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那个学生所作的工笔画极为工致。
2.她的这个枕套刺绣工致,色彩艳丽。
1. 工巧精密。
引
1. 全篇工致而不流动,则神气索然。
明
《四溟诗话》卷一
谢榛
2. 便是书籍的装潢,玩具的工致,也无不令人心爱。
《朝花夕拾·〈狗·猫·鼠〉》
鲁迅
3. 主营第及安乐佛庐,皆宪写宫省,而工致过之。
《新唐书·中宗八女传》
4. 韦应物答徐秀才诗云:“清诗舞艳雪,孤抱莹玄冰。”极其工致。
明
《升庵诗话》卷十四
杨慎
5. 所挂各色连珠灯也都工致。
《镜花缘》第九三回
“工致”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gōng zhì,主要意思是形容工巧精致、精密。这个词常用于描述作品或工艺品的制作工艺,如书籍装潢、玩具等,强调细致、精细的特点。
“工致”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新唐书·中宗八女传》,其中提到“主营第及安乐佛庐,皆宪写宫省,而工緻过之”,意指建筑和装饰非常精细。此外,宋代史弥宁的诗句“意者事工致,一字百炼精”也体现了“工致”的含义,即做事认真细致,追求完美。
在现代语境中,“工致”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工作或学习中注重细节,追求完美,不马虎敷衍的态度。例如,可以用来表扬某人的绘画作品风格工致,每一幅作品都令人惊叹。这个词也与工匠精神相关,强调精益求精和对细节的关注。
“工致”仅是一个形容词,还体现了对工艺和工作的高标准要求,是一种认真细致、追求完美的态度。
在古代文献中,工致”一词主要用来形容工艺或技艺的精巧和细致。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和应用:
《新唐书·中宗八女传》 :“主营第及安佛庐,皆宪写宫省,而工緻过之。” 这句话描述了建筑和佛堂的精细程度超过了宫中的标准。
明 杨慎《升庵诗话》卷十四:“韦应物答徐秀才诗云:‘清诗舞艷雪,孤抱莹玄冰。’极其工緻。” 这里用“緻”来形容韦应物诗歌的精致和细腻。
《镜花缘》第九三回:“所挂各色连珠灯也都工緻。” 这句话描述了各种连珠灯的精细制作。
明 谢榛《四溟诗话》卷一:“全篇工致而不流动,则神气索然。” 这里用“工致”来形容文章的精细但缺乏生气。
鲁迅《朝花夕拾·<狗·猫·鼠>》 :“便是书籍的装潢,玩具的工緻,也无不令人心爱。” 这句话描述了书籍装潢和玩具的精细制作,让人喜爱。
工致与工匠精神之间的关系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描述:
历史渊源与现代传承: 工匠精神与人类史几乎同步,从最初的工具制造到现代的机械与智能技术,工匠精神始终贯穿其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工匠是对所有手工艺人的统称,他们以毕生精力献身于技艺领域,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美的享受。工匠精神的历史性、民族性和个人性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有所体现,如古代的鲁班、墨子等人物,以及明朝的宋应星等。
职业精神与价值观: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体现了敬业、精益专注和创新的价值观。这种精神不仅限于古代的工匠,也适用于现代的各行各业,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工匠神的核心是劳动精神,即热爱劳动、专注劳动、以劳动为荣的精神,它还体现了对职业劳动的奉献精神。
与现代工业的关系: 工匠精神与现代工业制造业的关系密切。中国是一个传统手工业大国或地区,上万年的工艺美术发展史就是一部在造物中不断追求精工、创造精致的历史,也是一部工匠精神的史诗。工匠精神不仅是能够把工作做好的基本态度,也是人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活品和审美要求的提高而越加重视的关键所在。
创新与技术进步: 工匠精神的核心要素之一创新精神,它推动技艺的革新,促进生产技艺水平的提升,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在现代,工匠精神与时代相结合,赋予了新的发展内涵,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性互动关系。
社会与文化影响: 工匠精神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体现在个人层面提升综合质,企业层面提高核心竞争力,社会层面促进和谐发展。工匠精神不仅是个人的职业态度,也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通过书籍、纪录片等形式记录和传播,展现了工匠精神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教育与培养: 高职院校与中职教育背景下的工匠精神培养研究显示,工匠精神在个人成长、社会发展和民族复兴中的重要性,以及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现代指向。加强职业教育、强化企业文化建设、加强社会宣传等措施有助于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
工致与匠精神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工匠精神不仅是对工作的热爱和专注,更是对技艺的极致追求和不断创新的精神。
在现代语境中,“工致”一词被广泛应用于评价个人的工作态度和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专业敬业:在现代职场中,“工致”强调的是对工作的专注和投入。例如,“工于致热”中的“工于”意为擅长,“致”意为到达、获得、专注于,表明一个人在专业领域内表现出色,能够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并且追求卓越。
精益求精:现代职场中,工匠精神被提倡为一种工作态度,要求个人在对待工作时做到不敷衍、不应付,追求精益求精、专业敬业。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更是一种对工作的态度和精神境界的充分表达。
高效与质量并重:在现工作中,“工致”还强调效率与质量的平衡。例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强调了工具和创作过程的重要性,而“偷工减料”则警示了求效率而忽视质量的后果。这表明在现代职场中,高效的工作方式并不意味着牺牲质量。
团队合作与资源优化:现代职场中,“工致”也体现在团队合作和资源优化利用上。例如,“分工合作”和“通工易事”体现了专业分工与技艺精湛的结合,以及团队作的重要性。
创新与传承:现代职场中,“工致”还强调创新与传承的平衡。例如,“同工异曲”强调了创新与传承的平衡,体现了在传统技艺基础上进行创新的重要性。
“工致”一词在不同文化或语言背景下的对应表达主要体现在其含义和用法上。以下是详细的分析:
“工”字在汉中有多种含义,包括工人、工作、工程、工业、技能、精巧、善于等。而“致”字则有给予、表达、集中精力、招引、达到、实现、情趣、意态和精密精细等多重含义。
英语中的对应表达:
具体来说,“delicate”常用于描述精细、微妙的事物,而“fine”广泛用于形容高质量或精致的事物。
其他语言中的对应表达:
在法语中,“工致”可以翻译为“précis”或“raffiné”,这词汇都表示精细和优雅。
文化背景下的差异:
关于“工”字的历史演变,有几篇重要的学术研究和文献可以参考:
《每释一字:工》 (2021年01月01日):这篇文章详细讲述了汉字“工”的起源、演变及其含义。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和楷书,“工”字的形态逐渐简化,最终形成了现代的书写形式。在古代,“工”字最初指的是工具,后来引申为手操工具干活的人,如“工人”。文章还提了“工”字的象形起源,最初像古代画直角或方形的工具曲尺。在殷商晚期,“工”字已经简化,下底肥厚,经过了——的变化过程,最终简化为瘦笔单横。战国古文和汉隶中,“工”字的写法也有所变化,但最终都与现代写法相似。《说文》中解释“工”字为“象人有规矩也”,本义应该是矩,即曲尺,但这一意义早已失落,后代用的都是引申义。文章最后提到了“工”字的引申义,包括工匠、工程、官吏、职事等。
《工字的多义性与历史渊源》 :这篇文章探讨了“工”字的多义性和历史渊源,从古代工匠到现代工业的演变。文章指出,“工”字的基本含义包括个人劳动者、生产事业、体力或脑力劳动、工作量、技术、细致精巧、中国古代记谱符号体系中的“工尺”、以及善于或长于某事。此外,“工”字在古代汉语中作为工匠、工人、乐官、女工、官吏、工地、工程、工业、工作、工作量、工日、工程师简称、传统乐谱记音符号等含义。文章还通过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中的例句,展示了“工”字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
《工程与工程师词源考略》 (2013年03月):这篇文章基于经典文献,探讨了汉语词汇“工程”和“工程师”的演变。文章指出,在古汉语中,“工”字的要义大致归结为四项:借助工具、功夫巧致、人力工事和社会分工。此外,“工”字还通“功”,强调人力之工。再者,被大量用作专指工事,如施工、役、竣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