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村子经过暴风雨的洗礼后,许多零零碎碎的东西在水面上漂荡。
例句
1.他年过四十还在四处漂荡,没有着落。
1. 在水上浮动。
引
1. 此中真得地,漂荡钓鱼船。
唐
《河清与赵氏昆季宴集得拟杜工部》诗
李商隐
2. 罗幕掩数行清泪,一任他化作浮萍,漂荡随流水。
明
《解语花》词
刘基
2. 冲刷;冲。
引
1. 有亮所造八阵图,东跨故垒,皆累细石为之……今夏水漂荡,岁月消损,高处可二三尺,下处磨灭殆尽。
北魏
《水经注·江水一》
郦道元
2. 两扇忽辟,大水漂荡,盗皆溺死。
宋
《异闻总录》卷三
3. 矢石驰驱,风波漂荡,岂是人情所乐。
明
《与白伯伦仪部书》之二
唐顺之
4. 先高祖厝在浅土,猝为山水所漂荡。
清
《张豹林墓志铭》
刘大
3. 冲没;淹没。
引
1. 八月乙巳,蠲遇水资财漂荡者今年调税。
《南史·齐纪下·废帝东昏侯》
2. 河失故道,遗患及于东方;徐居下流,受害甲于他郡,田庐漂荡,父子流离。
宋
《徐州祈雨青词》
苏轼
3. 水流沙际,不免有漂荡之患。
清
《质疑·周易》
任泰学
4. 漂泊;流浪。
引
1. 缘情慰漂荡,抱疾屡迁移。
唐
《偶题》诗
杜甫
2. 一别三年至一方,此身漂荡只殊乡。
宋
《寄友人》诗之三
王安石
3. 丈夫漂荡今如此,却话巴山夜雨时。
明
《金莲记·生离》
陈汝元
4. 维余漂荡人,发素血将枯。
清
《赠汪舟次》诗
孙枝蔚
5. 犹荡漾。形容景物美好。
引
1. 今日春光太漂荡,谢家轻絮沈郎钱。
唐
《江东》诗
李商隐
6. 飘飞;飘扬。
引
1. 流莺漂荡复参差,渡陌临流不自持。
唐
《流莺》诗
李商隐
2. 你看莺乱飞,草正芳,恰好应清明雨漂荡。
清
《长生殿·私祭》
洪
3. 他的叹声不能够冲破屋顶,又折了回来,怨愤地在房里四处漂荡。
《发的故事》
巴金
“漂荡”一词在汉语中有多种含义,主要可以理解为以下几种情况:
随波浮动:指物体在水面上随着水流漂浮移动,不沉下去。例如,“钓鱼船随波漂荡”或“化作浮萍随流水漂荡”。
漂泊不定:形容人或事物没有固定的地方,四处流浪或迁移。例如,“因缘情而漂泊,或抱疾屡次迁移”。
飘扬:在某些语境下,“漂荡”也可以表示飘扬,如“清明雨中飘扬”。
冲刷或冲没:在一些历史文献中,“漂荡”还用来描述水流对物体的冲刷作用,例如水冲刷细石导致的侵蚀。
荡漾:形容景物美好,如“春光荡漾”。
需要注意的是,“漂荡”与“飘荡”虽然读音相似,但含义不同。“飘荡”通常指在空中或水面上随风飘动,而“漂荡”则更侧重于在水中浮动。
根据提供的信息,无法全面回答“漂荡在不同文学作品中的具体应用和象征意义是什么”这一问题。虽然有几篇证据提到了“漂荡”一词的含义和用法,但我搜索到的资料主要集中在词语解释和古诗词中的应用,并没有详细描述其不同文学作品中的具体应用和象征意义。
然而,我们可以从现有的证据中提取一些相关信息:
在古诗词中,“漂荡”常用于表达报国热情未得实现的感慨。
古诗词中的应用:
吴均《与朱元思书》中描述了渔船在湖中漂浮的情景。
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虽然没有具体的现代文学作品例子,但可以推测,“漂荡”在现代文学中可能被用来描述人物内心的迷茫、无根或追求。
象征意义:
虽然我搜索到的资料没有详细描述“漂荡”在不同文学作品中的具体应用和象征意义,但可以推测其在文学作品中常用于表达人物内心的迷茫、无根或追求,以及生活的动荡不安。
我们可以总结出“漂荡”与“飘荡”在古代汉语中的区别和演变过程如下:
漂荡:特指物体随着水流漂浮动荡,如浮萍在水中漂荡。此外,“漂荡”也可以用来形容漂泊无定或流浪的状态,如“缘情慰漂荡”。
演变过程:
漂荡:虽然“漂荡”在现代汉语中少使用,但在古代也有类似用法。例如,《蔚蓝的王国》中提到的小船在微波中飘荡,这里的“飘荡”应理解为“漂荡”,因为“漂”字带有水字旁,表示物体在水中漂浮动荡的状态。
近义词和反义词:
漂荡近义词则包括漂流、徘徊、游荡等。
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飘荡”和“漂荡”在古代汉语中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更广泛地用于描述物体在空中或水面上的浮动状态,而后者则特指物体在水中漂浮状态。
根据提供的信息,无法全面回答“在现代汉语中,漂荡一词的使用频率和语境有哪些变化?”这一问题。我搜索到的资料主要集中在“漂荡一词的定义、近义词和用法上,但没有具体的数据或统计来说明其使用频率的变化。以下是对现有资料的总结:
它也可以用来形容漂泊、流浪的状态,如“缘情慰漂荡,抱疾屡迁移”。
近义词:
这些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下可以互换使用,但具体选择取决于所要表达的具体含义。
文学和历史背景:
现代文学中,“漂荡”也常用来描绘人物的内心状态或情感波动,如“空气中飘荡着戈舞曲的旋律”。
其他相关词汇:
根据提供的信息,无法全面回答“漂荡在心理学或社会学领域中是如何被理解和解释的”这一问题。虽然有几篇证据提到了漂荡的概念,但它们主要集中在定的社会现象或文化背景中,而不是系统地探讨心理学或社会学领域的理论和解释。
然而,可以从我搜索到的资料中提取一些相关的信息:
一代:张玲的论文分析了“漂一代”的心理原因和心理问题,指出这一群体通常是为了寻找自由和自我而选择离开家乡,来到另一个城市生活。这种行为反映了社发展的变化和个体对自由的追求。
心理学视角:
心理地理学:德波尔的“Dérive”概念强调了通过游戏化行为和对心理地理效应的意识来探索城市空间。这种探索不仅仅是随机的漫步,而是有目的和意图的行为,旨在通过心理地理学重新发现自我与环境的关系。
文化和情感层面:
虽然我搜索到的资料没有系统地解释心理学或社会学领域中的漂荡概念,但它们提供了一些关于漂荡在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理解和解释。
关于漂荡的历史文献中,有多个具体的例子可以说明其对环境或物体的影响。以下是一些详细的例子:
每平方公里海洋上漂浮着18000块塑料片,以及每平方公里海面上漂浮着13000件塑料垃圾。这些塑料垃圾不仅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严威胁,还导致每年近100万只海鸟死于漂浮缠绕或吞食漂浮垃圾。
海啸驱动的物种漂移:
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海啸导致大量生物通过非生物降解物体漂移到北美和夏威夷。这些生物包括289种来自日本沿海的海洋物种,它们在太洋上漂流了6年,展示了物种通过漂浮物跨越大洋的能力。
小黄鸭的漂流:
1992年,一艘货轮遭遇风暴后,28800只塑料小黄鸭意外落入太平洋并漂流全球。这一事件揭示了洋流对海洋塑料污染传播和分布的重要影响,展示了洋流如何将全球海洋连接成一个动态系统。
漂浮岛屿:
漂浮岛屿通常由滑坡或暴潮、河流洪水等事件导致的泥炭土浮起形成。例如,1969年在古巴和海地之间海域发现的一个15米直径的漂浮岛屿,以及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Pirron Yallock漂浮岛屿。这些岛屿的形成和漂浮对当地生态系统产生了显著影响。
物种漂移的历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