981年第1期
3. 莫非;难道。
引
1. 要买什么东西?敢情你们还缺吃少穿么?
《柳暗花明》一一〇
欧阳山
2. 哪个吴淑兰?敢情是有三头六臂?
《风雪之夜·新结识的伙伴》
王汶石
3. 敢情世间上净是苦人,怎么山南海北的凑到一块,说起来可像一个苦娘养的孩子?
《血书》
杨朔
4. 犹那么。表示顺着上文语,申说应有的结果。
引
1. 可是应酬太多,敢情就吃不动了!
《四世同堂》四二
老舍
2. 敢情这倒得劲啦,用煤车拉上来,他们就不必用腿爬上坑来啦。
《五月的矿山》第五章
萧军
5. 感叹词。表示赞叹。
引
1. 真做到体贴乘客心了,敢情!人家对待乘客那种热情真是用语言都难以表达出来。
《活动之家》
刘宝瑞
“敢情”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多种含义和用法。在不同的语境中,“敢情”可以表示以下几种意思:
表示发现先前未察觉的情况:例如,“敢情天下雨了”,意指原来天下雨了,这是之前没有意识到的情况。
表示当然或求之不得:例如,“你要来,那敢情好”,意思是如果你肯来,那当然很好。
表示情理明显,结局有必然性,不用怀疑:例如,“办个文化站吗?那敢情好!”意思是如果办文化站,那当然是好事。
表示“原来如此”或“确实如此” :例如,“敢情你早就知道了”,表示你确实早就知道了这件事。
表示莫非或难道:例如,“要买什么东西?敢情你们还缺吃少穿么?”意思是们难道还缺吃少穿吗?。
感叹词,表示赞叹:例如,“真做到体贴乘客心了,敢情!人家对待乘客那种热情真是用语言都难以表达出来”,用作感叹词,表示对某事的赞叹。
表示因果关系或推断结果:例如,“敢情你是不准备告诉他”,表示因为某种原因你没有告诉他。
“敢情”在不同的方言中也有不同的变体和用法。例如,在京津唐方言中,“敢情”与山东崂山的言变种“敢自儿”同时使用,两者意思相同,都是指“过一会儿”或“等一会儿”。此外,在北京话中,“敢情”常用于表达肯定或疑问,要特别注意发音技巧以传达正确的语气和意义。
“敢情”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具有丰富的语义和用,可以根据具体的语境灵活运用。
“敢情”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演变历史可以追溯到其在北京话中的使用。根据老舍的作品,可以看出“敢情”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就已经广泛用于北京话中,反映了北京的风土人情。在普通话中,“敢情”有多种含义,包括表示发现先前未曾察觉的情况、表达“当然”或“自然”,以及表示情理明显,结局有必然性,无需怀疑。
此外,“敢情”一词在不同方言中的使用也有所不同。例如,在内蒙古丰镇话中,“敢情”作为气副词出现,这表明它在地方语言中的特殊地位。在现代汉语中,“敢情”不仅用于口语交流,还被广泛应用于书面语中,尤其是在文学作品中。
敢情与其他汉语词汇如“原来”、“果然”在使用上的区别和联系主要体现在语义和语境上。敢情在不同的方言中有着多重含义,但核心在于达一种发现、确认或肯定的语气。
情理明显,结局有必然性:敢情也可以用来强调事情的发展是显而易见,结局是不可避免的,如“她唱得那麼好,敢情受過專業訓練!”。
与“原来”的区别与联系:
语境上的应用:“原来”常用于叙述中,揭示一个隐藏的事实或原因,而敢情则常用对话中,表达一种确认或肯定的态度。
与“果然”的区别与联系:
综上所述,敢情在使用上既与“原来”有相似之处,也与“果然”有所区别。
在不同方言中,“敢情”的具体变体和用法存在一定的差异。我们可以看到“敢情”在不同方言中的使用情况:
它也可以用来表示一种理所当然或情理之中的情况,如:“你要肯来,敢情好”。
方言中的变体:
方言中还可能有类似“敢许”、“敢怕”的表达方式,分别表示“莫非”、“恐”。
其他相关词语:
在普通话中,“敢情”主要用来表达意外或理所当然的情况,而在方言中,它可能会有更简化的形式,如“敢仔好”或“敢只”,并且在某些方言中还可能与其他词汇结合使用,如“敢许”、“敢怕”。
敢情作为感叹词时,其情感色彩和使用场合具有以下特点:
惊讶:敢情也可以用来表达惊讶或意外例如,在《五月的矿山》中,萧军写道:“敢情这倒得劲啦,用煤车拉上来,他们就不必用腿爬上坑来啦。”这表达了对新设备带来的便利感到惊讶。
使用场合:
在书面语和口语中,“敢情”一词的使用频率和接受度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在书面语中,“敢情”通常用于表一种惊讶或赞赏的情感,尤其是在描述某人突然做出令人满意的行为时。例如,在东北方言中,“那敢情好!”常用来表示对某人突然改变行为的赞赏和惊喜。这种用法在书面语中也常见,尤其是在描述情感变化或意外事件时。
然而,在口语中,“敢情”一词的使用频率更高,尤其是在日常对话中。人们经常用它来表达对某事的确认或肯定,如“敢情是样啊!”这表明口语中对“敢情”的接受度较高,因为它能够迅速传达说话者的意图和情感状态。
此,“敢情”在书面语中的使用也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在某些文学作品或正式文件中,可能会避免使用方言词汇,以保持语言的正式性和规范。因此,在书面语中,“敢情”的使用频率可能不如口语中频繁。
总体来说,“敢情”在口语中的使用频率和接受度较高,因为它能够快速传达情感和确认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