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我们遇事不要粗率表态,要仔细考虑后再做决定。
2.对于各地的风俗习惯,我们不应粗率地加以否定。
1. 粗疏直率。
引
1. 德愿性粗率,为世祖所狎侮。
《宋书·刘怀慎传》
2. 若冉有、子贡则能问夫子为卫君与否,盖不若子路之粗率。
《朱子语类》卷三九
3. 同时有制《铁笛赋》者,造语粗率,不若诗也。
陈衍《元诗纪事·卞思义》引明瞿佑《归田诗话》
4. 我们不应该粗率地轻视或者排斥传统的形容词语。
《艺海拾贝·“狼吞虎咽”》
秦牧
2. 粗劣简陋。
引
1. 先是,庾徽之为御史中丞,性豪丽,服玩甚华;觊代之,衣冠器用,莫不粗率。
《南史·孔觊传》
3. 亦作“麄率”、“麁率”。粗鲁轻率。
引
1. 荆州百姓郝惟谅,性粗率,勇于私斗。
唐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下》
段成式
2. 〔崔澹〕即预于品目,以涓(崔涓)之俊逸,目为麤率,不许齿焉。
南唐
《金华子杂编》卷上
刘崇远
3. 我以此差静,复贪月色,初无延伫之礼,敢此粗率。
元
《湖海新闻夷坚续志后集·怪异·鬼仙玩月》
无名氏
4. 倪闻宣伯儒者,倒屣迎之,见其言貌粗率,大怒,掌其颊,宣伯愧忿,不见主人而去。
明
《古今谭概·怪诞·倪云林事》
冯梦龙
4. 粗疏草率。
引
1. 何李之外,始有康德涵。康源出秦汉,然粗率而弗工,有质木者可取耳。
明
《艺苑卮言》卷五
王世贞
2. 东坡、稼轩其秀在骨,其厚在神。初学看之,但得其粗率而已。其实二公不经意处,是真率,非粗率也。
《蕙风词话》卷一
况周颐
拼音:cū shuài
词性:形容词
解释:形容做事或说话不够细致,缺乏考虑,显得轻率或草率。
例句:他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显得非常粗率,结果导致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近义词:草率、轻率
反义词:谨慎、细致
粗率通常指的是行为或态度上的草率、不细致,缺乏考虑或谨慎。它也可以用来形容做事不够认真或不够周到的表现。
在以下情境下,粗率的行为通常是不被接受的:
工作场合:在职场中,粗率的行为可能被视为不专业,影响团队合作和职业形象。
社交场合:在正式或社交聚会中,粗率的行为可能让人感到不适,损害人际关系。
家庭环境:在家庭中,粗率的行为可能引发冲突,影响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
教育环境:在学校或课堂中,粗率的行为可能被视为不尊重老师和同学,影响学习氛围。
公共场所:在公共场所如医院、图书馆等,粗率的行为可能扰乱秩序,影响他人。
客户服务:在处理客户问题时,粗率的行为可能导致客户不满,损害公司声誉。
在这些情境中,保持礼貌、尊重和耐心是非常重要的。
避免在工作场合表现出粗率的态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保持礼貌:无论是与同事还是上级交流,始终使用礼貌的语言和态度,避免使用过于直接或生硬的表达方式。
倾听他人:在对话中认真倾听对方的意见,不打断他人,表现出尊重和理解。
控制情绪:遇到压力或冲突时,保持冷静,避免因情绪波动而做出不恰当的反应。
注意细节:在工作任务中注重细节,避免因粗心大意而犯错,表现出专业性和责任感。
及时沟通:如果有疑问或问题,及时与相关人员沟通,避免因误解或信息不足而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尊重他人时间:在会议或合作项目中,准时到场并高效完成任务,避免因拖延或准备不足而影响他人。
通过这些行为,可以在工作场合中展现出专业和尊重的态度,避免给人留下粗率的印象。
粗率和粗心虽然都涉及不够细致的行为,但它们的含义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粗率通常指的是在行动或决策时缺乏深思熟虑,表现出急躁或不够谨慎的态度。它更多强调的是行为过程中的草率或不加考虑,可能导致结果不够完善或出现错误。
粗心则主要是指在做事情时不够细心,容易忽略细节或犯一些本可以避免的小错误。它更多强调的是对细节的关注不足,可能导致工作质量下降或出现疏忽。
总结来说,粗率更侧重于行为方式上的急躁与草率,而粗心更侧重于对细节的忽视与不细心。
粗率的行为通常表现为不体贴、缺乏耐心或忽视他人感受,这会对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它可能导致他人感到被轻视、不被尊重,进而引发冲突或疏远。长期如此,可能会破坏信任,减少沟通,甚至导致关系破裂。因此,在人际交往中,保持礼貌、体贴和耐心是维持健康关系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