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王老师为人正直,品行端方,深得学生的爱戴。
2.从古至今,人们都崇尚那些品德高尚的端方君子。
1. 庄重正直。
引
1. 其器也,则端方修直,天隆地平,华文素质,烂蔚波成。
晋
《筝赋》
顾恺之
2. 敬弘形状短小,而坐起端方,桓玄谓之“弹棋八势”。
《宋书·王敬弘传》
3. 植操端方,禀气庄重。
《旧唐书·郑朗传》
4. 看见顾吏典举动端方,容仪俊伟,不像个衙门中以下人,私心敬爱他。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五
5. 雪翁昨日有书子来,说尊驾为人不甚端方,又好交结匪类,自今以后,不敢劳尊了。
《儒林外史》第二三回
“端方”一词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形容词意义:
在汉语中,“端方”通常用作形容词,意指正直、端庄,常用于描述人的品格或行为。例如,“品格端方”形容一个人品格高尚,行为端正。这一含义在古代文献中也有体现,如《宋书·王敬弘传》、《旧唐书·郑朗传》等,均用“端方”来形容人物的庄重正直。
历史人物:
“端方”也是清朝末期著名政治家、学者的名字。他出身满洲正白旗,早年中举人,历任多个重要官职,如湖北巡抚、湖广总督、两江总督等。端方主张君主立宪,推动清政的现代化改革,并在戊戌变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在清末新政期间积极推动教育、实业发展,并倡导废除科举制度,创办新式学堂。然而,他在1911年镇压四川保路运动时被起义新军杀害。
文化与收藏:
端方不仅是一位政治家,还是一位杰出的金石学家和收藏家。他热衷于收藏金石、书画,并编纂了《陶斋吉金录》等著作。他的收藏活动不仅限于个人欣赏,还试图通过公共博物馆的形式向社会开放,为开启民智做出贡献。
其他含义:
在现代汉语中,“端方”还可以表示端正、正派。此外,在设计风格、服务器方法等领域,“端方”也有应用。
“端方”既可以指代一种正直、端庄的品格,也可以特指清末的重要历史人物端方,还可以涉及金石学和收藏领域。这一词汇体现了汉语词汇的多样性和文化深度.
端方在清末新政中推动了多项现代化改革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在两江地区,端方建立了和完善了中小学体系,创办了高等专门学,并大力派遣留学生。
宪政改革:
他还提出了八项改革现行官制的建议,包括实行责任内阁制、定中央与地方的权限、司法独立、裁并各官署等。
经济与市政建设:
他还筹办了南洋劝业会,推动地方自治和市政建设。
社会风俗与文化环境改良:
他还提倡全民植树,并用军功与刑罚诱使官员、军队普遍种树。
事改革:
端方建立了新式军队,并推动警察建设。
其他改革:
端方通过公共博物馆形式向社会开放其收藏,具体贡献如下:
创建私人博物馆:端方计划在中国创建一座私人博物馆,以展示其所藏的金石书画古器等文物。他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左右开始构想,并在琉璃厂宽敞的土地上建设私人博物馆,打算在宣统三年(1912年)年底完工。他还邀请友人参观建设中的博物馆,但因辛亥革命爆发和他本人的意外去世,博物馆的建设未能完成。
支持南通博物苑:端方曾答应向南通博物苑提供拓本数十、陶器十数,并许诺在完成建设后,分一些重复品陈列于南通博物苑。尽管端方去世后,这一计划未能实现,但他的这一想法和承诺对南通博物苑的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
公开出版藏品图录:端方通过公开出版藏品图录的方式,使他的收藏信息得以广泛传播。例如,《壬寅消夏录》著作详细记录了他的收藏,这些图录不仅在国内产生了影响,也吸引了海外收藏家的关注。
参与国际览会:端方曾考虑将所藏的金石书画出展于日本举办的大博览会,并希望借此机会向国内外公开自己的收藏。
创办公共图书馆:端方在南京清凉山之侧的龙蟠里惜阴书院旧址兴建书库两幢,珍藏宋、元、明、清秘籍珍本、名家批校本、精抄本共达5万余册。经过3年筹建,江南图书馆于1910年11月正式对外开放阅览,成为中国第一所公共图书馆。
端方在戊戌变法中扮演了重要角,他被任命为农工商总局督办,负责推动农业和商业流通的兴盛。尽管端方是满清贵族中少有的改革派,他在变法期间采取了温和缓慢的变革方式,这使得他在变法失败后没有受到严重牵连。然而,由于他的积极态度和行动,端方在变法期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最终因慈禧发动政变而被打入冷宫。
端方的主张和行动对变法的结果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他积极推动清廷确立行君主立宪制度,并提出“三权分立、责权相维、上下分权”的改革原则。其次,端方在考察宪政回国后,连上数道奏折请求实行立宪,这些努力为后来的预立宪奠定了基础。此外,端方还鼓励学子出洋留学,推动了中国新式教育的发展。
然而,端方的改革主张和行动也遭遇了重重困难。尽管他在江苏推行地方自治等新政,并与请开国会运动的发起者关系密切,但官制改革最终未能成功。在处理四川保路运动时,端方因主张照顾同胞利益而遭到朝廷的反对,最终在新军哗变中被杀。
端方(1861-1911),字午桥,号陶斋,是清末著名的大臣、改革家、收藏家和金石学家。他在金石学和收藏活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尤其在青铜器和石刻方面的收藏与研究。
青铜器收藏与研究: 端方在青铜器收藏方面有着丰富的积累,他收藏了大量的青铜礼器、兵器、权量和造像等文物。其中,《陶斋吉金录》是他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全书共八卷,收录了从商周至隋唐时期的359件珍贵文物。这些文物不仅括商周时期的青铜器,还包括秦汉至明代的青铜器以及隋唐时期的造像。书中详细描绘了每件文物的形状,并摹写了相关文字,标注了尺寸大小,全方位展示文物的细节特征。
石刻收藏与研究: 端方还收藏了大量的石刻物,包括碑碣、造像、石经、墓志铭等。他的石刻收藏著录于《陶斋藏石记》中,全书共分四十四卷,收录了650件刻石,涵盖了西汉至明代的多种类型。此外,他还编纂了《陶斋藏砖记》,收录了124块刑徒砖,并对砖铭中的文字进行了考释。
其他收藏与贡献: 端方不仅在青铜器和石刻方面有突出的收藏,他还收藏了许多其他类型的文物,如玺印书画等。他还帮助创立了多家图书馆,推动了中国封建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的过渡。
《陶斋吉金录》是端方编纂的一部重要著作,详细记录了他的青铜器收藏。该书共八卷,收录了359件文物,包括:
书中不仅详细描绘了每件文物的形状,还摹写了相关文字,并标注了尺寸大小。这些详细的述和绘图使得《陶斋吉金录》成为古代藏品绘图的巅峰之作,为研究古代考古与国宝鉴定提供了重要的物证与史料。
端方在金石学和收藏活动方面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他对青铜器和石刻的大量收藏与研究上。他的著作《陶斋吉金录》仅记录了丰富的文物信息,还为后世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端方是清末重要的政治人物,他的政治生涯中涉及多个重要历史事件和决策。特别是在镇压四川保路运动中的角色和影响,成为他一生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端方在宣统三年(1911年)被任命为督办川汉、粤汉铁路大臣,负责办理铁路收归国有事宜。这一政策引发了四川人民的强烈反对,最终导致了四川保路运动的爆发。端方在处理这一事件时,采取了强硬的态度,试图通过武力手段镇压保路运动。然而,随着局势的发展,端方态度逐渐软化,并试图采取安抚措施。
在1911年9月,端方率领新军进入四川,负责镇压保路运动。然而,他所率领的新军在到达四川资州后,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成都已被保路党占领,武昌也已成革命党的天下,端方部处于四面楚歌的尴尬地位。尽管端方曾试图通过释放被捕人员和弹劾前任官员来缓和局势,但这些努力并未能平息民愤。
最终,在1911年11月27日,端方及其弟端锦被其所率领的新军中的革命党人杀害,史称“资州起义”。端方之死不仅标志着他在四川保路运动中的失败,也反映了清朝末年政治局势的动荡和腐朽。
端方在四川保运动中的角色和影响是多方面的。他最初推行铁路国有政策,引发了广泛的反对和保路运动;随后他试图通过武力手段镇压运动,但最终因新军哗变而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