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俨然的意思

yǎn rán

俨然

拼音yǎn rán

1.俨然常用意思: 仿佛;好像。

词性副词
近义词 仿佛 , 好像 , 好似 , 宛若 , 似乎

例句 1.这篇游记写得很生动,使人读了以后俨然身临其境。

2.俨然常用意思: 整齐的样子。

词性形容词
近义词
例词屋舍俨然

3.俨然常用意思: 庄重而威严的样子。

词性形容词
近义词
例词望之俨然

例句 1.他一改平日嬉闹模样,俨然端坐着,不发一语。

俨然引证解释

1. 严肃庄重的样子。

1. 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 《论语·尧曰》
2. 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 《战国策·秦策一》
3. 小竖夜阑私怪我,俨然危坐若深思。 宋 《九月十日夜独坐》诗 陆游
4. 诸生或喧笑,原吉危坐俨然。 《明史·夏原吉传》
5. 蔡京经体赞元,其子蔡攸,如是覆军杀将,辱国丧师,今日圣驾未临时,犹俨然上坐谈兵,大言不惭,病狂丧心! 《水浒传》第一〇一回
6. 他不肯自称嫖客,竟俨然以佳婿自居了。 清 《慎鸾交·待且》 李渔
7. 冠晓荷俨然自居为太上巡长,他命令白巡长打扫胡同,通知邻居们不要教小孩子们在槐树下拉屎撒尿,告诉他槐树上须安一盏路灯。 《四世同堂》第二部四一 老舍

2. 齐整有序的样子。

1.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晋 《桃花源记》 陶潜
2. 睹二僧房,大敞其户,履锡俱全,衾枕俨然。 唐 《传奇·韦自东》 裴铏
3. 院中有庙,塑像冠带俨然。 清 《茶香室续钞·沈七太保》 俞樾
4. 她们三个珠翠满头,粉黛俨然,衣服也极其闪耀华丽。 《六一姊》 冰心

3. 真切、明显的样子。

1. 涵蚌胎于学海,卓尔超群;蕴鹊抵于文山,俨然孤秀。 南朝 梁 《十二月启》 萧统
2. 归斋率众烛之,俨然一少妇,死仆矣。 宋 《异闻总录》卷一
3. 而视其首,朱点俨然,始悟为二青。 清 《聊斋志异·蛇人》 蒲松龄
4. 《官场现形记》中所描写的人物,依旧还活生生的俨然存在我们的面前。 《历史的讽喻给演出者的信》 夏衍

4. 宛然;仿佛。

1. 有人从象郡来云:“见浮图于海中,光明照耀,俨然如新。” 北魏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 杨
2. 北房有玉棺,中有玉女,俨然如生。 唐 《博异记补编·杨知春》 谷神子
3. 是那处曾相见,相看俨然。 明 《牡丹亭·惊梦》 汤显祖
4. 向东南洞口远望出去,俨然是一座地藏菩萨的侧面形,但跑近前一看,则什么也没有了,只一块突出的方石。 《雁荡山的秋月》 郁达夫

5. 依然;与过去一样。

1. 城东门外二百步刘表墓,太康中为人所发见,表夫妻其尸俨然,颜色不异,犹如平生。 北魏 《水经注·沔水》 郦道元
2. 咸亨中,忽一僧持钵乞食,村人长者施以蔬供,食讫而去。于时渔人网得一鱼,长六七尺,丝鳞镂甲,锦质宝章,特异常鱼,赍赴州饷遗,至村而死。众共剖而分之,于腹中得长者所施蔬食,俨然并在。 唐 《朝野佥载》卷四 张𬸦
3. 主人谓崔炜曰:“子何所适,而三秋不返?”炜不实告,开其户,尘榻俨然,颇怀凄怆。 唐 《传奇·崔炜》 裴铏


俨然是什么意思

“俨然”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yǎn rán”,具有多重含义:

  1. 形容整齐:可以用来描述事物排列得非常整齐有序,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2. 形容庄重、严肃:表示某人或某事物显得非常庄重和严肃,如“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
  3. 形容特别像:用于表示某事物非常相似,简直就像另一样东西,如“蹲石鳞鳞,俨然类画”。
  4. 形容真切、明显:表示某事物非常真实或明显,如“涵蚌胎于学海,卓尔超群;蕴鹊抵于文山,俨然孤秀”。

“俨然”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但总体上都与整齐、庄重、相似或明显有关。

俨然在古代文学中的应用和例子是什么?

在古文学中,“俨然”一词常用于形容一种庄重、恭敬的神态或态度。例如,在屈原的《离骚》中,有“汤禹俨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的句子,用来形容商汤、夏禹以及周初对天道的敬仰。这种用法体现了“俨然”在古代文学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描绘了人物的外形象,还传达了其内心的庄重和恭敬。

此外,王国维在《人问词话》中提到李煜词,认为其词中所包含的广大慈悲,其庄敬不在词内而正在词外,这也说明了“俨然”在表达深层次情感和意境上的作用。这种用法展示了“俨然”在文学创中的多层次意义,既可以通过直接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外在形象,也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传达更深层次的情感和思想。

俨然一词的历史演变过程是怎样的?

“俨然”一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并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在晋朝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俨然”被用来形容整齐有序的样子,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这种用法表明“俨然”在古代主要用来描述事物的整齐和有序状态。

到了唐代,裴铏在《传奇·韦自东》中使用了“俨然”来描述僧房内的物品齐全、整的状态,如“衾枕俨然”。这进一步扩展了“俨然”的含义,不仅限于物理上的整齐,还包含了物品的完整和有序。

在南朝梁萧统的《十二月启》中,“俨然”被用来形容人物或事物的庄重和严肃,如“俨然孤秀”。这种用法显示了“俨然”在描述人物或事物时,可以带有庄重、严肃的色彩。

在宋代无名氏的《异闻总录》中,“俨然”被用来形容事物的真实和明显,如“俨然一少妇,死仆矣”。这种法强调了“俨然”在描述事物时的真实性和显著性。

在现代汉语中,“俨然”然保留了上述几种基本含义,但其使用频率相对较低,且更多地用于书面语和正式场合。例如,在冰心的《六一姊》中,“珠翠满头,粉俨然”,描绘了人物的华丽和庄重。

总结来看,“俨然”一词从古代的整齐有序,到中古时期的品齐全和庄重严肃,再到现代汉语中的真实显著,经历了丰富的演变过程。

在现代汉语中,俨然的使用频率和语境有哪些变化?

在现代汉语中,“俨然”一词的使用频率和语境发生了显著变化。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点:

  1. 词汇演变:古代汉语中的“俨然”多用于描述整齐有序的状态,如在《桃花源记》中描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表示房屋整齐有序。然而,在现代汉语中,“俨然”这个词的使用频率和语境发生了变化,不再仅限于描述整齐有序的环境,而扩展到更多的情境中。

  2. 语义变化:现代汉语中,“俨然”有时被用来表示自然的状态或某种特定的情感。例如,在某些教材中,“俨然”被解释为“自然”。这种用法与古代汉语中的“整齐有序”的含义有不同,显示出词义的扩展和演变。

  3. 语言规范与社会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语言规范的变化,一些词语的使用频率和语境也会发生变化。例如,现代汉语中双音节词的使用逐渐增多,而单音节词的使用则相对减少。这种趋势可能也影响了“俨然”这样的词语的使用频率和语境。

  4. 文化内涵:语言的变化不仅仅是词汇频率的变化,还涉及到文化内涵的演变。例如,“容易”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和语境也发生了变化,这映了社会文化和语言规范的互动。类似地,“俨然”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也可能受到文化变迁的影响。

俨然与其他形容词(如“整齐”、“庄重”)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俨然”是一个多义词,具有多种含义和用法。它主要可以用来形容整齐、庄重严肃以及特别像的状态。

  1. 整齐:在古代汉语中,“俨然”常用来形容环境或阵容的整洁有序。例如,《桃花源》中描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即指环境整洁有序。这种用法强调了事物排列的整齐和有条理。

  2. 庄重严肃:这个词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态度或行为非常庄重严肃。例如,在《左传》中,“俨然”形容孙的态度和举止,带有威严之感。这种用法通常用于描述人的仪表端庄、行为得体,或者场合的庄重严肃。

  3. 特别像:此外,“俨然”还可以用来形容某物与某人极为相似,表达出一种亲切、熟悉或赞美的情感。例如,蹲石鳞鳞,俨然类画,即指蹲石与画作极为相似。

与其他容词相比,“俨然”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多重含义。例如,“整齐”通常只用于描述事物的排列有序,而“庄重”则更多地用于形容人的态度或行为。相比之下,“俨然”不仅能够描述整齐有序的状态,还能表达庄重严肃和特别像的意思,因此具有更丰富的语义层次。

总结来说,“俨然”与其他形容词的区别在于其多重含义,能够同时涵盖整齐、庄重严肃以及特别像的状态。

俨然在不同方言中的表达方式有何异同?

在不同方言中,“俨然”一词的表达式存在一定的异同。根据《汉哈大辞典》中的记录,“俨然”在汉语中可以有不同的发音和用法,例如在藏语中读作“aiObIH, aNObIHJbUBIK”,而在维吾尔语中则读作“yineciMni yinep TYpIe,ca3bIHa KeJTipin”。这表明在不同语言和方言中,“俨然”的发音和书写形式可能有所不同。

此外,从普通话与北京话的差异来看,同一词语在不同方言中可能会有显著的表达方式差异。例如,“俨然”在普通话中可能有特定的用法和含义,而在北京话中则可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