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他们身着迷彩服,奔赴西藏,为国戍守边疆。
2.数万余名津门子弟,在千里河西走廊无怨无悔地戍守边疆。
1. 驻守;守卫。
引
1. 戍,遏也
《尔雅·释言》
2. 大军进克蒲坂,以超石为河东太守,戍守之。
《宋书·朱超石传》
3. 数十年间,不增一城一堡,而不患戍守之不足。
宋
《请减五路城堡札子》
曾巩
4. 又置辎重营随其后,而以南兵为选锋,入卫兵主策应,本镇兵专戍守。
《明史·戚继光传》
5. 从修筑了长城那时候想起,戍守长城的兵士,进出长城的行旅,历代以来不知有多少人。
《登赐儿山》
叶圣陶
“戍守”是指驻守或防守边疆的行为,通常用于描述军队在边境地区进行的守卫务。在古代,“戍守”一词常用于描述士兵在边疆地区执行的防守职责,例如驻守长城沿线或在其他边境地区抵御外敌。戍守的本义是防守边疆,这一含义在甲骨文中就已出现,形象地描绘了人持戈守卫边疆的场景。
此外,“戍守”也可以指驻扎在某个地方的军队或士兵,例如在某个城市或要塞中执行防守任务。这种行为不仅限于军事防御,还可能涉及运输军需品等后勤保障工作。
“戍守”主要指武装守卫和防守边疆的行为,是古代和现代军事防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戍守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期,但具体到“更戍法”这一制度,则最早出现在北宋。根据,宋太祖赵匡胤在公元960年制定了更戍法,这是宋代中央禁军开始被派往全国各地轮番戍守的制度。更戍法规定了戍守时间很短,两到三年就换一次,各地的统兵将领由中央直接指派,士兵不断在地轮换,以降低叛变的可能性。
在古代中国,戍守的具体职责和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边防巡守:戍守的主要职责之一是守卫边疆。例如,在北宋时期,弓箭手被专门派往边疆地区,负责“分番极边防托”,即轮流驻守边境,以确保边防安全。辽朝的部族军承担了类似的职责,每个部落分为戍守户和留后户,轮流戍边,保卫边疆。
巡逻与侦察:戍守人员需要定期进行巡逻和侦察,以观察敌人的活动并及时发现潜在威胁。例如,秦汉时代的守军在城墙上瞭望,在塔上站岗,并沿防线传送信。
战斗御敌:在遇到入侵者时,戍守人员需要使用弓箭、矛、盾等武器进行抵抗。这表明戍守人员不仅需要进行日常的防卫任务,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战斗能力。
修筑工事:除了直接的防卫任务外,戍守人员还需要参与修筑军事工程。例如,他们需要给城墙和边防哨所砌砖抹泥,并沿线往返传送官方命令和上交的报告。北宋时期的弓箭手也参与了修筑军事工程的任务。
检查进出行人:戍守人员还需要检查进出关口的行人,确保没有敌对势力潜入。
宿卫与防城:唐代府兵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宿卫和防城。府兵需要轮番宿卫,保障国家安全,并负责守卫全国的城镇。
在不同朝代的军事策略中,戍守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首先,骑术成为戍守备的重要内容,历代名将如李广、李𪟝、李息、公孙敖、公孙瓒等,以精湛的骑射技术入伍取士,反击匈奴,保卫家乡,并成为戍守备中的杰出将领。例如,在汉武帝时期,戍守将军曾去征伐奴,他麾下的骑兵装备精良、骑射技术高超,多次成功捣毁河西走廊的地盘,打垮匈奴军主力。
外,唐初的军事行动也展示了戍守的重要性。唐军在陇北地区征伐羯厥、吐蕃浑时,出战的大多是有着精良骑兵的部队,往往采取勇往直前的术,一昼夜奔袭千余里,出其不意地插入敌军阵营,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历代朝廷把骑术和射术定为拔擢军官的标准之一,激励士卒和下属军官努力学习技术,这就要求他们必须精通本领。
“戍守”、“驻扎”和“巡逻”是军事行动中的不同概念,它们在目的、方式和地点上有区别。
“戍守”通常指的是在边疆或重要地区进行长期的军事驻防。例如,在中提到,“戍”字在古代和现代辞书中都释为“军事驻防、驻防的士兵、边防地的城堡、营垒”等意,经常和国之边疆、边防的戍守联系在一起,如“戍边”“戍”等。这表明“戍守”是一种长期的、固定的军事驻扎方式,目的是为了保护国家的边疆安全。
相比之下,“驻扎”则更侧重于临时或短期的军事部署。在中,报告中提到的“驻守”行动,即一个单位取代另一个单位并承担其职责,主要目的是保持承诺单位的战斗力,但也可能用于重组、重建或重新装备遭受重大损失的单位,让持续作战的单位休息,或在撤离行动中建立安全部队或DLCIC。这表明“驻扎”是一种灵活的、可调整的军事部署方式,目的是为了应对特定的军事需求或任务。
而“巡逻”则是一种动态的、周期性的军事行动,目的是为了收集敌方动向信息并防止或干扰敌方渗透。在中,报告中提到的驻守巡逻队由至少一名NCO和三名学员组成,负责收集敌方动向信息并防止或干扰敌方渗透。这表明“巡逻”是一种主动的、预防性的军事行动,目的为了维护区域的安全和稳定。
现代军事中,戍守的概念确实发生了显著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现代驻守武器的设计需要考虑其在先进防空系统下的生存能力。例如,一些现代驻守武器可以在低空飞行并进行机动以提高其生存能力。未来武器将能够以超音速速度飞行,并可能通过数据链接收发射后威胁更新来增强生存能力。然而,这些先进功能会增加驻守武器的单位成,从而影响可采购的武器数量。
移动性是削弱攻击者精确打击目标能力的要战术。快速转移军事力量(如移动防空导弹系统电池和导弹TEL)可以减少驻守武器到达预定目标点的可能性。例如,俄罗斯的S-300/400系列移动防空导弹可以在5到10分钟内部署并重新定位,中国DF-26等许多导弹系统也安装在道路移动发射器上,这些发射器可以迅速从驻地分散开来,使长距离驻守武器难以从距离打击目标。
驻守部队的概念已经从传统的静态防御转变为更加动态和多功能的角色。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驻守部队将与盟友并肩作战,利用全领域工具作为舰队和联合部队的眼线和耳朵,执行侦察和反侦察任务,必要时在指定区域进行海上封锁,以支持联合海军行动。这种概念强调了驻守部队在冲突区域内部的作用,通过打乱敌人的计划,展示国家在战略竞争中的威慑力。
在历史上,明朝时期“镇守”改为永久性的“大将”,即指挥官,负责领导军队和直接指挥作战这种变化使军事行动更加高效,能够更快地应对袭击或攻击。此外,“卫戍”部队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从事行动单位转变为管理士兵家属的单位。
现代军事中的戍守概念不仅在技术上有所进步,如驻守器的设计和移动性,而且在战术和战略层面上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如驻守部队的多功能角色和快速部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