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敲定的意思

qiāo dìng

敲定

拼音qiāo dìng

1.敲定常用意思: 做出最后决定。

词性动词
近义词 确定 , 决断 , 决定

例句 1.活动的日期已经敲定,我们得赶紧准备了。
2.这件事还得他敲定了才行,其他人说的都不算。

敲定引证解释

1. 方言。把事情确定下来。

1. 严律师知道柳惠光已经答应了,就进一步敲定。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五 周而复
2. 现在大多数人都还处于试用阶段……刘处长说过:“成熟一个,敲定一个。” 《花城》1981年第6期


敲定是什么意思

“敲定”一词在中文中主要表示“作出最后决定”或“把事情确定下来”。这个词通常用于正式场合,表示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最决定,不可再变更。例如,“代表们正式敲定,在大赵庄办个分校”。

此外,“敲定”也可以用于描述达成协议、安排事务等场景,如“活动的日期已经敲定,我们得加快准备工作”。这个词来源于方言,意将事情确定下来。

总结来说,“敲定”的核心含义是通过商量或考虑后,最终确定某事,使其不可更改。

敲定一词的历史起源是什么?

“敲定”一词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在某杂志上首次出现,并逐渐广为使用。然而,关于“敲定”的具体含义和用法,有另一种解释认为其可能来源于“敲图章”的习俗。在过去的实践中,许多事情一旦盖上图章,就视为正式确定下来,因“敲定”一词可能由此而来。

此外,“敲”字本身也有悠久的历史,最早见小篆时期,并在楷体中沿用至今。其本义是击打或叩击,常用于描述击打的动作。

敲定在不同地区方中有何不同的含义或用法?

“敲定”在不同地区的方言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或用法。上海市区方言中的“敲定”有以下几种含义:

  1. 谈落实,确定下来:这是最常见的用法,表示经过讨论和协商后达成一致意见或决定。
  2. 关系确定:这个用法通常用于描述男女之间的关系,表示双方已经确定了恋爱关系或婚姻关系。
  3. 青年男女未婚而定下夫妻关系:这是指未婚男女之间已经确定了将来结婚的关系。

敲定一词在法律或商业领域中的具体应用案例有哪些?

在法律和商业领域中,“敲定”一词具有广泛的应用,通常表示作出最后决定或确定某个事项。以下是几个具体的应用案例:

  1. 政治议:首相与同僚磋商,以最终敲定一项协议。这表明在政治谈判中,各方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并确定最终方案。

  2. 商业交易:哈林顿通过握手方式敲定了交易,卖掉了她的店铺。这种形式的敲定通常用于商业交易中,双方通口头协议达成一致。

  3. 长期贸易协议:粮食进口国试图敲定长期贸易协议以锁定未来粮食供应。这展示了在国际贸易中,通过谈判和协商确定长期合作关系。

  4. 气候协定:去年12月敲定的《巴黎气候协定》预示着气候行动新时代的到来。这表明在国际环境政策中,各国通过谈判达共识并确定具体的行动计划。

  5. 公司计划:预计明年由州长敲定的加州计划将成为典范。这说明在企业或政府层面,通过高层决策确定具体的发展计划。

  6. 电影易:某电影未来可能在电视上播放,但尚未敲定任何一笔交易。这表明在娱乐产业中,通过谈判确定具体的播放安排和交易细节。

  7. 教育计划:教育部在其教育和培训计划中采用参与式方法,最后敲定了PDEF(教育发展框架)。这展示了在教育领域中,通过多方合作和协商确定具体的教育策略。

  8. 反不正当竞争法:国内首例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对抢注“唤醒词”行为予以司法规制的案例。这表明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通过法律手段确定和维护法权益。

如何区分“敲定”与其他类似词汇(如“确定”、“决定”)的使用场景?

“敲定”、“确定”和“决定”这三个词在中文中都有“确认”或“做出选择”的意思,但它们的使用场景和语境有所不同。

  1. 敲定
  2. 使用场景:通常用于商业交易、合同签订、计划安排正式场合。例如,在商业合作中,双方达成一致并正式签署协议时会用到“敲定”。
  3. 特点:调的是最终的、不可更改的决定。例如,“京东方在成都建厂的敲定”表示这一决定已经达成并且不会改变。

  4. 确定

  5. 使用场景:可以用于各种场合,包括个人判断、事实确认等。例如,“我确定他会回来”表示对某事有确信。
  6. 特点:更侧重于对某一事实或情况的确认,强调的是确信或权威。例如,“法院将”和“委员会将”这两个短语可以互换使用,但“确定”更侧重于得出结论的过程而非结果。

  7. 决定

  8. 使用场景:广泛应用于个人或集体做出选择的情境中,如决策会议、个人选择。例如,“我决定做…”表示经过考虑后的选择。
  9. 特点:强调的是经过衡后的选择过程,可能受到主观价值观、判断或个人偏好的影响。例如,“他们对办公室重新用黄颜色还是绿颜色来装饰不能取得一致意见,因此我被迫决定,如他们今天决定不了那就不再装饰了”。

总结来说,“敲定”通常用于正式且可更改的决定;

敲定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演变过程是怎样的?

“敲定”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演变过程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探讨,包括其词义的演变、使用场景的变化以及文化背景的影响。

从词义上看,“敲”字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形声字,本义为轻击、叩打,如《左传·定公二年》中的“夺之杖以敲之”。随着时间推移,“敲”字逐渐引申出多种用法,包括敲诈、推敲实情等。特别是在文学创作中,“敲”字常用于形容反复斟酌、仔细思考的过程,如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写《泊船瓜洲》时,曾多次推敲“绿”字的选择,最终确定下来。这种用法后来演变为现代汉语中的“推敲”,成为形容做事或写作时反复斟、仔细思考的常用词。

“敲定”一词的现代用法与商业谈判密切相关。根据钱乃荣的研究,上海商业的繁荣促使一些原本用于其他场合的词语带上生意场上的气息,如“敲定”原出自男女谈恋爱,现在则常见用于商业谈判。这表明,“敲定”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场景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从个人情感关系扩展到商业领域。

此外,“敲定”一词的演变也反映了社会思想的活跃和新词新语的不断涌现。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旧词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和用途,形成了丰富的语言现象。例如,“幽默”这一现代汉语新词正是由林语堂音译敲定,并逐渐成为中国人常用的词汇,这一过程也体现了西方文化的逐渐接。

“敲定”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演变过程不仅涉及词义的扩展和变化,还反映了社会经济和文化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