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你居然作出如此下流的事,真是斯文扫地。
2.他竟然说出这种大逆不道的话,真是有辱斯文。
例句
1.他的那副银边眼镜为他平添了几分斯文。
2.他看起来非常斯文,让人不忍心安排他干这种粗活。
1. 指礼乐教化、典章制度。
引
1. 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
《论语·子罕》
2. 武功既抗,亦迪斯文,宪章六学,统壹圣真。
《汉书·叙传下》
3. 降及建安,曹公父子笃好斯文。
南朝 梁
《诗品序》
钟嵘
4. 生人之治,本乎斯文。
唐
《故江南西道观察使中大夫洪州刺史王公神道碑铭》
韩愈
5. 斯文一脉比传灯,亦赖儒僧延不坠。
清
《石川鸿斋偕僧来谒》诗
黄遵宪
6. 天地之生才无穷,而文章之变,日新月盛,有非古人所能限者,此亦以见斯文之广大。
清
《古微堂诗集序》
郭嵩焘
2. 儒士;文人。
引
1. 夫睹之者掩口卢胡而笑,斯文之族,无乃类旃。
《后汉书·应劭传》
2. 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
唐
《壮游》诗
杜甫
3. 既然如此,必是斯文,请来相见何碍。
《古今小说·李公子救蛇
4. 经过几番盘算,他想先动手著作,一来表示自己并非假充斯文,再者著作也可以做官。
《猫》
钱
3. 此文;此诗。
引
1.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晋
《兰亭集序》
王羲之
2. 何人作颂比《嵩高》,万古斯文齐《岣嵝》。
宋
《石鼓歌》
苏轼
4. 文雅。
引
1. 一生村鲁,不尚斯文。
元
《五侯宴》第三折
关汉卿
2. 相公说得,老汉就说不得;今日偏要假斯文,说他一回。
清
《桃花扇·听稗》
孔尚任
3. 她斯文礼貌地倒了两杯茶,一杯放在江涛面前,一杯放在嘉庆面前。
《红旗谱》四一
梁斌
斯文是一个汉语词语,原本指文人或文化,后来也指文雅。这个词最早是孔子说的,他在《论语·贤人》中说:「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余何?」②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担心匡人不会尊重文化,因为文王已经去世,文不在这里了。但是,天还没有丧失文化,匡人应该像其他人一样尊重文化。②
斯文还可以指很有涵养、文质彬彬、有礼貌、有教养、懂得尊重人的意思。③⑤ 它不仅指读书人或文人,还可以衍生出文雅之意,形容一种教养或风度。④
但也有人用斯文形容那些表面上知书达理,实则道德败坏的人,即「斯文败类」⑥ 这是一个网络流行词,也可以理解为「外表斯文,内心看起来腹黑」⑥
总的来说,斯文是一个好的词,指有文质彬彬和文雅的人,但也有人贬低斯文,指那些读书人中道德败坏的人。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