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到任的意思

dào rèn

到任

拼音dào rèn

1.到任常用意思: 指官员等到职。

词性动词
近义词 到职 , 就任 , 上任
反义词 卸任 , 离任 , 离职

例句 1.他到任后,经常下乡和乡亲们一块儿劳动。
2.他刚到任不了解情况,不清楚如何开展工作。

到任引证解释

1. 到达任所就职。

1. 到任以来,首尾三载,虽形在远外,心系本朝。 《宋书·谢晦传》
2. 又赴选官人多京债,到任填还,致其贪求,罔不由此。 《旧唐书·武宗纪》
3. 所有士马,疮痍尚新,羸弊方甚,兼自到任未及一旬,刍茭糗粮,一一窘乏。 宋 《申刘光世乞兵马粮食状》 岳飞
4. 凡有新到任的老爷,告示出的越利害,越是想钱的法儿。 《红楼梦》第九九回
5. 但是在他尚未到任之前,王人文却被始终主张剿灭四川的端方参了一本。 《反正前后》第二篇三 郭沫若


到任是什么意思

“到任”一词在汉语中主要指官员上任或开始担任某个职务。具体来说,“到任”表示某人正式到达其职位并开始履行职责。这一词语常用于描述官员上任后的表现或情况,例如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如《旧唐书》和《三国演义》中都有相关描述。

“到任”也可以泛指接任新职,即某人被任命后迅速开始工作。例如成语“走马上任”和“走马到任”都用来形容新官上或接任某项工作。这些成语强调的是迅速、敏捷地开始履行职责。

从历史角度来看,“到任”一词在古代官场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明代,新官到任时需要遵循一系列礼仪程序,以示对上级的尊重和对职责的重视。此外,南宋时期还曾实行“到任五事”制度,要求地方官员在到任后半年内上奏重要的民间利害或边防事务,以考察其诚与才干。

“到任”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行政术语,它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和历史传统,反映了中国古代官场的运作方式和官员的责任意识。

如何从文化角度解读“到任”一词所承载的历史传统和官员责任意识?

从文化角度解读“到任”一词所承载的历史传统和官员责任意识,可以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历史传统与文化背景: “到任”一词在古代官员体系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根据《汉书》中的记载,“下车作威”一语描述了官员初到任时对下属显示威严的情景,这反映了古代官员在履新时需要迅速树立权威,以确保其政策和命令能够利执行。这种行为不仅体现了官员的责任感,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官员威严和权威的重视。

  2. 责任与担当: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任”字的含义经历了从抱重物到担任、担荷、肩负、负担等多重演变,最终形成了“以天下为己任”的价值观念。这种观念强调了官员在其位必须谋其政,不能在其位不谋其政,必须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例如,宋代王安石在担任鄞县县令时深入百姓生活,了解民情,以抗旱为首要任务,展现了对人民的深切关怀和尽忠尽责的担当精神。

  3. 历史责任感与公心: 历史上的许多官员在位时都注重为后任创造良好的条件,以确保国家和人民的事业能够顺利承。例如,苏轼在徐州任知州时组织军民筑堤抗洪,为后任留下了宝贵的遗产。这种历史责任感和公心不仅体现了官员对百姓的关怀,也反映了他们对历史的尊重和对后任的负责。

  4. 现代视角下的责任意识: 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这种责任意识,强调“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要求党员干部在不同岗位上勇于担当负责,以昂扬向上的进取和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这种责任意识不仅是对个人要求,更是对整个民族精神和民族品质的集中体现。

  5. 廉政与为民服务: 古代官员履新的仪式现代的廉政文化都强调了为民服务的重要性。例如,清代名幕汪辉祖在《学治续说》中提到,新官初到任时必须振刷精神,勤力检饬,不可予人口实之端。这种朴素的期望和基本要求在今天依然具有借鉴意义,提醒现代官员在任期内脚踏实地干出一番业绩,给党事业增添光彩,在人民群众中树起良好口碑。

综上所述,“到任”一词不仅承载了古代官员履新时的威严和责任意识,也反映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官员责任和担当的深刻要求。