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庸碌的意思

yōng

庸碌

拼音yōng lù

1.庸碌常用意思: 平庸;无所作为。

词性形容词
近义词 平凡 , 普通 , 平庸
反义词 杰出 , 卓越 , 突出

例句 1.他有着满腹才学,怎么可以庸碌以终?
2.他小时候很聪明,但后来却庸碌无为,一无所成。

庸碌引证解释

1. 平凡而无所作为。

1. 辞甚委曲,殆非庸碌女子所可及。 宋 洪巽
2. 岂其辅相庸碌,无孔明其人者,能声大义致然耶? 明 《野获编补遗·著述·季汉书》 沈德符
3. 此行而彼效,以庸碌为老成,以阘茸为和平。 清 《南省试策二》 侯方域
4. 这个六十岁的照像证明出别的政客的庸碌无能。 《蛤藻集·且说屋里》 老舍


相关词 庸庸碌碌

庸碌是什么意思

“庸碌”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yōng lù,意指平庸而无所作为的状态。这个词由两个汉字组成:“庸”表示平凡、不高明或平庸;“碌”则表示平庸或忙碌。

在古代文献中,“庸碌”一词常用来形容那些无能、平庸的人或事。例如,在《红楼梦》中,曹雪芹用“庸庸碌碌”来形容某些人物的平庸能。此外,这个词也出现在明代余继登的《典故纪闻》中,用来描述那些在职位上无所作为的人。

“庸碌”的近义词包括“平凡”、“无为”、“平庸”,而反义词则有“突出”、“卓越”等。在现代汉语中,“庸碌”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生活或工作状态没有任何改变,没有取得任何进步或成就,仍然过着平庸平凡的生活。

从文化内涵来看,“庸碌”不仅指个人的平庸无能,还反映了社会对这种状态的评价和反思。例如,老舍在《且说屋里》中提到政客的庸碌无能,以此来批评那些缺乏志气和能力的人。

“庸碌”是一个贬义词,用来形容那些缺乏理想、没有志气、没有作为的人或事物,强调其平凡无奇、无所作为的状态。

庸碌一词在古代文献中的具体使用例子是什么?

成语“庸庸碌碌”出自明代余继登的《典故纪闻》卷三,原文为:“卿等居持衡秉鉴之任,宜在公平以辨别贤否,毋但庸庸碌碌充位而已。”。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平凡无奇,无所作为,常用于述那些缺乏理想、没有志气、过着平凡忙碌生活的人。

例如,在清代褚人获的《隋唐演义》第十一回,有这样一句话:“若有变动,吾与兄正好扬眉吐气,干一番事业。难道还要庸庸碌碌地过活?”。这表明“庸庸碌碌”常用来形容那些平庸、无能或不努力的人,他们没有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抱负,只是在虚度光阴,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此外,成语“庸庸碌碌”还可以作为谓语、定语或状语使用,用来描述平庸的人。例如:“他小时候很聪明,但后来却庸庸碌碌,一无所成。

庸碌与平凡、无为、平庸等近义词在古代和现汉语中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在古代和现代汉语中,“庸碌”、“平凡”、“无为”、“平庸”等词语虽然相似之处,但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含义和使用场景。

从字面意义来看,“庸碌”通常指人平凡无奇,所作为的状态。例如,成语“庸庸碌碌”出自明代余继登的《典故纪闻》,原意是指人平凡无奇,无所作为。这个成语带有贬义色彩,常用来形容那些没有突出成就或能力的人。

相比之下,“平凡”则更多地用于描述事物或人的普通状态,没有特别引人注目的事件或价值。例如,《艺海拾贝·惠能和尚的偈语》中提到“伟大寓于平凡之中”,强调了平凡中的伟大。因此,“平凡”是一个中性词,强调的是普通和平常。

“无为则是一个哲学概念,源自道家思想,强调顺应自然、不强求的结果。它并不一定指消极的生活态度,而是指一种随遇而安、不强求的生活方式。例如,文章中提到真正的无为并非平庸,而是小角色才更真实,勤奋、努力和真诚地过活也很了不起。

“平庸”则更侧重于内在品质的描述,表示普通、寻常而不突出,碌碌无为。例如,百度百科解释“平庸”是指普通、寻常而突出,一生碌碌无为。这种用法带有贬义色彩,形容庸碌无为的状态。

总结来说,在古代和现代汉语中,“庸碌”、“平凡”、“无为”、“平庸”等词语虽然有相似之处,但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含义和使用场景。

老舍在《且说屋里》中提到政客的庸碌无能,具体是哪一段落或语句?

在现代汉语中,庸碌一词的社会文化意义有哪些变化?

在现代汉语中,“庸碌”一词的社会文化意义经历了显著的变化和丰富化从古代文献到现代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庸碌”一词逐渐从单一的描述平庸无能的状态,扩展为涵盖更广泛的社会文化内涵。

“庸碌”一词最早见于《老子》中的“不欲碌碌如玉,落落如石”,形容平庸无能的样子。然而,在现代汉语中,“庸碌”不仅限于个人的平庸无能,还被用来描述一种缺乏动力和创造力的生活状态。例如,文章提到“庸庸碌碌”常用于描述那些平凡无奇、无所作为的人或生活状态,带有贬义色彩。

此外,“庸碌”一词在现代语境中也反映了社会对某些职业或生活方式的评价。例如,电视剧《办公室》成功地捕捉了都市办公室生活的劳碌、尴尬和竞争,赢得了观众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