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编纂的意思

biān zuǎn

编纂

拼音biān zuǎn

1.编纂常用意思: 整理收集资料,编写规模较大的书籍。

词性动词
近义词 编写 , 编著 , 编辑 , 编缀 , 编撰
例词编纂词典
例词编纂辞书

例句 1.我们参与编纂的这部短篇小说集已经出版了。
2.他在编纂户籍档案的工作中,提出了许多富有独创性的见解。

编纂引证解释

1. 犹编辑。编写纂集。

1. 观其述作编纂之旨,岂止于文章刀笔哉? 唐 《河南元公墓志铭》 白居易
2. 其枢密院事涉机密,亦令本院编纂,至月终送史馆。 宋 《玉壶清话》卷五 文莹
3. 遇罕见罕闻之事,必以小纸录出之。积岁余,得千有余事,不忍焚弃,编纂成书。 清 《茶香室丛钞序》 俞樾
4. 他编纂的书,不叫《四库备要》,叫《四库全书》。 《秀露集·关于纪昀的通信》 孙犁
5. 己酉,张君在上海广学会任编纂,兼办《大同报》。 《武昌日知会之破案》 曹亚伯


编纂是什么意思

“编纂”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biān zuǎn”,主要指编辑、整理和组织材料,使之成为书籍、文章或其他形式的作品。其核心在于对已有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加工和创新,以形成一个完整、有条理且高质量的作品。

具体来说,“编纂”调的是根据一定的规则和要求,对材料进行选择、加工和创新,使其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和学术性。这一过程不仅包括简单的整理和编辑,还可能涉及对内容的修改、删除或添加,以确保最终作品的流畅性和连贯性。

在不同的领域中,“编纂”的应用也有所不同。例如在法律领域,法典编纂是指对某一法律部门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整理、加工,使之成为系统化的法律文件,是一项重要的立法活动。在学术研究中,编纂则用于描述历史书籍、学术论文或文化典籍的编写工作。

“编纂”与“编撰”虽然读音相近,但二者在用法性质上有所区别。“编纂”更侧重于对已有资料的整理和系统化,而“编撰”则可能包含在编辑过程中添加个人观点或创新内容。

编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应用和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古代历史编纂学的发展
  2. 先秦至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历史编纂学从先秦时期开始萌芽,经过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清等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逐渐成熟。两汉时期,纪传体和编年体正式创立并规范,标志着中国古代历史编纂学的成熟。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历史编纂学进入大发展阶段。隋唐宋元时期,高质量、大部头的史学巨著纷纷出现,新的史书体裁纷纷创立,编年体的发展被推了高峰。明清时期,历史编纂学出现了总结和反思的趋势,学者们注重对前代史籍进行大规模的研究和总结,成就大,范围广,前所未见
  3. 史书体裁的变化:古代史书体裁从简到繁,由简单到复杂。例如,编年体出现于春秋末年,《春》和《左传》是最早的代表作。纪传体在两汉时期正式创立,成为主要的史书体裁之一。

  4. 近代历史编纂学的转型

  5. 20世纪上半叶:中国近代历史编纂学经历了重大变革。传统的编纂体系不再适应“新史学”的需要,因此进行了清理和重建。西方文明史学和整体史的观念为中国“新史学”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编纂理念。近代史创造性地将这些新颖的理念运用到编纂新型历史教科书中,为近代学制改革和新史学建设注入了活力。
  6. 经世致用:近代历史编纂新格局的形成和阶段性变化,是与史学、政治和社会的整体转型相适应的。这一变化不仅产生了大量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高质量通史,促成了通俗历史编纂的热潮。例如,新历史考证学派代表顾颉刚将诸多通史编纂构想付诸于实践。

  7. 现代历史编纂学的应用

  8. 现代管理与人文内涵:现代社会中,“纂”字的意义更加丰富,可与现代管理理念结合,如企业流程、息、资源的纂整,提高效率与竞争力;政府对社会资源、公共服务的纂整,提升社会运行效率与公共服务水平。纂整任务需由各领域承担,保护传统文化,推动社会进步。
  9. 信息时代:在信息爆炸时代,纂整各类信息与文化资源成为重要能。纂字不仅限于管理与文化,还涵盖生活、情感等方面,促进人类进步与文化传承。

  10. 国际视角

  11. 中世纪后期:在中世纪后期,历史编纂和史学逐渐衰落,尽管在11和12世纪达到创作高峰,但在14和15世纪,这一传统逐渐衰落。然,从1150年到1450年,历史编纂并未完全衰落,而是呈现出连续性和多样化。修道院在这一时期仍生产了大量历史编纂作品。

综上所述,编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应用和变化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需要。

法典编纂的具体流程和标准有哪些?

法典编纂的具体流程和标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一、法典编纂的具体步骤

  1. 起草总则
  2. 起草民法典的总则,这是法典编纂的第一步。总则通常包括法典的基本原则、适用范围、解释权等内容。

  3. 草具体编章

  4. 起草人格权编、债法总则编等具体编章。这些编章是法典的具体内容,涵盖了法典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具体规定。

  5. 体系整合

  6. 将各个编章整合成一个统一的体系,确保法典内部的一致性和逻辑性。这一步骤是法典编纂的重要环节,需要对各个编章进行协调和统一。

  7. 法典定位编纂思路、法典模式、法典体系

  8. 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应按“法典定位、编纂思路、法典模式、法典体系”的“四步法典化”步骤进行。

二、法典编纂的标准和要求

  1. 宪法依据
  2. 环境法典编纂必须以宪法为依据,明确环境法在法律体系中的独立地位,并在法典第1条明确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3. 合宪性控制

  4. 为了确保环境法典编纂的合宪性、质量以及实现其预期法律功能,应从标准、程序及基准等三个方面进行有效的合宪性控制。合宪性控制标准包括宏观标准、中观标准、直接标准和间接标准;程序从主体、阶段、方式维度展开;基准包括严格、中度、宽松三个层面。

  5. 政治性与学性的统一

  6. 法典编纂应体现政治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实践当中要把握好“条件成熟”的判断标准,本着实事求是、积极稳妥的原则有序推进。

  7. 体系型与汇编型模式

  8. 民法、刑法、诉讼法等传统法律部门可在原有法律基础上,整合司法执法经验和最新理论成果,制定体现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体系型法典;环境法、社会法、知识产权法等新兴法领域不必刻意寻求体系融贯的唯一制定法,而是合并同类项,在满足部门统一、原则一致、功能互补基础上进行法典汇编,再由特别立法解决具体问题。

  9. 批判性评价和材料加工

  10. 在进行法典编纂时,必须对旧的法规做出批判性评价,对各种材料进行加工,重新研究这些法规是否适合于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以便选择最佳方案,消除法律中的矛盾和漏洞,把调整一定范围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组织成为一个统一的体系。

三、法典编纂的历史和国际经验

  1. 历史背景
  2. 法典编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的《拿破仑法典》,这是市民法典的先驱,对欧洲各国、德国和日本的法典编纂产生了重大影响。

  3. 国际实践

  4. 在欧洲,法典编纂的第一波始于18世纪,蒙田的《法的精神》等立法理论提出,要求法包含抽象的法原理和法命题,实现法的国家统一、明确、市民权利保障和法律稳定性。
  5. 德国民法典和瑞士民法典是第二波法编纂的顶峰,集欧洲传统法律学的技术精髓。

  6. 日本的经验

  7. 明治新后,以法国(后德国)为中心的西欧近代法被系统性地编纂,到明治30年代初,基本法典全面成立。主要法典的全面成立标志着日本近代法体制的建立。

四、具体案例

  1. 《大明会典》
  2. 《大明会典》的编纂体例主要有以下五项:先后具载,旧章亦存;逐章逐条甚至逐字逐句撰写;批判性地提取实际有用的部分;用本国语言书写;使一般人都能理解。

  3. 通用行政法典

  4. 通用行政法典的编纂步骤存在争议,主要集中在是“两步走”还是“一步到位”。目前对于行政法总则与行政法分则的认识也有不同观点。

在学术研究中,编纂与编撰的区别具体现在哪些方面?

在学术研究中,编纂与编撰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侧重点不同
  2. 编撰:更强调原创性和主观创作,允许作者在作品中加入个人观点。编撰不仅包括编辑整理的过程,还涉及撰写新的内容,因此通常需要作者具备较高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 编纂:则侧重于整和重新编排已有材料,不添加个人观点。编纂更多地是对现有资料的系统整理和归纳,适用于篇幅较大、资料丰富的著作。

  4. 性质不同

  5. 编撰:包含编算和撰写的意思,同时可以自己撰写部分观点。编撰者在编辑整理的过程中可以添加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6. 编纂:主要是编辑,多指资料较多、篇幅较大的著作。编纂者主要负责整理和重新编排已有材料,不添加个人观点。

  7. 特点不同

  8. 编撰:强调在编辑整理的过程中可以添加个人观点,具有较高的原创性和主观性。编撰者需要对某一领域有深入了解,并能够根据主题、目的和已有材料进行文字表达、论述和阐述。
  9. 编纂:侧重于整理和重新编排已有材料,不添加个人观点。纂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时间投入,通常用于编写词典或百科全书等较大著作。

  10. 目的和基础不同

  11. 编撰:意味着创作或编写新的作品,通常需要进行广泛的研究和搜集资料。编撰者需要具备较强的学术背景和研究能力,以形成完整的著作。
  12. 编纂:更多地强调对已有材料的整理和编辑,适用于篇幅较大、资料丰富的著作。编者需要对已有材料进行系统整理和归纳,以确保材料的质量和可靠性。

  13. 程度不同

  14. 编撰:更强调创作和创新要求编撰者在编辑整理的过程中融入个人见解和观点。编撰的过程往往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15. 编纂:相对来说更注重对素材的整理和修改,不涉及过多的个人创作。编纂的过程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对已有材料的整理和重新编排。

编纂与编撰在学术研究中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侧重点、性质、特点、目的和基础以及程度上。

编纂过程中常见的创新方法和技术有哪些?

编纂过程中常见的创新方法和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编纂方法的创新
  2. 纪事本末体:《广安大事记(2023)》采用“纪事本末体”的编纂方法,将重要事项分别列目,立成篇,各篇按时间顺序编写,弥补了纪传体和编年体的不足,构建起清晰、有序的历史叙事框架,完整反映事件的全过程。
  3. 开门编纂:《辞海》从1936年版的关门编纂改为全书开门编纂,将作者队伍和编辑队伍分开,由社外专家学者组成作者队伍,辞海编委会由作者和编辑人员组成,每个学科作者中一人或数人担任分科主编,负责审定该学科的条目。

  4. 体裁和篇目的创新

  5. 融合多种体裁:在志书编纂中,根据新情况,坚持新方法的编纂原则,注意融合章节体、条目体的长处,人物传、人物简介、人物表以外记述人物,以事系、人随事出,记述“人”;除“概述”外,编、章首可设无题小序,根据需要,节首也可设引言。
  6. 篇目创新: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篇目创新、体裁创新、内容创新和笔法创新,在创新实践中求发展。

  7. 技术工具的应用

  8. 数字化平台:数字方志的实现之路中提到,传统的编纂方式存在效率提升及质量控制上的瓶颈,而数字化平台可以在线收阅、审阅来稿,省去辑核对来稿人、返回通讯方式等事务性工作,消除了统计未报送单位及催稿的麻烦。
  9. AI和协作工具:现代写作创新中提到AI驱动的内容生成和编辑软件、高级语法检查工具(如Grammarly和ProWritingAid)、协作平台(如Google Docs和Microsoft OneDrive)等技术工具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写作效率和内容质量。

  10. 学术创新

  11. 概念创新、问题创新和方法创新:在生态环境法典编纂中,强调了学术创新的重要性,包括概念创新问题创新和方法创新,以支撑高质量的编纂。

  12. 业务培训和专业支持

  13. 强化业务培训: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剖析”的方式,对编纂人员普遍关心的资料来源、编纂方法进行讲解分析,提升编纂水平。
  14. 借助专业优势:借助年鉴咨询小队的专业优势,在协助解决年鉴编纂问题的同时,着力解决大事记编纂问题。

如何评价编纂作品的质量和学术价值?

根据提供的信息,无法全面回答如何评价编纂作品的质量和学术价值。然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1. 学术价值
  2. 学价值是评价编纂作品质量的核心标准之一。它体现在作品对学术问题的深入探讨、对理论体系的完善及对实践应用的指导等方面。例如,《儒藏》的编纂旨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学术责任和社会效益。
  3. 学术价值还体现在作品是否能提供新研究视角或解决学术问题。

  4. 内容质量

  5. 内容质量是评价编纂作品的重要标准,包括完整性、系统性、准确性和逻辑性等方面。例如,《复兴文库》在编纂过程中严格筛选文献,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系统性。
  6. 《四库全书》通过全面调查、收集、整理等方法,确保了内容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7. 编标准

  8. 编纂标准包括权威性、内容的全面性、精确性和新颖程度等。例如,《国史编年》提出了“三”标准:精确、精炼和精彩。
  9. 编纂过程中需要有批判性眼光和标准,以确保作品的质量。

  10. 编纂目的和组织保障

  11. 编纂一部大型图书,其学术质量是否有保证,首先要看其是否有明确的编纂主旨和相应的组织保障。例如,《清史书目》的编纂缘起于推动清史研究的发展,具有明确的学术目的。

  12. 影响力

  13. 影响力也是评价编纂作品的一个重要方面。著作是否被广引用,是否能在学术界产生广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