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西湖边烟波渺渺,如梦似幻,令人陶醉。
2.几朵白云像一叶叶洁白的风帆,在渺渺天际中遨游。
1. 幽远貌;悠远貌。
引
1. 折折乎如在于侧,忽忽乎如将不得,渺渺乎如穷无极。
《管子·内业》
2. 想见旧时游历处,烟云渺渺水茫茫。
宋
《忆金陵》诗之一
王安石
3. 薄暮凭栏,渺渺暝曚,数重山色。
《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
4. 登高远望,青山渺渺,被遮掩的白云如带;十数电光,射出那渺茫黑暗的城市。
《雨后岚山》诗
周恩来
2. 微弱貌;藐小貌。
引
1. 西风渺渺月连天,同醉兰舟未十年。
唐
《尝与故宋补阙秋夕游练湖南亭今复登赏怆然有感》诗
许浑
2. 则参请以翳翳之身,渺渺之命,伏死一剑,以白君冤。
唐
《上中书姚令公元崇书》
袁参
3. 嗟呼上帝,吾以渺渺之身,临世界最富最强之国,窃愿上答帝恩,树十字架于世界尽处耳。
《欧洲花园》
刘半农
“渺渺”一词在汉语中有多种含义,主要用来形容一种悠远、辽阔而苍茫的状态。以下是对其详细解释:
幽远、悠远:在许多古诗词中,“渺渺”常用来形容空间上的遥远和时间上的久远。例如,在苏轼的《前赤壁赋》中,“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描绘了一种对远方的思念和遥不可及的感觉。
辽阔无际:在描述自然景观时,“渺渺”可以表示一种辽阔而苍茫的景象。例如,“云海渺渺无际”形容云海的广阔深远。
模糊不清:在一些语境中,“渺渺”也可以表示一种模糊不清的状态如“渺茫”一词常用来形容时地远隔、看不清楚的情景。
微小、藐小:虽然“渺渺”更多地用于形容广阔和遥远,但在某些情况下,它也可以表示微小或藐小的意思。例如,“渺小”、“渺不足道”等词语用来容非常微小的事物。
若有若无的境界:在一些文学作品中,“渺渺”还被用形容一种若有若无、难以捉摸的境界,这种用法常常带有一种神秘或不可知的色彩。
“渺渺”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下可以表达幽远、辽阔、模糊不清等多种意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力。这种多义性使得“渺渺”在文学作品中被广泛使用,以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景象。
“渺渺”一词在古代文学中有着丰富的应用和例子,主要用来形容遥远、苍茫的意境,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绪。例如,在《管子·业》中,“渺渺”被用来形容事物的微远貌。在宋代王安石的《忆金陵》诗中,它被用来描述烟云渺茫的景象。
此外,苏轼的《前赤壁赋》中有“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句子,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之人的思念和内心的孤独。唐代诗人刘长卿的诗句“渺渺戍烟孤,茫茫塞草枯”则描绘了边塞的荒凉景象,反映了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在元代汪宗臣的作品中,“千里潇湘烟渺渺。不记雕梁旧日恩多少”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阔与辽远。
“渺渺”与“渺茫”在含义上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从联系看,“渺渺”和“渺茫”都源自同一个词根“渺”,都表达了辽阔、遥远或模糊不清的意思。例如,在《长生殿》中,“地下人间两渺茫”中的“渺茫”就是用来形容杨贵妃与唐明皇之间的距离遥远、难以相见的状态。同样,“渺渺”也可以用来形容这种遥远和模糊不清的状态,如我一灵渺渺,飞出驿中”。
从区别上看,“渺茫”更多地被用来形容事物或情感与现的距离遥远、模糊不清,以及辽阔无垠的景象。例如,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这里的“渺茫”是指两人之间的距离遥远、难以相见。此外,“渺茫”还可以表示虚妄无凭、难以预期的状态,如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写道:“渺茫不足信”。
而“渺渺”则更常用于形容一种微小、渺不足道的状态,或者是一种隐约可见、若有若无的感觉。例如,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写道:“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这里的“渺”就是指微小。
总之,“渺茫”更多地用于描述距离遥远、模糊不清的状态,而“渺渺”则更多地用于描述微小、隐约可见的状态。
在现代汉语中,渺渺”一词的使用频率和语境经历了显著的变化。根据相关文献,我们可以看到“渺渺”一词在古代文献中常用于描绘广远、微小或藐小的景象,如唐代刘长卿的诗句“万里闽中去渺然,孤舟水上入寒烟”。然而,在现代汉语中,“渺渺”一词的使用频率和语境发生了变化。
首先,“渺渺”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有所增加。这可能与现代人对自然景观和抽概念的描述需求有关。例如,在小说《渺渺无期》中,“渺渺”被用来形容女主角与男主角之间的懵懂爱情故事。此外,“渺渺”还被用来形容悠远、久远的状态,如“云海渺渺无际”。
其次,“渺渺”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语境也发生了变化。在古代文献中,“渺渺”常用于描绘广远、微小或藐小的景象,而在现代汉语中,“渺渺”更多地被用来表达个人的渺小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例如,在现代汉语中,“渺渺”可以用来形容前途的茫茫无际以及在庞大事物面前个人的渺小。此外,“渺渺”还可以用来表达对未来没有把握的状态,以及一种若有若无的境界。
在现代汉语中,“渺渺”一词的使用频率和语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它不仅被用来描绘广远、微小或藐小的景象,还被用来表达个人的渺小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渺渺”一词在不同方言中的表达和理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其具体含义和使用场景上。
从字义上看,“渺”字基本含义是茫茫然,看不清楚,通常用来形容水面辽阔、遥远或模糊不清。例如,在成语“烟波浩渺”中,“渺”用来形容水面广阔无边像烟雾笼罩。此外,“渺”还可以表示微小、藐小。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渺渺”常用来形容悠远、久远的情景。例如,唐代诗人刘长卿的诗句“渺渺戍烟孤,茫茫塞草枯”中,“渺渺”形容了遥远的景象。宋代诗人苏轼的《前赤壁赋》中也有类似的用法:“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
然而,在现代汉语中,“渺渺”更多地被理解为一种模糊不清的状态,常用于描述某种不确定或难以捉摸的事物。例如,“渺茫”可以表示时间长、相隔远,或者看不清前途或捉摸不定。
此外,渺”与“缈”的区别也值得注意。“缈”字的基本含义是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常用于形容虚幻或不真切的事物。因此,“缥缈”一词常用来描述飘忽不定、难以捉摸的事物。
“渺渺”一词在不同方言中的表达和理解主要体现在其具体含义和使用场景上。在古代文学中,它常用来形容遥远、辽阔的景象;
关于“渺渺”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有篇文献和研究对其进行了深入探讨。
从自然景观的角度来看,“渺渺”常被用来形容辽阔、遥远的景象。例如,在古诗词中,“渺渺”可以描述烟波浩渺的水面,如苏轼《前赤壁赋》中的“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表达了对方的思念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此外,文章《渺茫的多重含义与应用》也指出,“渺茫”可以指辽阔的海洋或模糊不清的事物,常用于表达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希望的渺茫。
在人文情感方面,“渺渺”不仅限于自然景观的描绘,还涉及个人情感和哲学思考。例如,《渺渺茫茫的诗意与人生哲思》一文中,通过48个片段展现了“渺渺”在不同情境下的象征意义,从清明墓、思念亲人到自由与命运的哲学思考,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另外,关于“渺”字的文化内涵,《汉字“渺”的释义与文化内涵》一文详细解释了“渺”字的多重含义,包括微小、遥远、深远等。这些含义不仅体现在自然景观的描绘上,还反映在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个人情感的表达中。例如,含“渺”字的诗词精选》中收集了多首含有“渺”字的古诗词,这些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历史人物和个人情感,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学中对“渺”这一主题的丰富表达和深刻内涵。
此外,《对“渺”字的解读与《赤壁赋》中的应用》一文指出,“渺”字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形广大而不清晰的状态,如“烟波浩渺、渺渺茫茫”,并强调了其虚幻、飘忽的象征意义。
关于“渺渺”的化内涵和象征意义,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抒发,也有对人生哲思和历史人物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