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这件事他表现得太积极了,也不知道是何居心。
2.他居心不良,总是在一些小事上故意刁难我们。
1. 安居之心。
引
1. 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吕氏春秋·上农》
2. 使西州豪杰咸居心于山东,发闲使,招携贰,则五分而有其四。
《后汉书·公孙述传》
2. 心地;存心。
引
1. 卿居心不净,乃复强欲滓秽太清邪?
南朝 宋
《世说新语·言语》
刘义庆
2. 卿居心不净。
宋
《卧游录》
吕祖谦
3. 你自宜居心清净,力行善事,以副吾望。
《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七
4. 诸君去实行宣传的人,居心要诚恳,服务要勤劳,要真是为农民谋幸福。
《耕者要有其田》
孙中山
5. 居心险毒,而手段尚不足以副之。
《书信集·致杨霁云》
鲁迅
6. 我居心想缓走几步,听听这道旁的公论。
《回忆北京学生五四爱国运动》
王统照
“居心”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jū xīn,其基本含义是指人的内心意图和心思,通常带有贬义色彩。它用来描述一个的动机、目的或意图,尤其是指阴险、狡诈或不良的意图。
在不同的语境中,“居心”可以有多种解释:
心地、存心:指一个人的内心状态或意图。例如,在古代文献中,“居心”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怀着某种念头,这通常带有贬义,“居心不良”。
怀着某种念头:多用于贬义,表示某人内心存有某种不好的想法或动。例如,“居心叵测”形容一个人心怀险诈,难以预测。
安心:在某些情况下,“居心”也可以表示安心或安居之心,如《吕氏春秋》中的用法。
用意:在成语“居心何在”中,“居心”表示某人的用意或动机,常用于疑问句中,询问某人行为或意图的真正目的。
“居心”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多用于批评或警示某人的不良意图,如“居心不良”、“居心叵测”等表达方式。此外,在一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中,“居心”也用来描述一个人的动机和心态,比如在《世说新语》中提到的“卿居心不净”,意指一个人的内心不纯净。
“居心”一词在中文中具有丰富的含义,既可以表示心地、存心,也可以用于贬义形容行为不纯洁或带有恶意的意图。
在古代文献中,“居心”一词通常用于表示怀着某种念头,尤其贬义的恶意或不良意图。例如,《论语·雍也》中有提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这里的“居心”指的是保持一种恭敬的态度和简单的行为来治理民众。
此外,在《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中,有例子描述:“更兼存心梗直,在京师太学读书,给假回家,侍奉母亲之病。”这里的“存心梗直”即指怀着某种正直的念头。而在《晋书·卷三四·羊祜传》中也有类似的用法:“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这里的“居”表示存在或占有。
成语“居心叵测”和“居心不良”在历史背景和使用情境上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应用。
历史背景:成语“居心叵测”出自清代林则徐的《使粤奏》,最早见于北宋宋祁、欧阳修所著的《新唐书·尹愔传》。该成语描述的是人心险恶、难以预测的情况,常用于形容那些表面上看起来正直,实际上却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和意图的人。例如,在三国时期,曹操利用谋士荀攸的建议,封马腾为征南大将军,骗至许昌杀害,最终导致马腾父子被杀的故中,就体现了这一成语的使用。
使用情境:在现代汉语中,“心叵测”常用于描述那些表面上表现友好,实则心怀叵测的人。例如,在政治、军事等领域,如果有人表面上表现得亲近友好,但实际上却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那么这种行为就可能被视为“居心叵测”。此外,该成语也常用于文学作品中,描绘反派角色或描述现实人物的心理活动。
关于“居心不良”的具体历史背景和使用情境,在我搜索到的资料中没有详细提及。然而,根据成语的一般理解,“居心不良”通常指一个人内心怀有不良的动机或意图,这种成语多用于贬义场合,形容某人行为不端、心术不正。
“居心叵测”和“居心不良”都是用来形容人心险恶、难以捉摸的成语。前者更强调不可预测性和潜在的不良意图,而后者则侧重于内心的不良动机。
在《吕氏春秋》中,“居心”一词最初指的是“安居之心”,即安心或安居的心态。具体例子和解释如下:
原文出处: 在《吕氏春秋·上农》中有记载:“皆有远志,无有居心”,高诱注释为:“居,安也”。这表明“居心”在这里是指一种安心、安定的心态。
具体例子:
在《吕氏春秋·有始览·谕大》中提到燕雀争善处于一室之下,子母相哺也,姁姁焉相乐也,自以为安矣。这个故事描述了燕雀在屋檐下生活得非常安逸,认为自己很安全,但当火灾来临时却毫无察觉。这反映了“居心”即安心、安居的心态。
解释:
成语“居心何在”出自毛泽东的《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原文为:“而且散布到南方各省,到处这么散布居心何在?”。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询问对方的真实意图或动机,通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示对某人行为背后意图的质疑。
在现代汉语中,“居心何在”是一个常用的成语,结构属于紧缩式,形式为ABCD式。常用来表达对他人行为背后意图的疑惑或不解,例如,“你这样做居心何在?”这句话就使用了这个成语来询问对方的真实意图。
此外,虽然有些资料提到“居心何在”可能与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使用有关,但其确切出处已难以考证。
在《世说新语》中,“卿居心不净”这一表述用于描述一个人内心不纯净,即存心不善。具体来说,这句话出自南朝宋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言语》。其中,“卿”是对对方的尊,“居心”指的是内心的想法或动机,“不净”则表示不干净、不纯净。
这个成语的用法通常作为谓语或定语,用来形容一个的动机不纯,内心存在着恶意或阴谋。例如,在《世说新语》的故事中,司马太傅对谢景重说:“卿居心不净,乃复强欲滓秽太清邪?”意思是说,你内心不干净,还想要污染那片纯净的天空。这里的“滓秽太清”比喻玷污清白,进一步强调了内心不纯净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