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他表面上虽然开朗健谈,其实内心非常孤寂。
2.故乡的歌是一缕袅袅的烟,总在孤寂的黄昏飘散。
1. 孤单寂寞。
引
1. 文褂为谁设,罗帐空卷舒。不怨身孤寂,但念星隐隅。
南朝 宋
《绍古辞》之六
鲍照
2. 旅馆坐孤寂,出门成苦吟。
唐
《旅馆秋思》诗
于𣸣
3. 绕花百匝不忍归,生怕幽芳怨孤寂。
宋
《梅花下遇小雨》诗
杨万里
4. 将东归,且喜同途不孤寂。
清
《聊斋志异·念秧》
蒲松龄
5. 在这一群欢乐的女孩子中她是孤寂的、落寞的,如同从远处跑来的一个陌生人。
《纪梦》
王统照
“孤寂”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gū jì,主要意思是孤独寂寞。它描述一个人在没有陪伴或缺乏社交联系时所感受到的孤独和寂寞的状态。孤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感到孤单无依、内心空虚或没归属感。
孤寂的近义词包括孤独、寂寞、无聊、冷落等,而反义词则有热闹、喧闹、喧嚣等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孤寂常被用来描绘旅人、女子等孤独的形象,如唐代于濆的《旅馆秋思》和宋代杨万里的《梅花下遇小雨》等。
孤寂不仅仅是一种物理上的孤独,更是一种心理上的状态。例如,即使身处人群中,一个人也可能感到孤寂因为内心缺乏与他人的真正联系或理解。这种情感上的空虚感可能源于对他人情感的感知缺失,或是与他人的关系问题。
此外,孤寂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也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例如,在福建中南部地区,年龄在八十岁以上的人被称为孤寂,象征着修炼到一定程度且德高望重的人。
孤寂是一个复杂的情感状态,涉及孤独、寂寞、缺乏社交联系等多种心理体验。它不仅反映在个人的情感状态中,也广泛存在于社会层面,如教育、探望年迈孤寂的老人等。
在心理学中,孤寂(Loneliness)被定义为一种主观的心理状态,源于个体与社会联系的缺失或被误解。这种状态通常伴随寂寞、无助和不被需要的感觉。孤独感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生活事件如工作环境变化、丧亲之痛、关系破裂、退休等,以及内部因如缺乏自尊、性格因素、特定环境或群体归属感等。
孤独感是一种普遍的人类情感,每个人对孤独的感受和定义都独特且复杂它与社会孤立、社交技能差、内向和抑郁有关,但并不一定与独处有关。孤独感可以是矛盾的,一方面渴望与社会联系,另一方面却感到孤立。孤独感量表(UCLA Loneliness Scale)用于衡量孤独感,包括缺乏陪伴、被冷落、与周围人合拍、外向友好以及有求助对象等感受。
心理学家们从各自的理论观点出发,对孤独的概念作了不同的界定。例如,Jeny de Jong-Giereld认为孤是一种主观上的社交孤立状态,伴有个人知觉到自己与他人隔离或确乏接触而产生的不被接纳的痛苦体验。而Shaver则提出,孤独是“一种当自我意识觉察到属于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破裂的信号时,所造成的总体上的常常是突发的情绪体验”。孤独感通常被视为一种稳定特质,个体在特定情况下对孤独的设定点会波动。
孤独感的关联和后果包括孤独感对个体自我认知和他人看法的影响,以及他人对这些个体的看待和行为。孤独感还影响个体应对压力的方式,孤独感者更可能选择被动应对或逃避压力源,这可能导致累积的应力,增加精神和身体疾病的风险。孤独感的个体差异通常通过纸笔问卷测量,如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UCLA孤独感量表。
理解孤独的本质和效应对方法对于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同文化背景下孤寂的表达方式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在英语中,孤独被描述为“I feel so lonely.”、“Je suis seul.”和“Ich fühle mich einsam.”,这些达反映了个体在面对孤独时的情感状态。在中国文化中,孤独的表达更为丰富,如李白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登台”以及王维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这些诗句展现了孤独在不同情境下的多种情感色彩。
此外,印度诗人泰戈尔名言“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也体现了孤独在不同文化中的独特含义。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孤独不仅是一种情感上的体验,还与个人的内心世界紧密相连,如纪伯伦所说:“孤独,是忧愁的伴侣,也是精神活动的密友”。
在现代文学作品中,孤独感被赋予深刻的意义,通过描写独处旁观世界的状态,使读者感知到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疏离。例如,海明威的作品中,主人公在广袤空旷中寻求自我的迷茫,激发了读者的共鸣。而在存在主义文学中,孤独被视为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体验,是人类与生俱来的。
不文化背景下孤寂的表达方式不仅反映了个体的情感状态,还揭示了社会关系和个体思想的复杂心理状态。
孤寂对个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情绪困扰:长期处于孤状态的人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如孤独感、无助感和抑郁等。这些情绪困扰不仅影响个体的情感状态,还可能导致焦虑和压力的增加。
社交功能受损:孤独感会削弱个体的社会支持系统,降低应对压力的能力,从而加重心理疾病的病情。缺乏社交支持的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往往无法寻求他人的帮助和支持,这进一步加剧了孤独感。
心理健康问题:孤独感与抑郁症状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社交孤立是抑郁症状的重要诱因之一。此外,孤独还可能导致焦虑、痴呆或物质滥用等健康风险。长期孤独的人群其心理健康风险显著上升,包括睡眠障碍、免疫功能下降、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加等生理问题,以及自尊心受损、社交恐惧、自杀倾向等心理问题。
认知能力下降:孤独感引起身体高度压力状态,削弱脑部信号传导,影响大脑工作准确性和有效性。长期孤独还可能造成认知能力下降和阿兹海默症的风险。
生活质量降低:孤独感使人感到无助和无价值,进而影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幸福感。孤独还可能导致食欲不振或暴饮暴食,影响体重。
为了应对孤独感带来的负面影响,建议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建立支持系统,并通过锻炼身体、参加兴趣小组等方式来缓解焦虑和提升自尊心。
要有效地缓解或克服孤寂感,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主动寻求交流:通过邀请朋友共进晚餐或参加兴趣小组、社区活动,可以重新建立人际联系。加入社会团体如教会、组织等,也是结识志同道合的人的好方法。
注重心理健康:可以尝试与专业心理咨询师交流,进行冥想和正念练习,以减轻心理压力。如果感到长期抑郁,寻求医疗建议和药物治疗也是必要的。
培养积极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规律作和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情绪。维持平衡的生活,注意营养、锻炼和充足睡眠,这些都是预防孤独感的关键。
理解孤独感的普遍性:认识到孤独感是一种普遍体验,不必过于苛责自己。通过独处时间深入审视自己,回顾美好回忆,感恩生活中的幸福。
参与有意义的活动:参与赋予生活意义和满足感的活动,如追求爱好、志愿服务或学习新事物,能创造连接和个人成长的机会
保持忙碌:制定日程安排,完成待办事项,避免空虚感和焦虑。参与志愿者活动或线下聚会,结识新朋友,拓展社交圈子。
自我接纳和融入群体:参加团体活动,与好友共度时光,排寂寞感,让自己融入群体生活中。
培养宠物伴侣:宠物提供无条件的爱陪伴,能显著减少孤独感,提供情感支持。
练习同理心和主动倾听:发展同理心和主动倾听技能能增强关系,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
耐心和坚持:克服孤独感是一个需要耐心的过程。持耐心,开放心态,让联系有机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孤独感的普遍性及其原因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首先,尽管科技的发展使得全球联系变得容易,孤独感却成为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这种现象不仅限于身体上的孤独,更深层次地影响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和生活质量。
孤独感的产生有多种原因。科技发展使人们依赖虚拟世界,忽视现实人际交往,导致现实生活中感到孤独。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人们忙于工作和生活,缺乏维护人际关系的时间和精力。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使人们更关注自我,忽视人际关系,加剧精神上的孤独。个体主义观念使人们更关注自我,忽视与他人的关系,加剧孤独感。
此外,城市化和分工的增加进一步加剧了孤独感,因为人们需要独自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个人主义思潮对婚姻和家庭的颠覆,以及普遍浪漫的爱情,也与婚姻无关,这进一步加剧了孤独感。婴儿潮一代面临孤独危机,因为更多的人选择独居,而那些与他人同住的人也会感到孤独。此外,死亡、离婚和推迟结婚等因素也加剧了孤独感。
解决孤独感需要改变生活方式,减少虚拟世界间,增加现实人际交往;调整生活节奏,留出时间维护人际关系;改变思维方式,从个体主义转向集体主义,重视与他人的关系。通过学习社交技巧、结交新朋友并努力与更多人接触,人们可以克服孤独感,拥有幸福的社会生活。
总之,孤独感是现代社会普遍现象,影响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