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住宅角落处的竹枝在晚风的吹拂下缓缓摇曳着。
2.挺拔俊秀的椰子树,不时在海风中摇曳着碧玉般的树冠。
1. 晃荡;飘荡;摇动。
引
1. 𮨵戾长风振,摇曳高帆举。
南朝 宋
《代
鲍照
2.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唐
《梦江南》词
温庭筠
3. 画橹声摇拽,水声呜咽,蝉声助凄切。
金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
董解元
4. 臣等惊魂摇曳,寝食不宁。
《明史·外国传四·吕宋》
5. 岸上原有三株两株的垂杨树,淡淡的影子,在水里摇曳着。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朱自清
2. 优游自得貌。
引
1. 功成拂衣去,摇曳沧洲傍。
唐
《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诗之二
李白
“摇曳”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yáo yè”,主要指物体在风中轻轻摆动的状态,也可以形容逍遥自在、优游自得的样子。具体来说,“摇曳”有以下几种含义:
晃荡、飘荡:指物体在风中轻轻摆动,如烛光摇曳、竹枝随风摇曳等。
逍遥自在:形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例如“功成拂衣去,摇曳沧洲傍”中的“摇曳即指这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此外,“摇曳”常用于描绘自然景观或人物动作的轻盈之美,例如树木、花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摆,或者舞蹈演员的优美姿态。这个词语不仅描述了物体的自然运动,也象征着一自由自在、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
在古代文学中,“摇曳”一词不仅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还被广泛应用于表达情感和描绘自然景象。
从象征意义上来看,“摇曳”常用来象征一种动态的美,这种美是通过物体的摆动或飘动来表现的。例如,在南朝乐府民歌中,少女对恋人的思念被描绘为“续续相生,连跗接萼,摇曳无穷,情味愈出”,这不仅表现了少女内心的愁绪,也通过“摇曳”这一动作描绘了她情的波动和变化。此外,李贺的《摇摇摇摇梦摇天》通过梦游月宫的场景,展现了天上仙女宁静生活的摇曳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暂、空间渺小的感慨。
在自然景象的描绘中,“摇曳”也常用来表现自然界的动态美。例如,葛洪在《水调歌头》中描述秋天树叶在风中飘扬,树枝随之摇曳,这种描写不仅生动地再现了自然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屈原在《楚辞》中提到“秋风动容”,即秋风使草木枯黄摇落,这种描写同样通过“摇曳”表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
此外,“摇曳”还可以象征某种抽象的意义。例如,汉语词中的“摇摇”词语具有勇猛、雄威、力量等象征意义,如“摇摇狮、虎”象征勇猛有力,“摇摇鹏”象征前程高远。这些象征意义虽然不于词语的基本义,但通过具体事物的表征或习性来表示某种抽象的意义,体现了汉语语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摇曳”一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中,其基本含义是形容物体在风中轻轻摆动的样子。这一用法最早见于南朝宋鲍照的《代棹歌行》,其中描述了长风中船帆随风摇曳的景象。唐代温庭筠的《梦江南》也使用了“摇曳”一词,描绘了山月、水风、花草在风中的动态画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摇曳”一词不仅被用于描绘自然景象,还被引申为一种逍遥自在、优游自得的状态。例如,在李白的诗句中,“功成拂衣去,摇曳沧州傍”便体现了这种意境。此外,宋代、元代的文学作品中也有对“摇曳”一词的应用,如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
需要注意的是,“摇曳”常被误认为是“摇戈”,因为两字形相近。然而,通过上述解释,我们可以清楚地理解“摇曳”的真正含义和用法。
在代汉语中,“摇曳”一词除了传统的含义外,还衍生出了新的用法和含义。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自然景观的描绘:现代汉语中,“摇曳”常用于描述自然景观中的物体随风轻轻摆动的状态。例如,树叶、荷花、烛焰等在风中摇曳的景象被象地描绘出来。
人的姿态和心情:除了自然景观,“摇曳”也被用来形容人的姿态和心情。例如,文章提到“摇曳多姿”这一成语,用来形容物体摆动的姿态变化丰富、优美动人,同时也用于形容人的姿态。
逍遥自在、优游自得:在一些文学作品和日常表达中,“摇曳”还可以表示一种逍遥自在、优游自得的状态。例如,李白的诗句“功成拂衣去,摇曳沧州傍”表达了作者在成功后的悠闲自在。
网络用法与文化内涵:随着网络语言的发展,“摇曳”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更加广泛,不仅限于传统的自然景观描写,还扩展到了日常生活和网络文化中。例如,在网络用语中,“摇曳”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轻松自在的生活状态或心情。
“摇曳”与其他类似词汇(如飘摇、摇摆)的区别和联系主要体现在它们的使用场景和语义上。
从语义上看,“摇曳”通常指物体在风中轻轻摆动,带有轻微而持续的晃动感。这种晃动往往伴随着一种优雅或柔和的感觉,比如“柳枝摇曳”中的枝轻轻摆动,给人一种宁静美好的画面感。
相比之下,“飘摇”则更多地用于描物体在空中随风飘动的状态,带有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例如,“船只在风浪中飘摇”,这里的“飘摇”强调的是船只在风浪中的不稳定状态,容易翻覆。
而“摇摆”则侧重于物体有规律的来回摆动,幅度较大,常用于描述物体在一定方向上的摆动。例如,“秋千摇摆”,这里的“摇摆”强调的是秋千在前后方向上的有规律摆动。
此外,“摇晃”则指物体的幅度较小的前后左右地动,没有固定方向和规律。例如,“灯光摇晃”,这里的“摇晃”强调的是光在微风中的轻微晃动。
总结来说,“摇曳”、“飘摇”、“摇摆”和“摇”虽然都涉及物体的晃动,但它们在使用场景和语义上有明显的区别。
摇曳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达和理解存在显著差异,这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
从舞蹈的角度来看,摇摆舞在不同文化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意义。在美国,摇摆舞起源于20世20年代末至40年代,是一种社交舞蹈,通常与爵士乐和非洲裔美国民间舞蹈传统相关联。然而,在欧洲,摇摆舞则融合了当地的音乐和舞蹈风格,如蹦迪和动作滚,形成了独特的摇摆舞文化。此外,在亚洲,摇摆舞也经历了演变,包括拉丁舞如萨尔萨和探戈,以及木偶舞、嘻哈和当代非裔美国街舞蹈等元素。
在宗教和仪式中,摇曳也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例如,在某些传统信仰中,摇晃婴儿被认为可以促进其成长,并承载着古老的象征和信仰意义,与宇宙节奏、神话创造和仪式有关。这种摇晃运动不仅是一种日常行为,还被用来构建抽象概念,与信仰领域相关。
在音乐领域,摇摆(trill)的表现方式也因文化而异。在巴赫到贝多芬时期的作品中,摇摆有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一种是从主音开始,另一种是从上音开。这种差异反映了对摇摆本质和意义的不同看法,体现了音乐中的文化多样性。
此外,摇曳在不同地域的形态和名称也有所不同。例如,在中国东北地区,人们习惯将摇篮置于炕上或吊在梁下,而在达斡尔族中,摇篮则仿佛一叶扁舟,半倾斜着悬挂在屋梁下。这些不同的形态和名称反映了不同文化对摇曳的具体应用和理解。
在爪哇文化中,“Goyang”一词用于描述摇摆的原因是重复的模式,但在实践中,这仅涉及声音的重复。这种词汇的使用反映了爪哇文化中对摇曳的独特理解和表达方式。
摇曳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达和理解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体现在舞蹈、宗教仪式、音乐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