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古寺的周围青山掩映,薄雾缭绕,美得如同一幅画。
2.回到家里,剧场里那美妙的音乐旋律似乎还缭绕在我的耳畔。
1. 回环盘旋。
引
1. 周环回复,缭绕磐辟。
《文选·潘岳〈射雉赋〉》
2. 松山云缭绕,萍路水分离。
唐
《古离别》诗
孟郊
3. 只见园中香烟缭绕,花彩缤纷……说不尽这太平气象,富贵风流。
《红楼梦》第十八回
2. 曲折围绕。
引
1. 复有水迳,缭绕回圆。
《宋书·谢灵运传》
2. 汴京河渠凡四: 曰蔡河,自陈蔡由西南戴楼门入京城,缭绕向东南,陈州门出。
宋
《枫窗小牍》卷上
袁
3. 罨画铜官,都缭绕吾庐左右。
清
《满江红·江村夏咏》词之七
陈维崧
3. 缠绕。
引
1. 蛛悬丝缭绕,鹊报语𧮪喃。
唐
《送崔侍御之岭南二十韵》
元稹
2. 二人之发,交结为一,贯穿缭绕,猝不可解。
清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四》
纪昀
3. 当举着钓竿经过作浪的麦田时,她把竿头的绳线缭绕起来。
《生死场》八
萧红
4. 后半载,贺承信又以职事到封州将领司,事务缭绕,未得了毕。
宋
《摭青杂说》
王明清
4. 衣袖飘扬貌。
引
1. 修袖缭绕而满庭,罗袜蹑蹀而容与。
《文选·张衡〈南都赋〉》
“缭绕”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liáo rào,主要用来形容物体或气体在空间中回环盘旋、曲折围绕、缠绕不散的状态。例如,烟雾、云雾、歌声等可以被描述为“缭绕”,这种状态通常给人一种朦胧、看不清本质的感觉。
此外,“缭绕”也可以引申为情感或思绪的复杂错综、纠缠不清的状态,如“思绪缭绕”。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缭绕”常用于描绘自然景象或人物动作,如“白云缭绕”、“炊烟缭绕”等。
“缭绕的近义词包括围绕、回绕、旋绕和萦绕,这些词汇在具体语境中可能有所不同。
“缭绕”一词在古代文学中有着丰富的应用和多样的表达。它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盘旋、曲折,还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和意境。
从自然景观的角度来看,“缭绕”常用来形容山水、云雾等自然景象的回环盘旋。例如,唐代诗人孟郊在《古离别》中写道:“松山云缭绕,萍路水分离”,描绘了松山上的云雾缭绕,如同分离的萍水。类似还有唐代诗人杜牧的《池州送孟迟先辈》中的“缭绕向山隅”,以及宋代诗人陆游的《别后寄季长》中的“缭绕藤轩密,逶迤竹径深”。
“缭绕”也用于描述水流的回旋迂曲。例如,《宋书·谢灵运传》中提到“复有水逕,缭绕回圆”,形容水流曲折环绕。这种用法在古代诗词中非常常见,如唐代诗人韦应物的《游龙门香山泉》中的“潺湲写幽磴,缭绕带嘉树”。
此外,“缭绕”还可以用来形容缠绕的状态。例如,唐代诗人稹在《送崔侍御之岭南二十韵》中写道:“蛛悬丝缭绕”,描绘了蜘蛛网的缠绕状态。这种用法不仅限于自然景象,还扩展到了人物情感的表达。例如,宋代诗人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四》中描述了头发交结为一,贯穿缭绕的情景。
“缭绕”还可以引申为纠缠不清之意。例如,《摭青杂说》中提到“事务缭绕,未得了毕”,形容事务复杂不清。
在文学作品中,“缭绕”还常用来形容衣袖飘扬的样子。例如《文选·张衡<南都赋>》中的“修袖缭绕而满庭”,描绘了衣袖随风飘扬的美丽景象。
“缭绕”与其他近义词(围绕、回绕、旋绕、萦绕)在使用上有以下区别:
围绕:表示包围或环绕,通常用于描述物体被其他物所包围的状态。例如,“城市被郊区包围”。
回绕:强调回旋盘绕的动作,常用于描述物体在空间中来回旋转。例如,“烟雾在空中回绕”。
旋绕:表示作涡旋状地缠绕或转动,通常用于描述物体在旋转过程中形成的螺旋状运动。例如,“飞机在空中旋绕”。
萦绕:强调围绕某个中心盘旋往复,可用于具体或抽象事物。例如,“歌声在耳边萦绕”。
缭绕:指事物本身曲折旋绕,主通常为烟雾、声音等。例如,“烟雾在空中缭绕”。
“缭绕”一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可以从其构成汉字“缭”的演变来理解。根据证据,汉字“缭”的甲骨文形态由“糸”(丝线)和表示火焰升腾的“尞”组成,象征丝线纷纷飘飞,体现了丝线的流动性和飘逸感。在《说文解字》中,“缭”被解释为缠绕之意,字形采用“糸”作为边旁,进一步说明了其与丝线相关的本义。
在古代文献中,“缭”字既可以用作动词,描述丝线纷飞,也可以用作形容词,描绘纷乱的情景,如“缭绕”、“缭乱”。这种多重含义反映了汉字的丰富性和文化内涵。例如,在《礼记》、《仪礼》、《后汉书》和《荀子》等古籍中,“缭”字展示了其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
现代汉语中的“缭绕”一词则保留了这些历史演变的痕迹。它不仅用于形容一圈圈向上飘起的景象,如炊烟缭绕,还指事情结束后延续存在的状态,如余音缭绕。外,“缭绕”在古代文献中的用法也包括回环盘旋、曲折围绕、缠绕、纠缠不清和衣袖飘扬等。
在现代汉语中,“缭绕”一词的使用场景经历了多方的变化和扩展。从传统的自然景象描述到现代的文学创作和日常表达,其应用范围变得更加广泛。
“缭绕”一词在自然景象中的应用依然常见。例如,在描述傍晚时分家家户户做饭的场景时,炊烟缭绕不绝,形象地描绘了烹饪时的热闹景象。此外,“云雾缭绕”这一成语也常用于形容云雾遮蔽视线,让人看不清本质的场景。
“缭绕”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增强了描写的艺术感染力。例如,文章提到“烟缭绕”这一成语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包括自然环境、人物动作、建筑景象等。这种用法不仅限于自然景观,还扩展到了音乐、戏剧、艺创作等领域,展现了该成语在现代汉语中的广泛应用和深刻内涵。
此外,“缭绕”一词在现代汉中也逐渐被用于形容声音或情感的缠绵交织。例如,“余音缭绕”这一成语形容优美的音乐或歌声让人难以忘怀,如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种用法体现了“缭绕”在表达情感和记忆方面的独特魅力。
值得注意的是,“缭绕”一词在现代汉语中还被赋予了新的修辞功能。例如,在一些小品相声中,演员通过将语言打入“怪圈”,制一种修辞效果,逗笑观众,取悦观众。这种创新型的修辞运用展示了“缭绕”在现代语言表达中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缭绕”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场景从传统的自然景象描述扩展到了文学创作、日常表达以及修辞创新等多个领域。
“缭绕”一词在不同方言中确实存在不同的含义或用法。我们可以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